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痹当重“利湿祛饮”

 昵称65820384 2023-03-24 发布于河南
桂枝加苓术附汤是胡希恕先生治疗痹证应用最多的方证,该方证由桂枝加附子汤再加茯苓和苍术组成,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桂枝加附子汤方证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本条所指的是,本来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由于医生误用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流似漏而不止。其人恶风,半是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由于已陷入阴证(少阴病)。小便难,是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是津液亡失、筋肌失和的极虚证候。综上可知,纯属于误治,使太阳表虚证还未解而陷入阴证少阴病,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本条是说误治可造成本方证,但不因误治而呈现本方证者,临床更为多见。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1. 方解:

    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

    尚有亢奋、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证,若陷于阴证者,多适宜配以本药治之

    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证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

    即桂枝加附子汤为治桂枝汤证而变为少阴证者。


桂枝加附子汤再加茯苓和苍术(桂枝加苓术附汤),是胡希恕先生治疗痹证应用最多的方证。胡希恕先生认为,痹证之中,常见外有风寒在表、里有水湿停滞之证,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此时唯有于解表方中兼用利湿祛饮药,始收里和表解之效。本方证不仅有陷于表虚寒的少阴证而且有里虚寒的太阴证。因此治疗不但用桂枝汤及苓术解表和利水,同时更用了附子温阳强壮。

临证时如关节痛偏在一侧时,多兼瘀血阻滞,常加入少量大黄以活血通络,在其他方证见到一侧偏痛时也可加用大黄,这也是胡老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