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鼠洞奇案

 聊斋故事社 2023-03-23 发布于浙江

知府大人刚刚结束公务,准备进入后院休息,哪成想夫人杨氏却跟孀居的儿媳赵氏吵了起来,杨氏口中污言秽语说个不停,一口一个“yin妇”的叫着。

文章图片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赵氏自从丈夫去世之后,一直替夫守节,没有再改嫁,品行十分高洁,哪里忍受得了这种不白之冤,面红耳赤的与婆婆争辩起来。

知府回来的时候,两人正吵在兴头上,听见婆媳争吵得不可开交,赶忙上来劝架,谁知杨氏见到他后立即调转枪头,一把揪住知府的耳朵,骂道:“老扒灰,我这会儿骂你的情人,你心疼了是不是!”

知府被夫人的举动搞蒙了,顿时涨红了脸,挣脱出去,开口道:“你在这儿撒得什么泼,发的哪里的疯?”

杨氏掏出绣花鞋,指着知府的鼻子骂道:“老不要脸的东西,我说你平时怎么总是喜欢一个人去书房睡,原来是跟儿媳勾搭到了一起,这绣花鞋是从你书房的床底下翻出来的,你有什么话说?”

这时节,赵氏已经含愤离开了,知府气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杨氏见状还以为他心虚,骂得更加起劲了,下人忽然来报:“不好了,大娘子上吊自尽了!”

知府一把推开杨氏:“别在这儿胡言乱语了,儿媳都被你屈死了,还不赶紧去看看!”

杨氏可不管这些,看知府心里还惦记着赵氏,敢跟自己耍横,不由分说一把拽住了他的胡须,硬生生揪掉一小半。

知府害怕这桩丑事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名声,只能忍气吞声,替儿媳料理了后事,后来因为面上胡须少了一半,怕被人看出端倪,又告假一个月,在家中静养。

文章图片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因为与妻子发生了这么大的矛盾,知府就一个人搬进了书房,想起这桩无头的公案,心头实在是气不过,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儿媳的绣花鞋会出现在自己的书房里?

这天晚上,知府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后半夜的时候,忽然吱吱的叫声传来,随后就是拖动东西的声音,知府翻身下床,那声音瞬间消失了,他猛地大叫:“是了,原来是这样!”

想通其中的关节之后,知府急忙叫人搬开睡床,又派人请来杨氏,问她鞋子是从哪里找到的。

杨氏拿手指向墙角的壁洞处,说:“哼,你虽然藏得巧妙,可还是被我找到了。”

知府并不辩解,叫下人拿来工具,照着那壁洞处凿开,刚撬开一块儿砖头,就发现里面全是中空的,再往里扒开,一群大老鼠吱哇乱叫的冲了出来。

知府叫下人伸手去摸,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那仆从伸手进去,一下子扯出来很多个物件,什么烛台、毛笔、棉帛无所不有,其中还有一个状告奸情的状子。

杨氏见到这幅场景,也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原来是这害人的老鼠,将媳妇儿的绣花鞋拖了过来,只因为鞋子后半截太高,死活拖不进去,所以才卡在了壁洞里,这样的冤屈,真叫人无处可申,可惜竟屈死了媳妇的性命。”

杨氏说完,捶胸顿足,肠子都悔青了。知府正在看着那状子沉思,听到夫人的话,突然一拍脑门:“坏了,我或许也酿成了一桩冤案......”

文章图片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故事还要从头开始说起。

正德年间,四川成都府有个叫做程立雪的书生,原本是富贵人家,只可惜从祖辈那时开始没落,到了他这一代时,已经是一穷二白了。

程父在世的时候,家中尚算得上小康,那时节程父为儿子聘了王家的女儿,只等着双方成年以后,就完了这桩婚事。

程父去世之后,程立雪没有经营的本事,家境每况愈下,以后于到后来,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了,王家因此有悔婚之意,只是因为早先接受了程家的聘礼,不好开口。

程立雪成年以后,因为手头不甚宽裕,所以迟迟没有迎娶王氏过门。

程立雪的邻居是个开绸缎铺的,名叫孙贵,此人尖酸刻薄,最爱在人前卖弄,还喜欢乱嚼别人的舌根,但凡坐下来说话,不是说张家扒灰,就是说李家偷汉,十里八村没有不恨他的。

孙贵有个儿子,取名为孙愚,是个天生的痴呆汉子,容貌甚是丑陋不说,十五六岁了,智力还没有发育完全,痴痴傻傻的,连人都认不清。

文章图片4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孙贵早年间替儿子说下了钱家的女儿清雪,还没到娶亲的时候,钱家的父母就双双去世了,只留下一儿一女。

孙贵自己就喜欢说别人的闲话,此时害怕清雪兄妹年纪仿佛,住在一起多有不便,于是就请媒婆去商议,先把清雪接过门,等到孙愚年纪再大一些,就为两人完婚。

钱家答应了孙贵的要求,等到把清雪接过门以后,见她温婉贤良,美艳动人,肌肤欺霜赛雪,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加之担心她瞧不上自家傻儿子,真个是把清雪供在头顶上伺候,但凡她有所要求,没有不应允的。

清雪是个贞洁淑德的女子,虽然孙愚面容丑陋,又有些痴傻,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心里全然没有半分嫌弃的意味。

孙贵有两个扇坠,一个是迦南木制成的,另一个是汉白玉做的,这两样东西被他用了十多年,视如珍宝,在外面不知道卖弄了多少次,这次为了讨好清雪,就忍痛割爱,把两个扇坠都送给了她。

孙贵的扇子上因此变得光秃秃的,闲聊的时候,旁人问他扇坠去哪里了,孙贵只说送给儿媳妇做礼物了。

因为还没有成亲,不能同房,所以孙贵就给清雪单独收拾了一处卧室居住,而这个卧室正好靠近程立雪的书房,程立雪是个苦读的书生,每天天不亮就在书房中苦读,到了天黑时也不肯停歇。

清雪终日听着隔壁的读书声,心中不禁暗暗嘉许,一日与婆婆闲聊的时候说起这件事,忍不住赞叹道:“隔壁的书生如此勤奋,将来一定会成大器!”

文章图片5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清雪的这句话像根刺一样扎进了婆婆的心中,一面是怀疑她与程立雪有私情,另一面也是因着自家孩子自卑,所以跟孙贵商量了一下,将清雪的卧房换了一间。

谁知清雪换了房间还不到三天,程立雪也跟着把自己的书房移到了隔壁,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程立雪也听说了自己的书房挨着清雪的卧室,为了避嫌,所以决定搬走自己的卧室,可两家人又没有商量,哪成想搬来搬去竟又搬到了一处。

清雪情知公公婆婆对她有所怀疑,此时见程立雪又搬到了自己隔壁,心里只觉得是程立雪有意缠磨自己,暗自后悔跟婆婆夸赞过他,行为上也逐渐不自然了起来。

孙贵看到清雪异样的表现,还以为她们已经做出了事来,只是没有抓到把柄,暂时忍耐了下来。

这天,程立雪收拾书房的时候,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枚汉白玉做成的扇坠,程立雪心中暗喜:这大概是父亲留下的遗物,没来得及跟我说,想不到竟在这里找到了,这东西既不能当衣服穿御寒,也不能当饭吃充饥,何不换些银两来差花呢?

打定主意后,程立雪捏着扇坠就出了门,正巧碰到一群乡亲在树荫下纳凉,程立雪走了过去拿出扇坠说道:“前些日子,我有个朋友送了我一个扇坠,我现在准备卖掉它,列为能不能帮我看看它值多少钱?”

众人接过去一看,互相瞅了一眼,大都“心知肚明”,这扇坠分明就是孙贵那一块儿,他说送给了儿媳,此刻又出现在了程立雪的手里,莫非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一念及此,就有人说了:“这些玩意儿不是咱们这种粗人玩儿的,不如你先收好,改天咱们请个懂行的人来估个价格。”

文章图片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程立雪收回扇坠,也没太当回事儿就离开了,等他走了以后,众人就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孙贵平常可没少造谣,没想到今天反倒在他身上做得实了,不如找他去辨认一下,如果真是他的,好歹要取笑他几句,解解往日的闲气。”

打定主意后,几人就就去找孙贵说了对玉扇坠估价的事儿,孙贵一听就来了精神,主动要去把玩一下,有人当即去请了程立雪来。

程立雪“问心无愧”,大方地取出扇坠交给孙贵,说道:“孙大伯,扇坠这玩意儿是你把玩惯了的,你说说这东西价值几何啊?”

孙贵见了那扇坠,面色就有些不自然起来,等拿到手中仔细观察之后,面色就涨得通红,有那好事的就开始阴阳怪气地说话了:“孙贵,我怎么看着这扇坠这么像你的那块儿,你不是说送给儿媳妇了吗?不如拿出来比对比对。”

孙贵心里清楚,众人是等着看他的笑话,此刻他的心里翻江倒海,已经认定了清雪跟程立雪有了私情的事实,但是面上仍然装作不动声色:“贤侄原是旧家子弟,家里有这么个扇坠也不足为怪,我那扇坠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好再要过来?”

众人正要讥讽他,哪肯这么轻易就放弃:“你是公公,找儿媳妇要个物件有什么费事的,莫非这个扇坠就是你家的?”

孙贵熬不过众人的逼迫,只说明天取来给大家看,然后飞也似的逃了,程立雪感觉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扇坠就交给了众人暂时代为保管,自己则稀里糊涂的回了家。

孙贵回家以后,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跟妻子说了,还忍不住指天骂地,妻子劝道:“世上相同的物件这么多,保不齐只是长得像而已,我去找媳妇儿要来看看就知道了。”

妻子说完就去找清雪讨要,清雪打开放置扇坠的匣子,只见玉坠和迦南木坠都找不见了,两人翻箱倒柜,彻底是找不着了。

文章图片7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事情已经很明白了,孙贵的妻子当场就骂了起来:“好你个dang妇,我家一向待你这么好,你就是这么回报我们的?你做出这种丑事,还把扇坠送给ye汉子做信物,如今在这装模作样的跟我糊弄,你的良心被狗叼走了么?”

谩骂的声音引来了孙贵,当他知道扇坠果然不见了的时候,也是火冒三丈,当即就找了讼师,写下一纸诉状,将程立雪告上了公堂。

负责审理此案的,正是文章开头的这个知府,他为官极其清正,从来不会受人情之托,更不会收人贿赂,百姓有状子告到他手里,一概亲自审问。

知府平生最看重的就是伦理道德,对伤风败俗的事情极其厌恶,凡是有奸情告在他手里的,原告没有一件是不成功的。

接到孙贵的状子之后,知府当即派人将程立雪和清雪捉拿归案,由于路途遥远,案犯带到是已经是一天后了,知府将状子带回了后衙,等案犯到齐之后,再去找那张状子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

知府也没当回事儿,见人证已经齐全了,就开始审案,先前孙贵已经将扇坠的事情明白告诉了知府,以至于他心中早就认定了是程立雪勾引良家少女,因此断案是多少有些倾向性问题。

惊堂木一拍,知府喝问程立雪玉坠是怎么得来的,程立雪回答:“这扇坠原不是我家的东西,是我有一天收拾书房时,在书架上发现的,因家中贫困,所以假托是朋友送的,想卖些钱来补贴家用,绝没有与他儿媳有什么私情。”

知府怒喝道:“胡说八道,若是没有奸情,那扇坠还能自己从他家的匣子里飞到你家不成,到了公堂之上还敢不老实,来呀,大刑伺候。”

程立雪不过是一介书生,哪里熬得过这种大刑,在受了五十大板,又遭受夹棍之苦后,终于忍不住招认:“是他家媳妇把那扇坠抛来引诱我的,但是我以礼相待,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举动。”

文章图片8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知府于是又把清雪叫了上来,清雪本是良家女子,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刚走到堂前,就软趴趴地跪了下去,知府见她模样俊俏,心中已经确信无疑了。

当即喝问道:“看你今天这幅样子,就知道定然是个yin物,我切问你,与程立雪是如何勾搭成奸,一一说个明白,不要逼我大刑伺候。”

清雪听了知府的话,心中既委屈又害怕,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是哭诉说并没有这回事儿,知府丝毫不怜香惜玉,叫人拿来夹棍,将八个葱葱玉指夹将起来。

所谓十指连心,那锥心的疼痛有几人打熬得过,知府又说:“他说你故意丢玉坠引诱于他,有没有这回事儿?”

清雪一听,对着程立雪质问道:“皇天在上,我什么时候丢玉佩引诱过你,反倒我在王家时,你故意放大读书声引诱我,我不堪忍受就搬到另一处,不到三天你就又跟着搬来了,那玉坠肯定是你偷走的,怎么反倒来诬陷我?”

清雪说罢,放声大哭,两个人吵吵嚷嚷,知府反倒是清楚了,这两人郎才女貌,看起来就像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只隔着一层墙壁,焉能不做出些事来?如果孙愚相貌堂堂,这事倒是值得推敲一番,如果相貌不济,基本上就可以结案了。

想到这里,知府下令将孙愚叫了上来,只见那孙愚佝偻着肩背,十五六岁的年纪,却不肯长个,只有十二三岁的身体,看起来又不太灵光的样子。

得,这案件不用再费神了,任哪个女子摊上这样的丈夫,也少不得起些花花肠子,知府直接就想结案,程立雪还是不招认,知府直接让人上夹棍,不得已,程立雪为了少受些苦楚,只能屈认与清雪通jian。

知府又叫人打了程立雪二十大板,将他赶走了,案情已经审得明白了,孙愚也不肯再留清雪做儿媳,知府就为他们做了见证,判决清雪遣返娘家。

程立雪被打成重伤,没钱看病,只能厚着脸皮去求未来岳父,王家却以此为要挟,说借钱倒是没有,如果愿意退亲,就把原先的彩礼钱退还回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