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也频

 求是1025 2023-03-24 发布于山东

祖籍江西新建,出生于福州,是戏剧世家,由于父亲经营不善导致破产,被迫休学,在金铺做学徒。1920年春,到上海进浦东中学读书。1921年入山东烟台海军预备学校,1922年因学校停办来到北京。1924年开始创作小说,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发表《雷峰塔倒掉的原因》一文。后任副刊编辑,发表了沈从文的处女作,并从此与沈结为好友。1925年,在北京与丁玲相爱,生有一子(1930年11月生于上海)。1928年赴上海,与沈从文一同创办《红黑》杂志和同名出版社。1929年赴济南教高中。1930年5月回上海,在上海经潘汉年介绍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工农兵通信运动委员会主席,并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中午在上海东方旅社与林育南、柔石等人一起被捕,其友沈从文营救未果。同年2月7日与林育南、柔石等人在上海龙华被国民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部枪杀。

丁玲与胡也频丁玲与胡也频

胡也频在小说、诗歌、戏剧创作上均有建树。其小说反映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农村的愚昧落后、农民的悲惨生活,描绘知识分子的爱情、苦闷与追求。早期小说带有浓重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牺牲前创作的《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充满革命热情,标志着其创作的新发展。

胡也频著有短篇小说集《圣徒》《往何处去》,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