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幸运倍增的方法

 速读速记 2023-03-24 发布于河北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昨天是悦己线上读书会的日子,该我领读了。

为了领读好第十一章,后期墨家,我也算早早就开始读书,画思维导图了。

说到画思维导图,这是我的专业啊,我应该很积极才对。

其实呢,不是的。

除了,工作,很少没事画,说白了,还是不热爱。

但是自从用了飞书的思维导图就一样了,很顺手。我估计也有时机比较合适的原因,毕竟用思维导图来整理中国哲学简史的章节内容,这可太好用了,很容易梳理出逻辑关系,帮助你建立系统认知。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认知,也是快速的认知、系统的认知。

如果再深入深刻一点,那就得用Thinking Maps了,八种图形,任意使用,再加上它们还可以互相配合使用,那简直可以无限提高你的认知颗粒度。

坏处是,你刚开始可能需要的时间更多一点,反而效率看起来不高。

咱是做速读速记的,说到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就是对我们个人来说,什么才是高效的关键因素?

是注意力吗?速记能力吗?速读能力吗?还是思维能力?

都对,也都不全面。

咱们换个维度,换个词说,可能更贴切,那就是认知。

是认知导致了我们看世界的不同,效率的不同,和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那什么是认知呢?

估计听着熟悉,很多人却说不清楚。

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 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认知-cognition ,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 习惯(汉语词语)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认知也称之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哦,我的天哪,认知这个词原来这么厉害,简直是小母牛坐飞机,上天了。

这么说来,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还真的挺大的呢。

咋办呢?

肯定不能等着啊,得动起来。

怎么动起来,年轻人的话,就是先读书,能都多好读多好。

不能读书呢?

那就是赚钱呗。

赚钱是最好的修行,凡是能持续赚大钱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多跟着学习肯定没错的。

赚到钱了,认知自然就上去了,因为你有了买认知的资格。

比如,你看有位作家一本书写的不错,又不想读,怎么办,直接请过来,面对面直接聊,那吸收的效率不必书上写效率更高?

有钱了,你就可以买来顶级的认知,至少比过去的认知要高级。

如果没那么多钱咋办?

那就进入你所认知到的尽力能进入的更好认知的圈子,跟着学习或者做事,认知这个事,就是这样,眼见为实,知行合一,很快就会有结果。

昨晚,J老师说,一块读书这么久,终于学会改名字了。

我说,厉害,这就是建立了最小化闭环。千万不要有完美主义,一件事儿,只要方向对,建立了最小化闭环,干着干着就越来越专业了。

领读完,我分享了一个马太效应。

G老师,很有感触,毕竟是有虔诚信仰的基督徒,给我们讲了讲这个故事。

并且呢,还延伸了一下,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己也是一样的,你自身的才能也是不一样的,一定有好的有不好的,我们要做的是要发挥那个更好的才能,不然就是巨大的能力浪费。

有相当多的人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像故事中第三个仆人一样,连已有的也会失去。

我听着听着就特别有感触,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棒棒哒,我赶紧在书上记好了笔记。

又是开心的一天!

收费群

免费群

点这里,更多福利

赞赏有福利,不信你试试。

……………………………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棒,右下角点个在看  ,马上加客服进相应的交流群哦。(表明身份老师,家长,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