分享

【达叔微藏史】|唐蕃国战 · 《胜局与来自白济的猛将》

 小话TIBET 2023-03-23 发布于西藏

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

公元4世纪至7世纪期间,在如今朝鲜半岛的区域内存在三个国家,唐代称之为“海东三国”。

这就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在新罗自身的筹谋和配合下,大唐分别于公元660、668年,灭白济和高句丽。

其中的百济就是被刘仁轨为主将的唐军所灭,百济一位著名的将军降唐,成为刘仁轨麾下一员猛将——他叫:黑齿常之。

刘仁轨出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防备吐蕃后,他想起了这位老部下,便上书请调黑齿常之到河陇。

正是这位来自百济的大将黑池常之在之前的承凤岭之战夜袭吐蕃军营,援得李敬玄的唐军主力,使其降低损失。

黑齿常之的军事贡献与大唐的胜局

公元680年,论钦陵的弟弟赞婆领兵进犯河源,仍然由李敬玄率10万唐军在湟州迎战3万吐蕃军。

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可言的李敬玄,最终败北,唐军再次后撤。

吐蕃在这次获胜后屯兵良非川(约今青海共和西南部)。

眼见吐蕃主力很有可能借助良非川进一步侵犯河西、陇右和剑南,甚至存在直接冲入关中威逼长安的极大风险。

又是黑齿常之,率3000精良骑兵夜袭吐蕃军营,如水泻洼地,唐军冲入吐蕃军营之势无法抵挡,一番混战,吐蕃乱军之中败逃。

史书记载赞婆单骑逃遁西去,唐军杀敌2000余人,缴获羊马过万。

经此战,黑齿常之升任河源军经略大使,扛起了在河西陇右对抗吐蕃的大旗。

为了巩固河源防线,在黑齿常之的主导下:

1、 大唐在在河源赤岭建立了严密的烽燧制度。

2、 在前线开辟屯田,令边军粮食充足。

自黑齿常之驻守镇守河源,吐蕃每每进犯却收获越来越少,同时,吐蕃也开始感受到来自后勤的压力。

于是,公元681年吐蕃也开始在良非川设立后勤补给基地,然而,就在当年黑齿常之仍然采取了唐军擅长的突袭战术,突袭良非川的吐蕃补给基地,一把大火把吐蕃的囤积补给焚烧殆尽,同时缴获大量牛羊、战马、铠甲。

在黑齿常之的经营下,大唐以突袭战术迎来了不断的胜利,使其大非川以来的军事被动局面得到了极大扭转。

这之后,主政吐蕃的噶尔家族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家族“政治洗牌”。

——小话·𝘛𝘪𝘣𝘦𝘵 |达叔微藏史

文字 |达叔

合作微信号:

lanyue-dawa

小话不失敬畏和尊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