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大师圆寂,善留人间

 清风更俗 2023-03-25 发布于湖北

    202325日,星云大师圆寂。

    佛乃觉悟智慧,悟道修行;大师乃佛教之泰斗,圆满诸德,寂灭诸恶,善留天下。

    大师入世,遇华夏之战难,恐惧流离之中结缘“今觉,行世间悟星云漫弥,叹宇宙浩渺,改法号于星云,寄期望在黑暗之中带给人间光明。

    大师解人间尘缘,禅修俗为之中根深了其“把修行佛法和世间的公益、慈善事业结合起来” 的毕生志向。

    大师践行人间佛教,坚持菩萨是众生的义工,义工是众生的菩萨之理念,践行为人间服务、为人间布施欢喜、为人间勤劳工作的行者主张。

    大师致力于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作,用通俗众受的语言授课,将佛教的禅念以道场讲座、撰稿题字等形式,通过语言文字的传播变成广大受众通俗易懂、取之不舍的心灵鸡汤,予人思想之快乐、行为之方向,极大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大师力倡佛教改革,提出佛教不应消极避世,菩萨不该仅为坐堂受拜之思想;坚定佛教应走出寺庙,走进人间,佛家不应仅行责死后超度,应劝人行善,应善撒人间,为尘世间生存的人们做贡献之行为,以超出僧人的博大胸怀德行圆满,善留天下,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文明。

    大师以荆棘丛生的“佛光”山地为佛道起点,渡人渡己,节省努力,前后创办了5所大学、16所佛教学院、27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等文教机构;大师传播佛教,己善从先,创办的佛光会遍布全世界17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社团之一,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分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的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

    “看一切都是佛,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大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人生当中,唯有信仰、满足、欢喜、惭愧、结缘、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财富,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踏实与充足。”

    “纵使过着清贫的生活,只要觉得心安,日日都是花红柳绿,倘若坐拥华厦的巨富,不知回馈社会,福利大众,身陷在贪欲的火宅,怎能听到清脆的鸟语,闻到芬芳的花香。”

    “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以势力折人,招尤之未远;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能够让大家的喜好成为我的喜好,不也十分有趣吗?

    大师的禅语善悟人间,安抚着焦躁的灵魂。

    行善就是修行。大师主张“人间佛教”,乐苦行善,浅显易懂的文字,以德化人,使佛教心灵鸡汤化,力“佛光”得以弘扬。

    佛家之善乃三业清净,予人快乐之思想行为;道家之善“无心”“无为”,与世无争,上善若水;儒家善自天道,完善圆满,人性之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佛教中国化以后,注入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及中华智慧,抽象出了人生哲学的哲理,与儒家、道家文化一道组成了精湛强大的中华哲学思想体系。

    善念是中华儒、释、道三家共存的思想基础,其思维的角度及践行的方法虽事不同,却因承脉了中华传统文化,使之根固在华夏民族的大地上,并向世人弘杨。

    大师“人间佛教”的主张正是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践行体验,正是善念的佛法评量,也是大师的招牌和符号。

    佛本是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奉行人间佛教,在不断的磨炼中自渡,就是对大师善留人间的最好纪念。

                          2023.2.15

注:图片源网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