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红

 求是1025 2023-03-24 发布于山东

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乡绅家庭,卒于香港。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长篇小说《生死场》(1935)是她的代表作,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鲁迅亲自校阅并作序。小说真实反映了东北人民在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困苦和抗争,描绘出一幅“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的图画(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1936年7月她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回国。全面抗战时期,她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1940年春与端木蕻良同赴香港,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马伯乐》 (1941)、《呼兰河传》(1942),前者用讽刺的手法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后者追忆故乡小镇单调的美丽,写家乡人民的善良与愚昧,感情热烈真挚,文笔清新优美。病逝后,骨灰由香港浅水湾迁至广州安葬。

萧红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从处女作《王阿嫂之死》到《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她的小说都以东北大地上的苦难生灵为对象,并在他们的苦难和麻木中思考生命的意义。萧红小说的抒情成分往往多于叙述,她通过讲述苦难故事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忧郁。她的小说揭示出在苦难的生存中,最痛苦的永远是地位最低贱的女人,比如《生死场》中的王婆、金枝,《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莫不如此。在萧红的文学世界中,性别体验与乡村溃败、阶级差别、民族国家、生命关怀等诸多问题纠缠在一起,这一独特视角使得她可以将宏阔的主题与自身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艺术整体。

萧红的语言极富特色,鲁迅对其的赞誉——“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可谓准确精辟。萧红的小说不蹈常轨,多以诗的笔调写小说。她善于想象,善用修辞,善造意境,其诗化小说的写法曾受到胡风的批评,也曾被友人誉为“感觉主义的写法”。她的散文更以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特色为世人称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