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辛温三方与温病辛凉三方

 鸿隆昌盛 2023-03-23 发布于浙江

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一书中运用伤寒“三纲鼎立”说阐述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三方作用之不同,提示这三方对于伤寒解表的重要性,后人对此解释者寡。本书首提“辛温三方”,可以说源于“三纲鼎立”说,但并非其延续, 意在与辛凉三方做对比,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伤寒与温病在早期治疗上的截然不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也是治疗热病、解除表证的一种重要方法。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指出汗法是解表退热的治疗原则。

伤寒论》中桂枝汤大青龙汤麻黄汤这辛温三方就是辛温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剂,以取汗而发散表寒。

(一)辛温轻剂桂枝汤

桂枝汤的煎服法是“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同时“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结合《伤寒论》第16 条“桂枝本为解肌”,可知桂枝汤本为调和营卫,并无发汗之用。由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以及桂枝加大黄汤亦可知桂枝汤的功效本为调和营卫,否则,桂枝汤原方组成未变,仅加重芍药用量便可用于治疗“腹满时痛”是解释不通的。

桂枝汤的功效可归纳为调和营卫四个字。药后啜热稀粥,意在以粥热助辛性发汗药的发散之力,以粥体益脾胃而助作汗之源,吴鞠通用鲜芦根煎煮银翘散,其意相似。银翘散本为散剂,可直接以水送服。吴氏用鲜芦根汤煎服,就是要以汤水热力助药力开表气,又以汤水补充汗源。而以粥汤等物益汗源的思想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当为温病治疗战汗。战汗为温病邪恋气分不解,而

正气奋起祛邪外出的表现。在汗后邪气未退而正气不衰时,叶天士提出“法宜益胃”,即“灌溉汤水”,如米汤、白水、五汁饮( 麦冬汁、荸荠汁、梨汁、藕汁、鲜苇根汁) 等物,以疏瀹气机,使邪气松达,邪与汗并,得以通泄,又可补养胃气,濡养阴液,以助汗源,“望其再战”祛邪。

治疗外感病,应以微微汗出为营卫调和,邪气外透的标志,正所谓“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因此,后世温病学家受其影响,指出治疗温病表证在使用银翘散藿朴夏苓汤后,见微微汗出才是邪随汗出、湿开热透的标志。且“微微汗出”这一药后指征并不仅仅用于外感病,内伤杂病药后阴阳平衡、气血和调也可见微微汗出。又如现在流行的长走锻炼法。锻炼的效果不是以走路的距离和速度来衡量的,而是当达到“遍身微似有汗”,即周身微汗出,才说明气机通行,血脉条畅,营卫气血调和,又不过于疲劳,加重机体负担,这样才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

(二)辛温平剂大青龙汤

桂枝汤麻黄汤各作为辛温三方之一毋庸赘言,本书为何把大青龙汤作为辛温三方之一?其原因在于大青龙汤体现的恰好是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所言的“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病从辛凉轻剂桑菊饮,到辛凉平剂银翘散,接着再到辛凉重剂白虎汤,体现了邪气逐渐加深、热势逐渐加重的过程,反观伤寒,从表证发展到化热入里,中间会经历一个大青龙汤证。“然后”一词非常确切地体现了伤寒的传变速度比温病慢,传变过程也比温病烦琐,然而大青龙汤常常被人忽视。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为麻黄汤越婢汤的合方,也可以认为是麻黄汤加入生姜大枣和生石膏而成。

大青龙汤条文记载“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麻黄剂量为六两,是麻黄汤麻黄剂量的一倍,故该方一直被誉为发汗重剂,如成无己曰:“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也,非桂枝汤之所同,用之稍过,则又有亡阳之失。”

大青龙汤为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表里双解剂。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河间所创制的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将解表药与寒凉清热药配合使用,从而被誉为“寒凉派”的鼻祖,也因而有了“伤寒宗仲景,热病主河间”之说法。实际上,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的辛温解表配合寒凉清热的治法,究其根底,实来源于仲景的大青龙汤法。大青龙汤中,麻黄桂枝生姜辛温解表,配合生石膏辛寒清热,其中辛寒清热佐制了辛温之性,使解表而不助热,清热而不碍解表,合之则为辛凉解表法,以达到表里双解的目的。《医宗金鉴》曰:“热者以辛凉发其汗,大青龙汤;寒者以辛温发其汗,小青龙汤。”显而易见,《医宗金鉴》已认识到了大青龙汤其实是辛凉解表剂。

余认为大青龙汤虽内有辛寒清热之石膏,但余药性味均属辛温,因此余认为大青龙汤仍为辛温剂,且为辛温平剂;若将大青龙汤归入解热之剂,而云大青龙汤为“辛寒解表剂”,莫不如以“辛凉解表剂”言之。因此,言大青龙汤为辛温、辛凉解表剂均可,关键在于麻黄和生石膏的用量。大青龙汤麻黄六两、石膏如鸡子大,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生石膏八两,且组成上麻杏石甘汤在药味上为大青龙汤桂枝、姜枣而成。

至于温病学派创立的以银翘散为代表的辛凉解表法,也可以认为是出自本法。温病学派虽创立了辛凉解表法的名称,但其实辛凉解表法的运用却早已见于《伤寒论》的大青龙汤法和《金匮要略》的越婢汤法之中。温病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银翘散中,荆芥豆豉辛温解表,金银花连翘竹叶等清里热,药虽不同,但法理则一。辛温与辛寒并用,温病学派创立的以银翘散为代表的辛凉解表法,也可以认为是出自本法。

(三)辛温重剂麻黄汤

根据《伤寒论》所述,麻黄汤的适应证主要是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骨节疼痛、腰痛、无汗、喘、脉浮紧,这些症状是由于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形成。

方中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开腠理而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为君药;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为臣药。杏仁苦甘,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为佐;甘草甘平,和中发散,调和诸药为使。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用,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加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功。麻黄桂枝透营畅卫,解表发汗之力峻。当人体卫阳被风寒之邪束缚,阳气不得外达,用麻黄通畅透达人体阳气,解表散邪;反之,麻黄用不对证,就会损伤人体阳气,甚则过汗亡阳。例如,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倍用麻黄,其辛温发汗之力更猛。第38 条中有“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此乃荣卫俱虚之征,不可服之,且方后煎服法中明确指出“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这些均是为防止麻黄发越阳气太过,汗出过多而伤阳,而出现亡阳损阴或阳虚阴盛、烦躁不得眠等变证。凡气、血、阴、阳虚弱或内兼湿热的患者,机体正气本已受损,外感伤寒不宜使用麻黄汤发汗,若误用则耗伤阴阳、动乱气血,或助邪增热。

本书所言辛凉三方源自《温病条辨》所载的三首方剂,分别是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和辛凉重剂白虎汤

金元时期刘河间自谓“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法麻黄桂枝发表之药”,提出“ 阳气怫郁,玄府闭塞”是发热的关键病机,“寒主闭藏,而阳气不能散越,则怫热内作故也”,自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辛凉之剂,始创辛凉解表法。

张子和云:“发汗亦有数种,世俗只知惟温热者可为汗药,岂寒凉亦能汗也。”

清代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提出温病“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云“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说明汗法对温病发热也适用,选用辛凉解表药。在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论中提出“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此处忌汗是指不可辛温发汗。

薛生白《湿热病》云“湿病发汗,昔贤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盖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复有得汗始解之治法,临证者当知所变通矣”,说明湿热病同样可以汗,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变通”二字。

(一)辛凉轻剂桑菊饮

吴鞠通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取轻清宣透之品,“轻可去实”,防药重而过病所,清宣肺卫之邪。

桑菊饮证的基本病机是风温初起或者感受秋燥,肺失宣肃的轻证,治当轻清疏散,宣肺平喘,平肝明目。

吴瑭在桑菊饮“方论”中云:“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宜走肺络而宣肺气。”认为本病多发于春气风木之气旺而金衰之时,用桑叶能清肝并防止木火刑金。

菊花辛甘苦微寒,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为“去风之要药”(《本草经疏》),作者自注:“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方论中云“木旺金衰”,故以菊花补肺金之不足。桑叶菊花并为君药,能够直走上焦,疏散肺中风热,同时能够防止肝火犯肺。

薄荷辛凉,“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本草纲目》),助君药加强解表之力,为臣药。

桔梗“止咽痛,兼除鼻塞……一为肺部之引经”(《珍珠囊药性赋》),杏仁“除肺热,制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珍珠囊药性赋》),二药一宣一降,以恢复肺的宣降功能而止咳;连翘苦微寒,“去上焦诸热”(《珍珠囊药性赋》);芦根甘寒,“消降肺胃”(《神农本草经》),共为佐药。甘草“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名医别录》),合桔梗开结利咽,并调和诸药为使。

(二)辛凉平剂银翘散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 条云:“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此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尚有六条银翘散加减方,《温病条辨·中焦篇》中有一条。

吴鞠通在使用银翘散时“上杵为散”,“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煮散一方面可以节约药材,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可以扩大药物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出率,使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浸出,同时还可防止挥发性成分在煎煮沸腾过程中随水蒸气一起挥发殆尽,能较好地保留挥发性成分,从而保证药效。银翘散选用的药物,多为轻扬宣散之品,主治邪在皮毛或上焦之新急病证,故以煮散之法,急煎令“香气大出”而取服,以利于发挥药力,保证药效。有研究表明,银翘散不同剂型与药效直接相关;且同为煎剂时,不同煎煮时间,银翘散药效亦有差别;而原方制散煮服药效最佳。

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疗温病时,病机表现有营卫不和时,桂枝汤仍然可以应用,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 条记载:“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吴鞠通还在《温病条辨·下焦篇》第33 条指出,桂枝汤的作用是“小和之法”。

(三)辛凉重剂白虎汤

关于白虎汤的命名说法很多,一般认为白虎为二十八宿星中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以此七宿合看其形象像虎而得名。春分之日黄昏,此七宿位于正西,而西方在季节应属于秋,其色曰白,故名曰白虎。白虎乃四象之一,西方之金神,像秋气之凉降肃杀以退烦暑。因吴氏白虎汤与张氏白虎汤在用药剂量上存在较大区别,在此予以详细区分。

1.张氏白虎汤,三阳合病

伤寒论》中关于白虎汤的条文有第176 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有第219 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和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煎服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寒邪传入阳明,邪从热化;或温邪传入气分形成实热证。总结起来就是热入阳明而又未形成腑实之证,即无形邪热。也可理解为未与宿食或者大便相搏结的热性邪气。后世有医家将之归纳为热邪在阳明经和阳明腑的不同以进行区别。正如王子接在其所著的《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说,白虎汤治阳明经表里俱热,与调胃承气汤为对峙。调胃承气汤导阳明腑中热邪,白虎泄阳明经中热邪,而这既是白虎汤证治疗的理论出发点,也是其与承气汤证的根本区别所在。

伤寒论》原文第219 条首句“三阳合病”便道出了白虎汤的适应证,从条文可知,本条论述的是三阳合病,邪热偏重于阳明的证治。三阳合病,表里俱热,治宜白虎汤辛寒清热。三阳合病实际上,是以阳明热盛为主,太阳病、少阳病病微,即柯韵伯所谓“本阳明病,而略兼太少也”。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阳合病,同时以阳明为主,故表里俱热,出现“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等症,因此,实际上该条论述的病证属于“温病”的范畴。再看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对白虎汤的认识。

2.吴氏白虎汤,卫气同病

清代名医吴鞠通继承并灵活应用白虎汤,在《温病条辨》的太阴温病、暑温、伏暑等病证中,将白虎汤的作用定义为“达热出表”。凡具阳明气分热盛而见舌黄或老黄,甚者黑有芒刺,渴甚,大汗,面赤,身热,或语声重浊,或汗出而喘,大便闭,小便涩等里实热证者,均以白虎汤主之。

如《温病条辨·上焦篇》第 7 条说:“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 22 条记载:“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26 条:“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

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 条记载:“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组成:生石膏一两(研),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粳米一合。

煎服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虽然吴氏白虎汤同名同方,但张仲景石膏的剂量用到一斤,知母为六两,甘草为二两,粳米为六合。因此在用药剂量上吴氏白虎汤与张氏白虎汤存在较大区别。

吴瑭认为白虎汤属辛凉重剂,适用于太阴温病而见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后世据此提出白虎汤四大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邪在肺经气分,热较重,津液已伤,“辛凉平剂焉能胜任,非虎啸风生,金飚退热,而又能保津液不可”,同时《温病条辨·上焦篇》第9 条吴瑭首句提出“白虎本为达热出表”,故用石膏知母等清热保津之品为主。实际上,吴瑭所述的白虎汤证实则属于“卫气同病”,“脉浮”提示病在表,属卫分,“脉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等症提示病在里,属气分,因此,白虎汤可清表里俱热,即卫、气分同病。由此可见,“伤寒”之“三阳合病”与“温病”之“卫气同病”在白虎汤一证上等同,均属表里俱热。

临证时,辛凉三方可灵活使用,例如对于咽痛咽痒之症,可将银翘散白虎汤合用,增强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