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

 求是1025 2023-03-24 发布于山东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卒于常州。苏询之子,苏辙之兄。嘉佑二年(1057)进士。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又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谤讪朝廷”,被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南宋时追赠太师,谥文忠。

文学和艺术成就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豪放自如、明白畅达,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新健朗,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传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工于画,尤善墨竹、怪石、枯木等,主张“神似”。流传的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词集有《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幾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自称“西湖长”的治水营城规划师

苏轼关心民间疾苦,在城市水系治理、景观营造方面都颇有建树。曾先后任杭州通判、太守,颍州太守,又曾谪居惠州。三城均有西湖,苏轼对着3个西湖情有独钟,自称“西湖之长”,积极倡导当地的湖泊水系治理。

苏轼对杭州水系的治理最为出色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清除葑草,废田还湖。苏轼注意到杭州水系不治,冬春积水,夏秋干旱。于是通过度量葑田,废田还湖。提出资金计划,制定长期管理制度等措施解决了西湖的葑田侵水问题,改善了西湖的蓄水排涝能力。②治浚运河、设闸防沙。苏轼注意到杭州城内运河堙塞,运输不便而物价飞涨。于是募兵开浚了茅山、盐桥2条主要运河,并拆除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另外又在茅山河与盐桥河间设防沙闸——钤辖司闸,在涌金门内小河设置小堰,引水贯通盐桥河及清湖河,解决了江潮灌沙淤塞的问题。③浚治六井,引甘惠民。唐宋时期的杭州近海,居民缺乏淡水资源,饮水苦恶。苏轼两次任职杭州,都浚疏六井,更以瓦筒引水,把六井之水引到千家万户,并以砖石修固。自此“西湖甘水,殆遍一城”。④理水造景,风化人文。苏轼把治水、筑堤修路和营造城市景观结合起来,挖湖取淤筑成苏堤,解决了两岸交通,还形成了西湖名景“苏堤春晓”。为防止后人侵占湖面,在湖上造了3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区域以内种植水生植物,成为西湖十景中的“三潭映月”。

苏轼在颍州仅为官8个月,却在水利建设上卓有贡献。他派官员实测地形,发现颍河水位低于淮河,阻止了朝议引颖入淮的工程。在惠州谪居,提倡修建惠州西湖的东新、西新二桥,解决了民众渡水殒命的问题,又为惠州西湖留下了王朝云墓、六如亭、合江楼、嘉佑寺、白鹤峰故居等人文景观。苏轼还在徐州有抗洪救灾的功绩。熙宁十年(1077),黄河决澶州曹村,洪水包围徐州城,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领导军民抵御洪水,增筑城墙、修建黄河木岸工程。

此外,苏轼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关于治水的著述和文献,如《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等。

鉴于苏轼的治水贡献,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共12位,苏轼名列其中。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钟毓龙.说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