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釉瓷之美

 荣纳堂 2023-03-24 发布于天津

图片

黑。远山眉黛,浩瀚夜空。运墨而五色生。

黑色,中国的正统色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中华民族对于黑色的审美,已经达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水墨书法、陶瓷黑釉的产生,以及历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汉文化都潜心于表达黑色之美。

黑釉瓷器由青釉瓷器演变而来。最早的黑釉瓷出现在东汉中晚期的东南窑场,此时黑釉并不稳定,与青瓷同窑烧制,含铁量约为4%~5%,所以是否定义为黑釉器还是含铁量偏高的青瓷器,仍可商榷。两晋开始出现真正的黑瓷,浙江西部的德清窑在东晋时期烧制的黑釉器釉面滋润光泽,色黑如漆,几可与漆器媲美。此时釉料中含铁量为8%左右,大大超过青釉器含铁量,可见已经正式形成黑釉专用配方。

图片

东晋德清窑黑釉唾壶

南北朝时期黑釉烧制技术传入北方,河北、河南一些窑场开始烧制黑釉器,河北赞皇县东魏李希宗墓中所出土的黑釉瓷器就应该是当时河北地方窑口所烧制的。

图片

唐黄堡窑黑釉剔花填白花卉纹执壶

图片

五代耀州窑黑釉执壶

进入隋唐以后,黑釉器在北方各窑场大行其道,陕西黄堡窑、山西浑源窑以及河北、河南的许多窑场均开始批量烧制黑釉器,四川地区的邛窑、成都窑均有唐代黑釉瓷标本发现。而在南方,黑釉器烧制技术经由婺州窑、瓯窑而南下,影响了福建东南一带的窑场,在闽北、闽东均出现烧制黑釉器的古瓷窑。

图片

唐长沙窑黑釉横柄壶

图片

唐长沙窑黑釉横柄壶  模印“张家注子”铭款


两宋和夏辽金时代,黑釉瓷迎来了发展高峰,各主要黑釉瓷窑场均涌现出大量精美的作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是北方的磁州窑及磁州窑系,南方的建窑和吉州窑。而最具有风情特色的是西夏黑釉瓷器。

图片

北宋耀州窑黑釉执壶

图片

宋代白覆轮黑釉折沿炉

磁州窑始于隋唐,有两处主要窑区,一处在观台镇,一处在彭城镇。磁州窑是宋金时北方最为庞大且烧制瓷器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窑场,主要供给民间日用瓷市场,暂未发现有皇家贡器。

图片

金磁州窑系黑釉剔花酒坛

磁州窑系则包括了烧制磁州窑类型瓷器的几处重要窑场,如河南鹤壁窑、扒村窑、当阳峪窑,山西北部地区的浑源窑、大同窑等。

宋金磁州窑系黑釉瓷主要产品有各类黑釉剔花、黑釉刻花、黑釉贴花、黑釉沥粉出筋和黑釉油滴瓷器等。

磁州窑黑釉剔花器通常形体硕大,过釉待釉层稍干后直接剔去部分釉面而形成花纹,立体感强,极具视觉冲击效果。刻花器中有许多精彩之作,保留下大量的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黑釉油滴与南方建盏有异曲同工之妙,黑底色衬银白色或赭红色之油滴斑点,变化万千。

图片

金磁州窑系黑釉铁绣花加剔刻纹玉壶春瓶

图片

金代黑釉油滴碗(侧视)

图片

金代黑釉油滴碗(俯视)

图片

金代山西窑口黑釉鹧鸪斑托盏

西夏是北宋时期党项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全盛时期其版图南至青海湖、东接黄河西岸、北达外蒙古,西抵嘉峪关外,是当时与宋、辽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过去对西夏瓷器的认识仅为宁夏银川附近的灵武窑(包括磁窑堡窑和回民巷窑),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展开,已经发现了其他一些生产西夏陶瓷器的地域,如银川西郊缸瓷井、甘肃武威、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等,此外在接近外蒙古边界地域也发现有古瓷窑痕迹。这些发现充分证明,西夏的手工业特别是制瓷业也是十分发达的。研究西夏文化的著名学者史金波先生在他的《西夏社会》一书中这样描述西夏瓷器:“瓷窑堡所出瓷器表明,这里的瓷器没有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是突然兴盛起来的。其原因应是西夏雇佣了熟悉制瓷的汉族匠人,直接利用了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制瓷技术,使西夏制瓷业一步到位,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表现出西夏文化与中原文化、技术的密切交流。”

图片

西夏黑釉剔花人面梅瓶

图片

西夏磁州窑系黑釉刻花梅瓶  (编者注:可能为金代山西窑场)

入元以后,随着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变化,黑釉瓷器生产逐渐式微,南方窑口基本停烧,而北方除一些大的窑口还在维持一定规模的生产之外,其他窑口纷纷停产或转产,黑釉器不复当年之风光。

图片

元鲁山窑黑釉贴花罐

图片

元山西窑口黑釉剔花填白彩吐噜瓶

图片

元山西窑口黑釉油滴双系罐

明清以后,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彩绘瓷占据了主导地位,黑釉则完全演变成彩绘瓷的陪衬,如清代的黑地彩绘瓷、黑地素三彩等。作为一个单独的瓷品,黑釉器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片

明永乐黑釉双耳带铭炉  景德镇考古所发掘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