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课笔记 |为什么要无为?谁有资格谈无为?路永照教授这样讲老子之道

 花间一酒壶 2023-03-24 发布于浙江
路教授在讲授《老子》
(2月19日 觉度空间)
路永照,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温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哲学博士。主要研究宗教哲学、中国哲学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包括《道教气论学说研究》《道不离人——中国哲学的爱恨情仇》《中国人的养生智慧》等。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阅读方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

图片

图片

三生万物

二生三

一生二


(一)一定要把《老子》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去阅读

《老子》这本书最难读,但读它也最好,因为它最能锻炼我们读文献的能力。读《老子》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神秘化,一种是鸡汤化。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把字句、辞章弄懂。老子写《老子》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一章都是围绕这来建构,割裂地读就不能精准把握老子的原意。因此要整体阅读,用文本内证的方法,第一章能够支持第二章,第二章能够支持第一章,相互之间打通,才能真正走入《老子》。

(二)一定要把老子本怀和老学区分开来

注释《老子》的书汗牛充栋,各家的注释是各家的《老子》,不同朝代的注释是不同朝代的《老子》,如严遵的注释是严遵的《老子》,王弼的注释是王弼的《老子》,河上公的注释是河上公的《老子》,道教的注释(比如黄元吉)是道教的《老子》,佛家的注释(比如憨山德清)是佛家的《老子》。这些注释本身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是中国哲学史的组成部分,这个组成部分就是老学。各家的注释都在讲老子本怀、老子本意吗?不一定。有讲老子本怀的,更多的是各自的发挥。所以,一定要加以区分。老子本怀,主要在无为和自然,它是一种政治设计。但是,各家的注,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注,比如王弼、河上公、林希逸、王雱、苏辙等人的注,还是应该认真加以研究。

(三)一定要注意版本对照问题

《老子》有诸多版本。传世本主要是王弼本、河上公本。
傅奕本是从项羽妾的墓里面挖出来的本子,号称古本,但是由于傅奕在整理过程中,把那些不大认识的古文字,对着王弼本、河上公本把它给改了,改成了一个半古不古的本子,但有很大参考价值。

出土本主要是指帛书本、楚简本。帛书本有甲本、乙本,甲本破损比较严重,乙本相对完整,帛甲是汉以前的本子,帛乙是汉朝立国初期的本子。楚简本仅2000余字,分甲、乙、丙三组,大概是战国中期乃至春秋晚期的本子。

传世本由于传抄、窜改等等的原因,难免失去了《老子》一开始的面貌,甚至导致一些文本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必须结合各种古本,特别是帛书本的对读,来深入理解老子的思想。刘笑敢的《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对于我们对读《老子》非常有帮助。

(四)一定要注意老子的思想方法和表述方式

老子思维主要有三类:体道式思维、批判思维和类比思维。体道思维,就是体会身心的、生命哲学范围的。批判思维,是基于现实政治的批判。类比思维是说老子惯于打比方来说明道理。老子用天道来讲人道,用自然法则来讲社会治理的法则,这就是他的打比方。在读《老子》的时候,注意句中的“是以”“是故”如何如何,这部分就是他真正的思想重心所在。老子的表述方式、句式特点,就是善于运用排比句来讲道理。他的一组排比句,尽管用字、用词不同,但往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参见下文讲解例子)

国 /学 /经 /典 /老.子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正文学习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

图片

图片

名可名非常名

非常道

道可道

图片

综述

《老子》上篇是道篇,下篇是德篇,所以又叫《道德经》。但是《老子》并不是完全是上篇讲道,下篇讲德。之所以分成道篇和德篇,是因为上篇开头的第一个字是“道”,下篇开头的第二个字是“德”。《老子》总体上是讲道的,最主要是道论。德论的目标主要聚焦在玄德这个问题上。德,是得到的“得”。

《老子》道的基本意思是道路。《说文解字》:“可行谓之道”。道是一个可以遵循的一个路线。再就是,它是一个方向,还是个约束。饮食,有饮食之道;治国,有治国之道;养生,有养生之道。把这些总的规律、法则进行命名,它就叫做“道”。

“道可道”第二个“道”不是“说道”的意思,是治道、用道的意思。

图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讲核心宗旨,给老子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老子的基本思想是治国之道,终极的治国之道应该“无为”。为什么要无为?原因就是道。这就是他的逻辑。老子有三个核心概念,道,无为,自然。这三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得理清楚。

第一章出现“道”,第二章出现“无为”,道和无为的关系:道是无为的思想基础,是哲学基础,是老子给出来的概念。

先看第一句。要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放在一起去理解。第二个道是用道,可名就是给它命名。概念,必须把它分得足够细致,才能找到具体的目标。治道和可名,是我们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必要。我们必须把事物给它区分开来,把它细致化,给它命名,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它。一旦给某个事物命名,就把这个事物给限定死了,这就是可名的。先秦是有名学的。就是讲一个事物的时候,要给它一个名,但是一旦被命名,它就落入具体的一个事物,而不再是那个总体的事物。老子说,我说的这个道是总道,我说的这个名是总名,道或者名都是一样的,我说的是总体的那个东西,系统的东西,是这些事物的总规律。就是说,一旦落入具体的概念、价值、判定,它就不是那个总的东西,就不是那个系统的整体的东西。我们人适应社会,是按照具体的角度、法则、价值选择的,但是不是那个总体的东西。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牵扯这个断句的问题,“无名”这儿断呢,还是“无”这儿断呢?我们就说结果,“无名”这儿断。显然,接着上文就是名的问题,“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接着“名”这个问题,等于引了个话头,接着往下要跟你说“无名”。很简单,上下文顺下来就是这样的。王弼解释“有”“无”也没从这儿断。但由于受“有无之辩”这个问题的影响,从宋朝司马光、王安石他们开始,从“无”这儿断,这是宋人解读《老子》的一个断句方式。但是,老子在这儿说的不是有无的问题,是有名和无名的问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断,是没问题的。

始和母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是一对概念,都和女性有关系。“始”过去解释是少女出嫁怀孕,就是少女刚刚怀孕那种状态,母子是一体未分,这叫做“始”。“母”,就分开了。有母有子才叫母,没有子就谈不上母。前面的是母子合体未分,怀孕了,有母子这个差别了,但是还看不出来,这个时候就叫做“始”。等于说它有了母子这个内容,但它又是一体的。所以,无名是什么呢?无名不是没有,而是有了各种可能,有了各种发展的可能,但又是包蕴一体的。无名,它是和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还不能够分开它,有名就分开它了,有名就把事物给分开了,就有母子之别了。

图片

从我们认知来讲,事物的差别是被我们识别、辨认出来的当我们不去辨认它的时候,这个事物就是没有差别的。这就是无名和有名的意思,也是接着前面来的,所以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接着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一看这个“欲”,总觉得害怕。欲望啊,欲壑难填。其实把《老子》里面的“欲”解释成欲望,大多数属于“以后释前”。《老子》里面个别的地方的“欲”有欲望的意思,但是总体上老子里面的“欲”是指主观意志。我们思想的动向、思想的活动,这就叫做“欲”。无欲就是排除主观意志,排除目的性,排除价值方向的先入为主,排除那些东西,这就是无欲。排除主观意志,你观察的是什么呢?妙。统一性,是不分的。这个妙,是渺小的“渺”的意思,也写作“眇”,妙、眇这两个字是通的。眇就是没有,排除主观意志,观察的是“没有”,“没有”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空”,是说观察的是统一性,观察的是这个事物无差别的存在。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这个字解释起来非常困难。这可能是老子使用的方言,原字我们不太清楚,有写双人旁的,有写白字旁的,有写口字旁的,说法都不一样。我的主张是口字旁的那个“噭”,就是发出声音的,或者露出端倪的。不管是写成哪个字,解释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露出端倪有了新的方向,它的方向是确定的了,它的价值是明确的了,这就叫“常有欲”。有欲,就是有主观意志,有主观意志你就“观其噭”。有欲,就有一个价值方向的引导,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一个事情,就会形成判断的结果,这就叫“有欲”

我们去看待一个事物,无欲看到是统一性;如果保持着主观意志在发用,看到的是事物的具体价值老子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客观世界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排除主观意志的,一种是保持主观意志的。

图片

大家从这儿再回头看那个“道可道”,你发现是不是从上到下完全顺下来了?所以老子就总结了:“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行本的这句话写法把我们带偏了。按这个写法意思是,这两者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说法不一样,叫法不一样,但都叫做玄,这两个东西都叫做玄,玄之又玄,玄起来没完,众妙之门。

帛书本写的是“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没有说这两个东西都叫做玄,这就是差别。“两者同出,异名同谓”,这两个都是讲的一码事儿。什么一码事儿呢?主观精神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就是“两者同出”。“异名同谓”,这两个是同出的,讲的是一码事儿,但是这个结果不一样:异名,一种是有方向的,一种是系统的,但是有了差别,异名同谓,没有说这两个东西都叫做“玄”,只是说讲的是一码事儿。

这两个版本结果发生了非常大的区别。老子意思是,我跟你讲这个问题是很深刻的,这叫玄之又玄。玄,是深奥、深刻的意思。我们所有的社会生活、政治法则、人生道理,都和这个问题有关系。老子讲了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关系的两种方向。老子把这个问题讲出来了,说“这个问题,哎呀,我跟你讲非常深刻”。

所有的问题,追根究底,答案都在这儿,“众妙之门”。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我们要从这个方向出发才行,这就叫做“众妙之门”。没有说“玄”是“众妙之门”,而是说这个问题是“众妙之门”。所以,传世本生造出来“玄”这个概念,这是不对的。“玄”是形容词,深刻。老子说这个道理很深刻呀,所有问题都和这相关。

第一章讲的就是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它有两种方向,这两种方向影响着我们政治建设、伦理法则、人生修为等等很多的问题。但是,老子在这儿用来解决的只是一个问题——治国之道的问题。

国 /学 /经 /典 /老.子

图片
图片

03

图片

正文学习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

图片

图片

功成而弗居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万物作焉而不辞

图片

第二章

他紧接着第二章(帛书本)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老子是在讲辩证法吗?不是,但他又表现出了辩证法的特色。第二章开始有老子文字的一个特点了,“是以……”,这才是老子想告诉我们的道理。你要注意他靶向、他归向的地方才是老子想说的。老子说了辩证法,但目标不在于讲辩证法,而只是铺垫。

先看辩证法的这几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注意这句话,是个排比。现在解释这句话,都会这么说:恶就是丑的意思。现在不还说丑恶吗?就是说美和丑是对着来的。你要说一个人美,那就是有丑的对比来的。这个地方说美和丑是相对的吗?后面一句是讲善和恶(不善)是相对的吗?不是的。这是排比,第一句是讲善和恶,第二句也是讲善和恶。

《说文解字》:“羊大为美”,后面还有一句“美与善同义”。美和善是一个意思。所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就是指的善,恶就是不善。为什么老子要讲废话呢?同义反复,这是老子的表达方式。同义反复,为了让你听着、看着舒服,用不一样字来说,这是老子一贯的文法。

善和不善是相对着来的,接第一章,当我们给这个事物命名的时候,一个初衷或者基本方式,是把这个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我们说一个事物是善的时候,是相对其他东西区分来的,但是这是我们主观认识把握事物的一个结果。所有的价值判断、选择都和一定的立场有关系。这个东西为什么能够用在治国之道的研究上呢?当说一种东西要让老百姓都遵守的时候,要注意社会是一个系统,一个巨系统。系统的发展,它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法则。如果我们以统一的标准去指挥它有可能会发生问题。因为社会系统是复杂的,它发展到了哪个地步,它的节奏,它所获得的资源基础,可能都不一样。

比如说,我们不断地在进行改革,我们改革是政府管得越来越少了。有同学说管得多了,那是要完善法律,完善规则。完善了规则是为了更大地给你自由。但是自由不是放纵,不是没有界限。把这个界限给你圈定好,剩下的你自主,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所谓的无为,不是放纵,也不是任你为所欲为,而是说限定好规则。这个在《老子》里面叫“制名”,“始制有名”,就是给你制定法则,制定完法则剩下的是你自己干。


图片

自由是什么呢?在《庄子》是逍遥,在《老子》就是自然。无为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无为是指的上无为,就是执政者、管理者,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或一个单位的管理者,你要无为。自然是什么呢?下自然。老百姓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什么?“然”这个字,它就是一个语气的语助,没有意思。如果非要有意思,它可以翻译成“样子”。自然的意思就是“自”,就是“自己”,由着自己就叫自然。上无为才能下自然,上不无为的时候,老百姓就不能由着自己。所以,自然不是统治者要自然,不是执政者要自然,是老百姓要自然。它是一对儿关系,上面无为,下面才能自然,无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然。

那在上者为什么不能有为呢?是因为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社会是一个巨系统,每一个人所处的条件、资源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以统一的要求去规划它,对有些人是有利的,对有些人就是有害的,就会做不到完全的利而不害。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泰)。”老子是要利而不害的。

怎么才能利而不害?就是给自主发展以最大的可能空间。制定好法则之后,让你最大的可能沿着自己的方向发挥出你的努力,这就叫做自然。所以无为是保证自然的老百姓要不要无为?不要无为。老百姓无为叫躺平,是不负责任的。你是要有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是要努力的。无为和你半毛钱关系也没有是你的领导要无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就是说在讲任何的价值选择判断的时候,一定是与立场有关系的。讲这句话,是为了后面治国的选择做铺垫的。紧接着“故有无相生……”,这个“故”不是转折,是进一步发挥,是为了铺垫“是以……”的。“故”什么呢?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故”后面的意思和第一句一样。

只有一个地方稍微需要注意,就是这个“音声相和”。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都是反义词,只有音声好像不是反义词。因为音声有统一的一面,所谓“声音”。但是,声和音也是不一样的。声是粗糙一点的;音是成节奏的,所以叫音乐。说声的时候,其实是指说话的声音,我喊他一声,这是声。说音的时候,靡靡之音之类的,音是指的比较成节奏的悦耳的声音。这个地方用的声和音的差别,就是指这一点。所以说,声和音用的也是二者对立差别的一面,和其他的几组是一个意思。

后面,“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是以”后面的话,说的是一个意思。“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是一个意思。我们刚才讲了,在老子的时代,还没有人讨论道能不能言说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会说和言说有关系,就是政治建设、国家政策颁布。那个就是教化,你要支配他,要管理老百姓,驱使百姓,就要政令频出,就要不断地说,不断地讲,不断地去指挥他,这就叫做“言”。这个“言”和那个道的“言”是不一样的。《老子》后面“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个言也是这个层面上用的,这和道能不能“言”是两码事儿。不言之教和无为之事是一个意思,你怎么实现为呢?靠的就是“言”才能实现“为”,我要指使你,需要靠政令。

还要注意,这个地方是《老子》里“圣人”第一次出现。老子是把圣人作为一个理想人格。中国哲学研究有一个范围叫做理想人格论,就是人要成为的一种理想状态。庄子的理想人格是“真人”,孔子的是“君子(圣人)”,老子的是“圣人”,清代还有“豪杰

图片

老子的圣人和儒家所讲的圣人是不一样的。儒家讲的是什么圣人呢?内圣外王这个话是庄子第一次提出的,但被儒家接受,拿来用了。所谓内圣,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这就成圣了。《大学》里面讲的第一段话,讲的是圣人,和一般人没有关系,它是指有地位的人、执政的人必须是修养好的人。修养好,脱离了低级趣味,才能带着老百姓走好路。孔子讲德政,孟子讲仁政,套路都是这个套路。这叫“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你自己好,大家都向你学习,你是学习的榜样。宁波市民都向宁波的市长学,市长向省长学,省长向国家主席学,从下到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就是孔子讲的爱嘛,就是仁爱。

但是,老子讲的圣人总体上和修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它是一种政治设计。在他而言,实行无为的就是圣人。那如果一个人自己道德修为没到家,他能不能无为呢?其实是可以的。你比方说一个人他很有欲望,他每天吃的必须是山珍海味,但是他治国能做到无为,行不行呢?其实是可以的。当然更多的时候,他这种欲望如果泛滥起来,会对他的无为政治形成影响,会打折扣。话说到这儿了,我们提一个话头,如果无为政治是一种理想政治,古代帝王为什么不选择它呢?刘笑敢先生在《老子古今》里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实行无为之治,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失败的代表是晋朝,败得一塌糊涂,永嘉之乱,是社会的大乱局,人死了很多。宋朝也比较无为,也失败了。总体上宋朝的失败也是有原因的。陈寅恪讲,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造极于宋世。宋朝文化发展非常辉煌灿烂。但是,如果说宋朝积贫积弱,这句话不完全对。起码宋朝不穷,GDP是唐朝好几倍,是很富的。但是有点弱,打不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但是说它弱,就认为它国家治理方面有大问题,也不一定的。农耕文明打不过草原文明是正常的。因为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子的,他们天天骑着马生活,你打仗才骑马,他本身吃肉,天天吃烤羊腿,人比较彪悍一点。但同时,老子的无为政治对宋朝的国家治理要负一定责任,这个过去古人也讨论过,比如《老子集注》的作者彭耜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无为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说只要放下、只要不管,国家就能够让老百姓都积极。这是一个系统考量的问题。有一个成功的典型——汉文帝时代。文景之治是用黄老治国的一个典型,但是黄老也不完全是《老子》这些。老子无为政治在现在的社会治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是大家研究《老子》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善于读古人的书,就是要和现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去思考才行。如果你不去做这种思考,你也不会真正读懂老子。刚才那个问题是我提的话头儿。我是就圣人这个问题来说的,圣人在这儿被老子第一次提出来,圣人的身份是治国者,他不是百姓。圣人才能无为。不是治国者,谈不上无为的问题。

图片

我们说的治国者是个宽泛的概念,至少是单位的领导。你是一个领导者,你可以考虑成圣人的问题。圣人的标志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的标准,无为。“无为”了以后怎么样呢?“万物作焉而不辞。”“不辞”是通行本的写法,帛书本、傅奕本、楚简本,不辞都写作“不始”,开始的始。古本写法、出土本写法是对的,因为它高度的一致。

“万物作焉而不始”是什么意思呢?如是“不辞”就不好说了,解释起来五花八门。“不始”就是不给他设计,不给他规定。“作焉”就是发展,我们现在还说“发作”,就是你要生发要运动起来了,但我不给你规定,不限制你,这就叫“不始”。“不始”就是不设计、不限制、不约束。

然后,“生而不有”,帛书本没有,第十章有。“为而不恃”,第十章没有。这几句话应该是通行本的写作者,把他们手中拿到的古本对照着改的一个结果。就是把这些类似的话都堆到一块儿了,这我们就不管了。“生而不有”,不是我生了你,我还不占有你,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注意它的主语是什么呀?万物。是万物自生而不有,而不是你生了他,然后你又不给他当爹当妈。是他自己生,你还不占有。

万物“为而不恃”,就是万物自己为,不是我去为;你自为了,当然我不认为自己有功劳,是你自己发展的。“功成而弗居”,你自己功成了,你自己有成效、有成果了,那成果当然不是我的。你必须注意那个领起的主语是“万物”。

圣人是无为,万物是自为。结果呢?“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为什么“不去”呢?因为你无为,没有你的“无为”,老百姓就不能获得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大的伸展的空间。正因为你的无为,老百姓才获得了足够的发挥自己自主性、积极性的机会。所以你的无为是不去的,是被历史铭记的,是被时代所认可的。

图片

小结

我们这样就把前两章解释完了。如果你把前两章弄明白了,后面的全明白了。第一章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基础。为什么要无为?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道。所谓的道,用白话讲就是系统问题,就是一个整体问题。社会是一个整体,所有的价值选择都是沿着我们主观的一个方向给予他的。主观的方向给予他的,对有的人有利,对有的人有害。第一章讲的是他的哲学基础,就是何以无为,跟你讲原因,这是第一章。第二章就是治国的政治选择的一个基本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