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跌倒,为何可以致命?预防跌倒,从识别“肌肉减少”做起!

 ldmcl 2023-03-24 发布于山东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的案例,一位平时健康状况良好,原本每天都能自己出门活动的老年人,在突然跌倒以后出现了骨折,从此就长期卧床不起,甚至后来还并发了某些疾病,最终死亡。

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跌倒这件事情,对于老年人而言,这是因为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除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以外,老年人群最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而研究发现,老年人之所以更容易跌倒,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就是“肌肉减少”。

这篇文章就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跌倒为何容易引起致命性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几个简单检测方法来评估自己有没有“肌肉减少”?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们一定要搞清楚!

老年人跌倒 为何能致命?

一般情况下,人体骨骼里的钙质在三十多岁就会达到一生当中的高峰。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会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任何的预防或干预,60岁左右的时候,骨密度就只有高峰时期的3/4;而到了80岁的时候,骨密度可能就只剩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了。

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有超过55%存在“骨质疏松”这个问题。而骨质疏松正是导致老年人跌倒以后更容易发生骨折的关键原因。

在跌倒以后一旦发生骨折,常常可以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甚至发生死亡。

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质修复速度较慢,同样程度的骨折,老年人的骨质修复时间可能是青年人的好几倍。

骨质修复速度慢会直接导致老年人需要限制活动、卧床静养的时间延长,特别是盆骨和下肢骨骼所发生的骨折,在恢复过程中几乎不得不长期卧床。

而长期卧床则很容易给老年人带来致命性的危害。

比方说,长期卧床会使得老年人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一旦深静脉内有较大的血栓脱落,随静脉系统进入肺循环,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急性肺栓塞,这往往是非常致命的;

再比如,长期卧床会让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一些合并有基础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有可能引发多种器官的功能障碍,从而威胁生命。

除此以外,骨折还可以引起出血,尤其是盆骨等部位的骨折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内出血,这也是有可能致命的。

有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一旦出现髋部(盆骨处)骨折,可能会有接近1/5的患者在6个月内发生死亡。

引起跌倒 关键问题出在哪里?

有不少人认为,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的原因。但其实,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骨质疏松只是在发生跌倒以后,会让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骨折。

而事实上,真正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的主要内因,其实是“肌肉减少”,医学上简称“肌少症”。

我们的身体要想维持足够的平衡力以及反应能力,肌肉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旦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重量以及强度开始衰减,那么,必然会导致平衡力以及反应能力的明显下降。

临床研究已经证明,那些存在“肌少症”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行动迟缓、平衡感差等问题。假如环境当中突然出现了路面湿滑、不平整,有障碍物或台阶,以及照明不足等状况时,就会非常容易发生跌倒。

所以,除外某些环境因素,“肌肉减少”是造成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的关键内在因素!

三项简单测试 看看有没有“肌肉减少”

刚刚发布的2023版《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一套老年人诊断肌少症的详细流程。

文章图片10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通过这套流程图,我们可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通过三项较为简单的测试,就可以大致衡量是否存在“肌少症”这个问题了。建议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们都应该了解,同时,也抽点儿时间自己测试一下。

测试一:测量小腿围

测量“小腿围”的检查只需要双腿站立在平整的地面上,两足分立与肩同宽,然后,找一位帮手,拿非弹性的卷尺在小腿最粗壮处以水平位绕一周,并记录下这个周径(cm)。

测量“小腿围”是最简便的一种衡量四肢骨骼肌肌肉含量的筛查方法,在家就可以完成。

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假如男性小腿围<34cm、女性小腿围<33cm,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肌少症”。


测试二:握力测试

医学专家共识指出,用握力器测定上肢握力是评估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方法。

在一些药店或者体育用品商店,大家可以找到可以免费试用的握力器。拿到握力器以后,使用优势手进行最大力量抓握,测试至少两次,然后取最大值即可。当然,也可以用两只手分别试试,依然是取最好的那个成绩。

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男性握力<28kg、女性握力<18kg,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肌少症”。


测试三:6m步速测量

测量步速是一种最为安全、简单的躯体功能评估方法,可以粗略评估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所谓“6m步速测量”,就是让受试者按照日常步行的速度从起点开始行走6 m,中途不加速也不减速,从足尖越过测试起点时开始计时,在其足尖越过测试区终点时结束计时,记录行走时间(s),共行走2次,取行走时间均值,计算行走速度(m/s)。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不论男女,6m步速如果<1.0m/s,就需要警惕“肌少症”了。


根据医学专家共识的指导,如果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小腿围≥34cm或者女性小腿围≥33cm,那么,可以大致排除“肌少症”的情况。

而在男性小腿围<34cm以及女性小腿围<33cm的这部分人群里,只要男性握力≥28kg或者女性握力≥18kg,并且6m步速在1.0m/s以上,那么,仍可以基本排除“肌少症”。

不过,假如您并不满足上面这些条件,那么,就真的需要警惕“肌少症”这个问题了!建议到老年科、营养科或者康复科去找医生看一看,听听医生有哪些进一步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2); 144-153

2,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12月 第24卷 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