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成甲老师学知识管理

 悠悠青山竹 2017-04-28

跟成甲老师学知识管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成甲老师写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了解到成甲老师是因为他在逻辑思维得到app上的《成甲说书》。他的主业是景区设计咨询,在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为什么会分享这本书呢?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一个超级个体崛起的时代,个体对于组织的依赖性越来越低,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自媒体。在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管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相信很多人在个人知识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读书计划,每月读几本书,但是发现看了很多书,看完了就忘了,记不住里面的具体内容,没有效果。


2、也会像松鼠一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就会收集起来,会下载了很多资料,但是会发现好像很多都还没有用过。但是却占用着磁盘的空间。


3、这也会造成东西太多用的时候找不到。


4、还有就是自己在不停的学新鲜的知识,学了很多东西,但是缺乏系统化,不能构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知道上面的四条你有没有中枪呢?如果你有其中的一条以上就应该重视知识管理了。那么接下来请跟我一起共读这本书,今天内容会有些烧脑,但是如果你能坚持看完的话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

从目录上可以看到这本《好好学习》的正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章: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第三章: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第四章:案例:核心临界知识以及应用

我想重点通过对书中几个重点概念的讲解,同时结合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点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因为这类书属于知识技能型干货类书籍,为了加深理解,我尽量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解读。

 

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脱不花在本书的序言中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存在认知差异因为认知的不同人们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

 

我认为这本书主要是更新我们对于知识管理的一些错误的认知,从而构建一个新的认知体系。

 

数据     信息         知识

37            体温         健康

 

这本书首先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是关于知识的定义:这样来说吧,如果我说一个数字37,它只是代表一个数据,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体温计上的读数,你就会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体温,这就是一个信息。那么什么是知识呢?就是通过数据和信息能够知道37度是体温正常代表健康。

 

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候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读而读,也就是我们只是用眼睛看到了书上的字,把数据和信息看了一篇而已,但是并没有将信息转变成知识,没有对我们的行为和认知产生改变。所以我们感觉看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这就引出了一个知识的定义:那些能够改变你行为的信息。

 

所以我们那些躺在磁盘里的资料,永远不会看第二遍的笔记,都只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

 

那么、知识管理就是是如何将信息变成知识,用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成解决事情的能力,并且要把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到新的场景中解决新的问题。

 

 知识管理步骤:选定方向,筛选内容,拆为已用,建立体系

 

 

 

 

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如果你学习之后行为或认知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你有可能是在假学习,这样就是书中第二章提到的低水平勤奋陷阱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都是把知识分为不同的科目,我们自己读书的时候,也会一块一块的读,一类一类的读,我们人为的把各种知识分开,分块,我们做摘抄笔记,读书笔记,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把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点。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然而并没有花时间加工和整合这些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很多人读完书以为忘掉了是内化成自己的能力了,其实并没有。

 

事实上这个世界是一个网状的结构,本来是一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人为分割让我们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如何改变升级呢?  那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大脑的记忆靠的是信息与旧知识的联系。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是捡了信息这个芝麻而丢了内化整合这个西瓜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弃了。

 

对于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我联想到了拆书帮的拆书法。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能够对内容进行一个复述,然后能够讲出自己的理解,最后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这就是一个高效率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下最流行的思维导图,涂鸦笔记,看似在浪费时间其实是大脑进行思考内化的过程。而不再是为了记而记,以后根本不会再去看了。而是在现场就把问题形成体系弄明白,既有了参与感,又加强了思维的深度。

 

所以正确的读书方法应该是:现在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而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这种状态,呈现出来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别人眼里,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以上内容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因为我们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如果我们了解了问题本质,底层规律,实质,那么认知效率就会提升

我们用80%时间用在20%的关键问题上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概念临界知识:少数知识给我们带来关键影响(少既是多)有些知识有更强大的力量,是更广泛更普及指导我们行为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这本书出版以前本来是叫临界知识,所以说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在讲临界知识。

 

在现实的工作中,如果我们先从what入手,What:工作中去做什么事,做一遍仍然无法理解,下次不会,特别是请教一个高手的时候,看着高手做一遍往往会学的很慢,但是如果知道why,先从原因入手,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更好理解,学的也会很快。

 

但是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你会发现,即使高手一步一步告诉你怎么做了,你仍然做不到人家那个水平,就是因为他只告诉了你怎么做,但是没有告诉你,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的一个心理的过程,他是怎么样一个思维过程。


也就是心理表征,引出了心理表征的定义:我们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

 

这让我想起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过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出错,或者在考试时,做错题反复错就是因为一个思维模式,也就是心理表征是错误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所以还会错。其实很多考试不是考的我们知识层面的东西,而是考的我们内在的心理表征。


而我们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元认知,元认知: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


所以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他悟到的一个道理就是:什么是笨,笨就是面对相同的问题采取相同的办法但期待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在我们的学习中用大家一样的方法还想获得不一样的结果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低效率的思考方式。


第一、打破习惯性防卫。建立绿灯思维。


我们会不自觉的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在一起别人对我们观点行为的质疑就会理解为别人对我们这个人的质疑。

 

我们应该积极的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的更好。

 

第二、每日反思: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假设进行校正。

 

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在相似的情景下做出相似的行动。

固有的思维模式,如果不能够察觉这个模式的问题,从根本上改正,以后还会因为这个模式吃亏

 

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就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

 

我们越是想提升自己反而越少的关注我们自己本身。

 

我们一直拿着过去的假设去过今天的日子却期待着未来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

 

所以要像作者那样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每天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的记录回忆自己思考的过程,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对标管理。

第三、以教为学

 

1教别人会促使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知识

2强化记忆和认知

3别人的疑问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知

当自己输入以后就尝试着去输出,把自己的收获分享出去,在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内化知识到实践运用的过程。


第四、刻意练习

 

找这个领域最牛的人看看他们说什么,学他们的心理表征,为什么,套路,背后的原因,方法是什么,找规律,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2大量的持续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