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传奇72:布山疑云,郁林郡郡城在桂平,南宋廖德明有诗可证明,但它是布山县治吗?

 桂临塞上 2023-03-23 发布于宁夏

历史有意思!

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

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

横批:威叔执笔

前言

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时任浔州知府周禧,知县廖德明,开始增修桂平城。历时年余,把桂平城扩建为夯土修筑的“三里之城”,范围大致以四穿楼为中心,南门至如今的大南门斜坡位置,北门对着大南门抵黔江边,东门就是现在的厢东村路口,西门在现在的园丁街街口的教堂面前。

桂平城扩建完工后,廖德明最喜欢的就是登临南门楼赏一城风光欣赏自己的杰作(桂平城),并且留下了几首诗作,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其中有一首诗成为了一个证据,那就是郁林郡郡城在哪的证据。

1

《郁林郡城》:

荒烟漠漠双江上,往事悠悠古戍孤。

春到偏临青草渡,梦中犹记白鸥湖。

这首诗最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诗名直接用“郁林郡城”。并且在诗的第一句他就表明了这个“郁林郡城”是处在“荒烟漠漠双江上”。意思就是说,这个郁林郡城是在两江汇流之地的桂平城。

都知道,郁林郡直接沿革于桂林郡,长久以来的文献和史料也都把这个郁林郡的郡治所在地定在了桂平。可是从清道光初一个叫孙世昌的安徽人来到浔州当知府后,主持编修了一本《浔州府志》,他把《水经注》的原话删减一番,断章取义地郁林郡郡治写成了贵县(如今的贵港城区)。

接着贵县在公元1893年的《贵县志》中,直接采用了这个论调。后续的很多专家和研究者也都采用这个论调,由此,秦置桂林郡郡治和郁林郡郡治在哪里成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性话题。

他们各种引经据典,加上罗泊湾墓葬的出土文物“印证”,总之就是要实锤郁林郡郡治在贵县。但是奇怪的是,这首诗作为这么明显的一个证据,却很少有人提及。

2

这个廖德明是谁?

廖德明是妥妥的读书人出身,他的人生也算是一部传奇了。传说他大器晚成,但是他和桂平能够结缘还要多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著名的理学大家朱熹,因为廖德明是朱熹的座下弟子。

朱熹是谁?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廖德明考上进士,本来是不愿意受官职的,因为南宋朝廷的昏庸不作为,偏安一隅,“隔江犹唱后庭花”,让他有所心惮。去找恩师朱熹解惑的时候,朱熹勉励和开导他,跟他说:“克广德性,力行善事,吾子事也。”

就这样,廖德明拜受教诲,以宣教郎身份出任莆田知县,开启了他的官宦生涯。

3

上任后,他一心宣讲朱熹心学,并且表现突出,以直道匡正上僚。”不久就调任浔州教授(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教授)兼知县,“为诸生讲圣贤心学之要。”

这也说明了当时浔州(桂平)在广西的地位,那时候的学宫(学府)是官家办学机构,是为官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地方一级机构。他借由知县兼教授的身份,走遍了浔州平原,所以他是熟悉桂平的,何况那时候的学宫(学府)藏书甚多,就是为了让学子们饱读经典。

话说回来,作为桂平知县,一方长官,又是饱读诗书经典的读书人,他会不知道郁林郡郡城在哪里?

如果不知道,他在诗名上敢直接用“郁林郡城”这几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郁林郡郡治在哪里?

大量的文献记载,汉置郁林郡郡治在首邑布山县。可是自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布山县被并入郁林县后,“布山”这个名字就成了史书文献中的名字,而布山县的具体位置就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随后就形成了几种说法,最为集中的就是象州说,贵县说和桂平说。

秦始皇兵伐岭南,成功后设置了岭南三郡,分别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好景不长,秦灭,南海郡郡尉任嚣病重,让赵佗趁乱“绝关道”自立发展,建立南越国;将近一百年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平定岭南,把秦置岭南三郡拆析为九郡,其中的桂林郡大部分被拆置成郁林郡和苍梧郡。

那个时候的郁林郡可以说是沿革了桂林郡的大部分地区,用现在的行政区域来说,包括了南宁,贵港,百色,以及柳州大部分地区,玉林北部地区,河池的东南部地区。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这些区域正好就是黔江和郁江流域沿线地区,它们的汇聚点就是两江汇流处的桂平城

如果说桂平是郁林郡郡城,这是巧合吗?

5

现在的很多专家和研究者距离知道郁林郡郡城在哪里,都要比这个廖德明要远吧?他可是南宋人,和现在相隔一千年左右,他更有可能比现代人要接近真相。

很多文献都记载郁林郡郡治在桂平,其中离南宋廖德明最近的北宋欧阳忞编纂在《舆地广记》中写道:“桂平县,本汉布山县地,郁林郡所治也。”好巧不巧,廖德明上任浔州教授(桂平知县),还写了这首《郁林郡城》,这是不是一个印证?

罗泊湾墓葬出土的文物带有“布”、“布山”等戳记,可是廖德明可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人。他写的诗是带有真实性的描写的,那是他的所见所想。

他不但点题“郁林郡城”,并且还在诗中把地理地貌给写出来了。如果郁林郡城是在贵县(贵港城区)的话,有这个“双江”景象吗?廖德明对于这个“双江”之地有多么深的印象?

《四穿楼其二》

南北东西四望开,熙熙人似上春台。

时平不用筹边策,闲看双江抱郭来。

廖德明在桂平所作的几首诗中都写到了“双江”,这首《四穿楼其二》是他在当时的桂平城中心的四穿楼上所看到的桂平城风景。“双江抱郭来”就是在说桂平城处在两江夹角,形同被双江环抱。

6

最早说桂平是汉布山县的是唐代杜佑编撰的《通典》,还有《旧唐书·地理志》它们都在其中记载:“桂平,汉布山县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桂平”二字得名在南朝中的梁朝时期(公元502年),“布山县”并入郁林县是在公元606年,而唐朝建立是在公元670年,这样冲突就产生了。

可是如果说布山县在那个时候之前已经由桂平迁往贵县,这就说得过去了,因为贵港毕竟出土了那么多的文物实物。而廖德明是南宋人,他所说的郁林郡城是桂平城无疑。这也给布山疑云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也就是说,南宋时期的桂平城是郁林郡城,但已经不是布山县县治了。这个时候的布山县,应该至少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搬迁至贵县。但是,秦汉时期的布山县是在桂平。

或者秘密就在他的另一首诗《南楼》里:

三里之城渺大荒,两江横截壮金汤。

唐家设险基犹在,圣代增陴虑更长。

唐家设险基犹在”,说明廖德明增修桂平城的时候,还能看到三角咀的唐朝城址建筑,这也说明,唐朝时期的桂平城已经在山下有使用了。而“布山”真相,可能就埋藏在地下,等待人们去发现。

布山疑云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