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伤寒方治病,只要辨证准确,多有覆杯而愈之效。伤寒方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按80年代初,考古发现之汉代度量衡制,汉代1两,为今之15.625g。则用伤寒方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准,这是仲景经方的基础有效剂量。(此方对于任何发热均有效,无论外感各种病毒) 工业局会计张XX,36岁,1983年7月,伤暑吐泻之后,日晡发热,入暮单烧不寐,子时渐减,寅时复常,如此循环往复半月不愈。口淡不思饮食,时时自汗不渴,舌淡少华,六脉细数而急,120次/分。数脉见证多主热盛或阴虚。今患伤暑吐泻之后,暑必伤气,津液暴脱,气血必属虚寒。则所见之数脉,当属“数则为劳,数则为虚,数则为寒'之变局。今拟桂枝汤甘温益阳,和营固卫,加人参、乌梅、生龙牡酸甘化阴,固摄元气。服法遵桂枝汤例,于下午2时前服之,谨避风寒厚味。 桂枝、白芍各22.5克,炙草16克,红参10克(另炖),生龙牡粉各30克,乌梅30克,鲜生姜10大片(切),枣12枚。 上药仅服1剂而愈。 |
|
来自: 文香阁 > 《外感(伤寒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