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频尿急,名中医这样治

 小酌千年 2023-03-24 发布于北京
小编导读

尿频尿急可真让人发愁,隔不了多长时间就有尿意,每天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跑厕所,太糟心了。面对这样的病证,医生应该怎么帮助患者解决痛苦呢?名中医何若苹老师是这样做的——

图片
图片
医案1

汪某,女,42岁。2016年10月17日初诊。

主诉:尿频、尿急、尿痛近2月。

刻诊:尿频、尿急、尿痛,尿检可见白细胞,夜尿频多,腰酸,舌苔腻,脉细数。

诊断:淋证,肾虚兼湿热证。

治法:益肾清热利湿。

处方:生地黄12g,怀山药12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20g,泽泻12g,炙龟甲24g(先煎),杜仲15g,槲寄生15g,金钱草30g,冬葵子12g,黄芪30g,益智仁30g,芡实30g,蒲公英30g。14剂,每日1剂,每剂2煎,每煎200mL,分上下午2次温服。

图片

2016年11月15日二诊:药后尿频、尿急、尿痛已瘥,夜尿仅1次,舌苔薄,脉弦,原方再进14剂,以期巩固。

2016年12月13日,患者因备孕就诊,诉尿频、尿急、尿痛未作,夜尿仅1次左右。

按: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尿检可见白细胞,病属中医淋证。该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尿检欠常、苔腻,责之于湿热;夜尿频多、腰酸、脉细数,责之于肾虚;且病程日久易耗伤正气。四诊合参,中医辨证属肾虚兼夹湿热证,虚实夹杂,攻补兼施,拟以清益处之。

方中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杜仲、槲寄生、益智仁、芡实益肾;黄芪益气;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金钱草、冬葵子、蒲公英清热利湿。寓补于泻,使热清湿化,则尿频急痛、夜尿频多等症均能瘥解。

图片

图片
医案2

邱某,女,71岁。2016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反复尿频尿急数月。患者尿频尿急反复发作,于当地用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

刻诊:尿频尿急,腹胀纳呆,面色白,倦怠,大便一日3~4行,稀溏,舌苔白滑,脉细数。

诊断:淋证,脾肾亏虚证。

治法:健脾益肾。

处方:太子参30g,白术12g,茯苓20g,炙甘草10g,陈皮10g,姜半夏10g,砂仁5g,木香8g,白扁豆30g,山药20g,炒鸡内金15g,莲子肉18g,薏苡仁20g,芡实20g,金樱子12g。3剂,每日1剂,每剂2煎,每煎200mL,分上下午2次温服。

2016年9月29日二诊:药后腹胀减轻,大便次数减少,日2行,舌苔转薄。上方去薏苡仁,14剂,煎服法同前。

后随访,患者于当地自行转方调理2月,纳渐展,尿频尿急已解,大便日行一次,且成形。

按:患者系尿道综合征,具有尿频尿急的症状,经正规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根据其临床症状,该病属于中医学“劳淋”范畴。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与膀胱相表里,主气化而司开阖;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化生元气,充养先天,助肾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患者尿频尿急已久,并兼倦怠便溏,辨为脾肾亏虚,中气下陷。故治以健脾益肾,以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止泻,水陆二仙丹益肾滋阴、收敛固摄。两方合用,使中气健运,肾气得固,则劳淋得愈。




名医经验集


图片



图片  

本书主要介绍首届国医大师何任先生之女何若苹教授传承和总结的学术经验和临床心得体会,分为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医道承薪、肿瘤专论、内科证治、妇科证治、医案选辑等6个篇章,内容叙述清晰,文风质朴,案例详实,逻辑严密,可读性强,有临床指导价值,值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与中医药院校师生的学习与借鉴。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