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红尘/文 李见荃1926年至1931年编修的《重修林县志》"寺观篇″中介绍金灯寺:"金燈寺,縣西南谼峪山絕顶,元泰定年間建,有丈八铜佛詳見名勝″。 ![]() 金灯寺相传是芊上人所建,南北朝时北齐高僧,法名静真,河南安阳曹马村人。 据清康熙年间《平顺县志》记载:金灯寺始建于北齐。隋、唐、五代、宋、元历代重修,原名宝岩寺,至元代泰定年间改称金灯寺。石窟开凿于山巅自然形成的石凹内,现存石窟开凿年代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止,历时60余年。 ![]() 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云岗、龙门、敦煌,都是官方修造,而金灯寺石窟,则是依靠民间资金,资金主要是彰德府、潞安府周边州县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及虔诚信众的施舍,60年才修建成功。 金灯寺石窟,坐落在平顺县杏城镇北泉村东,林虑山(属太行山脉)巅一处天然石凹里。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7年),明弘治——万历年间(1506--1620年)进行扩建。石窟依崖设置,自东向西长条形平面布局,一进七院,占地面积2000余平米。现存大小石窟17个,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余尊,雕像高0.33--3米,浮雕像高15--20厘米。最大石窟水陆殿,面积约100平方米,窟内陆面凿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桥,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像石佛30余尊,浮雕壁画79幅。寺院内有关帝殿、钟鼓楼、丈八佛殿、延寿殿、聚仙楼等木构建筑20余间。附属文物有明清碑碣40余通、佛塔47座。金灯寺石窟为全国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 ![]() 2006年5月25日"金灯寺石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六批保护文物。 ![]() “水陆殿”浮雕有帝释天、大梵天、鬼子、四天王、十六明王、护法善神、北极紫微大帝、南极天皇大帝、文昌大帝、后土圣母、五岳大帝、三官大帝、四海龙王、东华帝君、金丹元君王公、后妃宫女、文武贤臣、僧尼女冠、贤妇烈女等。集儒、道、释的仙佛众神于一堂,汇民间三教信仰于一体,营造独特,国内仅见。关于水陆殿名称清顺治五年《重修水陆殿及库楼庑记》载:“盖周围之坦金如坻,是陆也;中央之潭影澄清是水也。乃自水而观之,小桥卧乎波心,巨柱擎乎绝顶是水中有陆也;自陆而观,则宝龛之影倒沉,万佛之影下映,是陆中皆水也。帆不涨于渡口,人尽行乎镜中,水耶,陆耶,不一,而二,二而一耶。” ![]() 2020年金灯寺由欧亚集团经营管理开始收费,门票每人20元,景点包括南天门、塔林、金灯寺景区。作为信众、居士的我们应该要懂: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护持一个清净的道场。 ![]() ![]() 【作者简介】笑红尘,79出生,空调安装工。 |
|
来自: 新用户4548rSC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