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焦湿热中医辩证论治

 学中医书馆 2019-01-03
湿热病是暑湿、湿温、伏暑、温热瘟的总称,本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湿热病最早见于清代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既受湿又感暑也。即是湿温,亦有湿邪久伏而化热者。喻氏以为三气者,谓夏令地气已热,而又加以天上之暑也。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吴本下有“或黄”二字),口渴不引饮(雄按)。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以夏秋为多见。临床以始恶寒,后但热,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为提纲。其病因感受湿热之邪而发,故名。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病作为一个大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季节性比较强,主要多发于长夏季节,就是夏末秋初,此时温度依然很高,水气较多,湿热氤氲 ,故容易得病。
  ②以脾胃为中心,弥漫周身。阻滞气机,导致水液代谢障碍。
  ③出现矛盾症状,身热不扬,身热面不但不红反而淡黄,脉不数反而迟缓,口不渴或喜少热饮,不烦燥反呆痴,大便数日不下但不燥结,舌苔白腻。
  ④病程长,缠绵难愈。
  湿热病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病因病机】

  吴鞠通在《温病条辩》讲到,“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三者的病因都是一样的,同是湿热邪气,湿热病多为冒雨淋湿,或感受湿热之气所致。好发于长夏初秋,此时雨水较多,气侯闷热,湿蒸热郁,体弱之人每易感受湿热之邪而患本证。本病与素体体质有很大关系,平时脾胃功能不好,动化能力差,更容易外感湿邪。临床上若见湿热为患,常须忌食油腻、厚味之品,恐助内湿,应以清淡食品为宜。

  【辩证施治】

  由于湿性粘滞难除,故既使是湿温之邪在表,亦决非可望一表而除或一清而退。因此,有“湿温忌汗”之说,大发其汗,常致津液耗而湿不除。故而需通过芳香宣透之法,使腠理疏达,气机畅通,才可微微汗出而解,庶无湿热稽留之弊。湿热初愈之时,往往余邪缠留不尽,其时既需药治,亦需谨慎饮食。《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在临床上湿热初愈,其时胃纳转佳,由于饮食过多,或进厚味过早,往往病情反复,故患湿热重症后,只可进清淡稀粥之类,经过一段恢复过程,始可酌增饮食。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对清热药和利湿药的选用相应地有所侧重。辨别湿热之偏轻偏重,最简单且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问口渴。若湿重热轻者,舌苔白且腻,口淡不渴;湿热并重者,舌苔黄厚腻,口渴不欲饮,或口渴而喜热饮;热重于湿者,舌苔黄微腻或黄燥不腻,口渴明显而欲饮。清热药与利湿药大多数为寒凉之品,属于“阴柔”之药物,其性凝重粘滞,守而不走,较难以运化而影响疗效,而且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酌情配伍温燥行走之品,如川厚朴、陈皮、木香、苍术、法半夏、桂枝等属于“阳刚”之药物(即使属于热重于湿也不例外)。以促使气机的升降出入,并有助于药物的运化,同时也保护了脾胃功能,从而提高了疗效。这从王孟英的著名方剂如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方剂中,即可体会到这一点。这是中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奇妙之举!使用清热利湿药通利小便,难以避免地会耗伤津液。所以,运用清热利湿法时应该适可而止。素体阴虚液亏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养阴生津之品。不兼湿邪或湿邪已化燥化火者,忌用本法。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证侯之一,散见在临床各科,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治法便不尽相同。哪么在治湿热病症时,不仅必须抓住同一病性(湿热)的病证在病因、病位(病位不同,方证迥异)、病程(病程不同而治有法度)、病理(病理特点不同而证治有别)、病势(轻重缓急因势利导)、病机等的共性和个性,而更以辨析其方证之异同;注重疑似证和类证之间的鉴别,以求使湿热病证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医者理法方药客观科学,患者药简效宏。湿热病是有湿邪和热邪所致,所以具有弥漫性,在不化燥这前,是卫分同病,卫气营血界限不清,所以用卫气营血辩证并不是很好,意义不是很大,而湿热病变化过程是“始上焦 终下焦””所以三焦辩证对临床更有指导意义。

  【辩证施治】

  湿热病的特点是弥漫三焦,阻滞气机,以某一部位为中心。有传变而来,也有邪气直接侵入。所以临床用药要兼顾三焦,比如说病在中焦,它也可向上向下弥漫,所以应适量的加入少量的辛宣芳化药和淡渗利湿药。湿热病始终以脾胃为中心,脾主运化水湿,脾不健运,湿不可能去,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不管它在哪一焦,都要考虑健脾的问题,脾的功能恢复了,运化水湿的功能好了,湿邪才能去。所要要加健脾醒胃的药如:茯苓 白术 薏米仁(凡是中焦有水湿的参芪一概不能用!)醒胃的药如: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砂仁、蔻仁。治湿离不开理气,在湿热的范围内要加理气药有,厚朴、枳实、陈皮、大腹皮、藿梗。另外除湿还要开肺气,杏仁、桔梗但湿热忌升,杏仁降气桔梗升气,所以桔梗少用。辩证再加如下药就可。

  [上焦湿热]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恶寒重,头身重痛,舌苔腻,脉濡而来数。
  [法则]辛温宣透 芳香化湿
  [常用药物]藿香 白芷 苏叶 香薷辛温芳香 配以佩兰芳香而不温 青蒿芳香走表。

  中焦湿热 上焦湿热不解,既传中焦,另外平素湿盛体质的在感受湿热邪气的时候,也能直入中焦。中焦是脾与胃,热入胃湿入脾,所有的病人表现为湿重,有的病人表现为热重。热重还是湿重多取决于邪气的性质与人的体质。
 
  [湿重于热]湿热病初起大多是湿重于热,或是感受的邪气本身就是湿重热轻。表现为身热不扬,脘痞不肌,大便溏滞不爽,口淡不渴,舌苔白腻,脉濡。
  [法则]辛温开郁 苦温燥湿(辛开苦降法)
  [常用药物]半夏 苍术 白蔻仁 草果(辛温)厚朴 大腹皮 陈皮 (苦温)
  [湿热并重]湿热相互裹结,热煎湿,湿裹热,胶结在一起,临床表现为身热心烦,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色黄而臭,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舌苔黄腻,脉濡数。
  [法则]苦寒清燥
  [常用药物]黄连 黄芩 枝子
  [热重于湿]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脘闷身重,舌苔黄而干燥,脉洪数或滑数。
  [法则]寒凉清热 兼以燥湿
  [常用药物]石膏 知母 苍术

  [下焦湿热]下焦主要是大肠和膀胱两个脏器,主大小便,气机不通而大小便不畅或不通。
  [法则]淡渗利湿
  [常用药物]茯苓 猪苓 泽泻 滑石 车前子 薏米仁 (猪苓不常用)热重可以加苦寒药,如枝子 竹叶 木通。
  [三焦湿热]湿热合邪内犯阳明太阴,阻于中、逆于上、侵于下,弥漫于三焦而致上焦清肃、中焦升降、下焦排泄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以胸闷、腹胀、泛恶、身重、溲赤、便溏,舌苔灰白或黄腻为主症的证候。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身体重痛、发热烦渴、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或溏泄、小便短赤、汗出、舌苔灰白或黄腻、脉濡滑等。湿热之邪多自口鼻侵入,虽亦有因雨露自入者,但为数少,既入人体,均归于脾胃,常兼少阳、三焦,此由湿热里传,阻碍三焦气化,因其邪热盘踞之重点不同,表现也不一致。湿温病之湿热弥漫三焦证,常见舌苔灰白、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尿短等,由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邪距中焦阻遏气机,上逆于肺而下阻于肠所致
  [法则 ]苦辛开泄
  [常用药物]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若三焦为湿热所郁而以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为主要症状的,其郁重在中焦,痞塞中焦之气,而令太阴不升、阳明不降、水谷失运、气滞于中所致,应以苦辛寒法升降中焦被郁之气,庶可正通邪去,方用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以脘闷便溏、身重、苔白、脉濡滑或模糊为主要特点的,为湿热内郁中焦而外走经络所致,身重且痛、脉象模糊即为湿痹经络,经气不通的表现,应苦辛淡法化湿理气、宣通经络,方用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湿郁三焦而己见舌黄脘闷症状的,为中上焦之气机不宣,秽湿渐从热化所致,此时则宜苦辛寒法宣肺理气,泄热渗湿,方用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药物禁忌】
  
  ①忌大汗(麻桂类) 宜小汗法“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②忌大下 可配合下法“下之则洞泄”
  ③忌滋补(参地冬类)“润之则病深不解”
  ④忌温补(参芪类)“炉烟虽息,灰中有火”

  【其它疗法】

  1.刺法:针刺少商、曲池、委中,或舌下青筋、黑筋处出血。治霍乱、绞肠痧。
  2.体针: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吐甚加合谷,泻甚加天枢,腹痛加公孙穴,用泻法,治霍乱。

  【预防保健】

  湿热初愈之时,往往余邪缠留不尽,其时既需药治,亦需谨慎饮食。《素问热论》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在临床上湿热初愈,其时胃纳转佳,由于饮食过多,或进厚味过早,往往病情反复,故患湿热重症后,只可进清淡稀粥之类,经过一段恢复过程,始可酌增饮食。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夏月不能过于贪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消除潮湿。夏令时,宜用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焦麦芽等适量煎汤作饮料,以芳香化浊、醒脾和中,预防湿阻病的发生。
  2.雷乱吐泻交作,邪气未清时不能进食,吐泻已止,应逐渐恢复饮食,宜进流质、半流质清淡之食物。
  3.本证之臌胀病,腹大坚满胀痛,患者宜取半卧位,宜进低盐或无盐饮食,忌食煎炸、坚硬粗糙、辛辣的食物,以半流质、无渣饮食为宜,少量多餐、晚餐少进,宜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需服用逐水药物时,以清晨空腹为宜。服药后注意大小便的次数、量及颜色。臌胀病人尚须定期测量体重、腹围,了解病情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