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所有的逆袭都是苦尽甘来

 七七姑娘 2023-03-24 发布于湖南

昨天有一位朋友和我倾诉,说自己很焦虑,30岁了,工作不稳定,感情不稳定,自己也没有存款,感觉父母年纪大了,可是自己却成不了父母的依靠。

她说自己很后悔,后悔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没有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导致如今自己的专业,在工作上总是处处碰壁。

她说,当初自己刚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在处处碰壁了之后,如今才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听着她说这些话,我想到了我自己,我非常能够理解她的心情。其实刚毕业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因为我一向不服输,勤奋也愿意学习。

二十几岁的时候,好像多少总有点不想承认自己普通,说到底其实就是不甘自己太过平庸,于是总是竭力想要证明自己很优秀。

现在想来,这大抵也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吧。

即使放到现在,现在想想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也还是挺佩服自己的,不是因为自己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我努力让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更好的平台,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机会。

虽然在我迈向了更好的平台更大的公司,面临着高薪的时候的时候,我选择了回到长沙,但是我并不后悔这个选择。

她对我说;有时候我想想自己怎么会走到这一步?焦虑,自卑,沮丧。

她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每一步都走错了。

晚上睡觉前,我很认真地想了自己和她的对话,通过屏幕,我看到了她的无奈,自责和沮丧。

她想试图改变这一切,可是她发现,自己挣脱不了。

她努力过,只是在失败之后,所以她的沮丧,难过和焦虑的情绪才会在失败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叠加。

她是一个孝顺的姑娘,她想让自己成为父母的后盾,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她发现自己没有实现自己最初的设想。

所以她失落,也内疚。她认为自己没有活成很成功的样子。

对于父母,其实无论父母在我们身上寄予了多少厚望,其实父母最想要的是我们健康和快乐。如果我们能够事业有成,自然是更好,但是哪怕我们是一个普通人,父母对我们的爱也丝毫不会减少

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活法,我们没能力带父母到处旅游,可是我们可以时常和父母聊天,可以在父母生日和节假日的时候发红包,买点礼物。

有时间常回家看看,有时间给她们打个电话,有时间一起去拍个全家福,有时间给父母做顿饭菜。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她,但是我知道,30岁,一切也不过才刚刚开始。

她的人生还很长,她还有很多机会。

摩西奶奶78岁开始学习绘画,93岁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Ortega 39岁才创办了ZARA

马爸爸35岁才建立了阿里巴巴。

摩根佛里曼到52岁才迎来他演艺事业的大爆发。

试问,如果我们愿意努力和改变,10年以后,谁又知道我们会是怎样的境遇呢?人生的变数这么多,谁也无法断定我们的人生。

上个月我 看了一本书《底层逻辑》,里面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刻。

作者在一段时间无法也无力去摆脱那无边无尽的焦虑,让他焦虑到了几点,每天醒来都是想着那些问题,每天又带着同样的问题入睡,所有的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无数次出现,但是他就是找不到出路。

一直到他看到河森堡说的一段话;如果你觉得某件事让你特别焦虑,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直接去做这件事。

什么都别管,就是使劲做,努力去推动进度,你每往前推进一点这件棘手的事情,你的焦虑就会减少一分,同时,你的焦虑越少,推进工作的速度也就越快,

只要咬紧牙关,不停地推进,总会有解脱的那一天。而且你每完成一个棘手的任务,或多或少都会比之前强大一点。

就像吕白说的,人生这么漫长,长到焦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焦虑这么多,即使你避而不见,终究也要与焦虑面对面,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坦坦荡荡、自信满满地上路,不为焦虑本身所困扰,直接与焦虑较量,推动事情往前进,解决问题。

《底层逻辑》里也明确指出;

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律的人,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需要断舍离,做人生的减法。

专注就是稀缺品,人能在一段时间内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好了,少就是多,请务必坚持且专注。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要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提升自我价值,多向内探寻,多与专业的人交流,学会合作。

当你的能力在逐步提升时,你还需要关注向上进阶的关键方法,选对行业,选对赛道,培养跨界思维,让这个时代成就你。

我想起听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位先生把一位逃课的学生叫到跟前,苦口婆心地说了一顿,但是学生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说;“又不差这一天的课。”

先生却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像竹子一样,有的人每天努力长一点,就会高一点,你偷懒了一天,就少了一点,时间久之能不差吗?

先生说的就是竹子定律;

竹子定律是指:竹子熬了45年时间,仅仅只能长几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能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原来竹子它把所有的努力用在了地下、用在了伸展根系上。五年的时间里,它的根居然可以扎到几英里远。充分的准备、强大的根系,才造就了这么令人惊叹的奇迹。

毛竹并不着急向上生长,而是把努力用在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长达五年的”潜伏’是寂寞的,但是它将所有的心血都注入了不断壮大的根系中。为其日后的生长奇迹积蓄力量。

由此可见,每一个当下都是可积蓄力量的当下,每一天都是弥足珍贵的一天。

我们出走半生,其实都是为了找到那个出发时的自己,所以,找到光明未来的方式是;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渴望与欲望,然后尽全力放大自己的优势。

每次的失败不要把它当成一件事的结束,而是把它当作一个过程,然后你重整旗鼓,一直努力,也许还会再跌倒,等你有一天回头看,已经甩开当初的自己好远。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单单从一件事,或是几件事来看,努力也许会付诸东流,但从人生这个维度来看,你努力几分,生活就馈赠你几分。

人生是长跑,不要因为几次的磕磕碰碰而否定努力的价值,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这句话说给她听,也说给我自己。

作者介绍:

七七姑娘,专注分享情感和成长励志内容,一位正努力往自己梦想奔跑的全职妈妈,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图片来源;《小森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