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引自豆瓣网友 'No,It's ICE.' 的书评,感谢原作者的优质创作。)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 博尔赫斯的虚构作品想象丰富,文本中充斥着迷宫时间、环形空间、多重宇宙。 他采用时间和空间的轮回与停顿、梦境和现实的转换、幻想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连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时存在、象征和符号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历史、现实、文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们的疆界,带来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繁殖和虚构的世界,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找到了一条穿梭往来的通道,并不断地往返,并获得神奇的阅读感受。 我在英国的树下思索着那个失落的迷宫:我想像它在一个秘密的山峰上原封未动,被稻田埋没或者淹在水下,我想像它广阔无比,不仅是一些八角凉亭和通幽曲径,而是由河川、省份和王国组成……我想像出一个由迷宫组成的迷宫,一个错综复杂、生生不息的迷宫,包罗过去和将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牵涉到别的星球。我沉浸在这种虚幻的想像中,忘掉了自己被追捕的处境。在一段不明确的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抽象地领悟了这个世界。 ...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目前这个时刻,偶然的机会使您光临舍间;在另一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个错误,是个幽灵。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核能预警!!! 以下才是正文!!!! (以下引自豆瓣网友'No,It's ICE.'的书评,感谢原作者的优质创作。) ![]() 博尔赫斯的小说是这样开局的: A城的B君坐在图书馆靠窗的桌子边,摊开簿子写信给C城的D君,表示拟辑录E国的F君的生 平事迹。B最初是由住在G镇乡村的H姨妈口中听说F君的名字的,某个年幼的夏天,跟随父母来到G村避暑,“白日里追逐攀爬在无花果园里,星夜就打开门窗,让进带着咸腥的海风,驱去闷热的湿气,灌满一屋凉爽,H姨妈缝补鱼网,一边为I和我讲述少年英雄F君的传奇故事”。童年的欢乐和少年故事,在小径分岔的人生中渐行渐远,前进,彷徨,思索,转身,摔倒,回头,都已经磨灭的面目全非了,无花果也不是旧时滋味了。直至上星期,在书局遇到旧同学J君,她正在一架的言情小说前翻阅艾柯的小说《玫瑰的名字》(天知道艾柯的书为什么会被摆在言情小说的书架上),我立刻想起了外号“玫瑰刺”的少年英雄F,以及清甜软糯的无花果,还有朗月下的虫鸣声。但却无法忆起H姨妈的故事里,F与强盗头子K在L森林里争夺的宝物是什么?是一袋钻石还是一箱维多利亚时期的金币?一本缺了封面的黑魔法书?还是染有酒痕的圣杯?我完全记不起来,宛如被夏夜凉风带走了,故事里无关痛痒的一个细节,一个令我苦恼困扰的细节。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F的文献,但总无法找到属于童年的那个故事,甚至连强盗头子K的资料都无法找到。我发誓不会记错名字,因为K与我M城的表哥k的名字相同,幼年记忆对此印象深刻。我也相信H姨妈并没有编造故事,她讲述时偶尔会记不清情节,去翻看书架上那本有插图的蓝色精装书册……我无法寻回那个故事,如同无法寻回翠绿色的童年。在图书馆翻查F的资料时,我却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N的故事。 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大概会命名为《左手有六根手指的N》。 看上去好像不够晦涩,不够迷宫,不够博尔赫斯?好吧,让我填上烦人的南美地名和拉丁人名。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路易斯·费尔南德斯坐在图书馆靠窗的桌子边,摊开簿子写信给萨尔托的胡安·安东尼奥·桑吉内蒂,表示拟辑录巴拉圭的奥斯卡·佩雷斯的生平事迹。费尔南德斯最初是由住在马德普拉塔乡村的玛利亚姨妈口中听说奥斯卡·佩雷斯的名字的,某个年幼的夏天,跟随父母来到马德普拉塔避暑,“白日里追逐攀爬在无花果园里,星夜就打开门窗,让进带着咸腥的海风,驱去闷热的湿气,灌满一屋凉爽,玛利亚姨妈缝补鱼网,一边为小桑托斯和我讲述少年英雄奥斯卡·佩雷斯的传奇故事”。童年的欢乐和少年故事,在小径分岔的人生中渐行渐远,前进,彷徨,思索,转身,摔倒,回头,都已经磨灭的面目全非了,无花果也不是旧时滋味了。直至上星期,在书局遇到旧同学克里斯蒂娜,她正在一架的言情小说前翻阅艾柯的小说《玫瑰的名字》(天知道艾柯的书为什么会被摆在言情小说的书架上),我立刻想起了外号“玫瑰刺”的少年英雄佩雷斯,以及清甜软糯的无花果,还有朗月下的虫鸣声。但却无法忆起玛利亚姨妈的故事里,佩雷斯与强盗头子保罗·巴普蒂斯塔在恩卡纳西翁的森林里争夺的宝物是什么?是一袋钻石还是一箱维多利亚时期的金币?一本缺了封面的黑魔法书?还是染有酒痕的圣杯?我完全记不起来,宛如被夏夜凉风带走了,故事里无关痛痒的一个细节,一个令我苦恼困扰的细节。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奥斯卡·佩雷斯的文献,但总无法找到属于童年的那个故事,甚至连强盗头子保罗·J·巴普蒂斯塔的资料都无法找到。我发誓不会记错名字,因为巴普蒂斯塔与我罗萨里奥的表哥保罗·R·巴普蒂斯塔的名字相同,幼年记忆对此印象深刻。我也相信玛利亚姨妈并没有编造故事,她讲述时偶尔会记不清情节,去翻看书架上那本有插图的蓝色精装书册……我无法寻回那个故事,如同无法寻回翠绿色的童年。在图书馆翻查奥斯卡·佩雷斯的资料时,我却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马里奥·阿尔贝托·帕勒莫的故事。 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大概会命名为《左手有六根手指的马里奥·帕勒莫》。 (再次感谢原作者'No,It's ICE.'的精彩创作。) END 扩展资料: 《玫瑰的名字》,是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0年。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1932-2016 ),意大利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玫瑰的名字》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 《玫瑰的名字》使“翁贝托·埃科”之名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有意思的是,《玫瑰的名字》一出,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源源不绝,特别是关于“玫瑰之名”的阐释几乎构成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