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郭齐家:中国传统师德的意义和价值

 白桦树2008 2023-03-25 发布于内蒙古

郭齐家,1938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等,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介》《中国小学各科教学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务全书》等。

Image

中国传统师德的意义和价值

文 | 郭齐家

Image

所谓“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等等。中国教育史记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的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占有特殊的位置,因为陶冶学生的品德,传授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才能,发展他们的专长等等,都是教师的重大职责。孔子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体会,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如果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如果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不正派,就是发命令,学生也不听从。

孔子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身不端正,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孔子的学生子贡称赞孔子教人“正身以俟”。荀子颂扬孔子“早正以待”(《荀子·儒效》)。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可以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和他谈,这叫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和他谈,却去和他谈,这叫浪费了言语。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釆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该用语言讲的用语言讲,不用语言讲的用行为使其模仿。道德往往是无言的力量,所以孔子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 颜渊》)。

“言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不言教”在于示范,实际指导学生的行动。在处理二者关系方面,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提倡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所说和所做的一致,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的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才能发挥作用。

孔子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他的学生说:“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很重要的一环。马克思讲,教人者必先受教育。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是说教师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孔子还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则可谓去尔已矣。”如果说到圣与仁,我不敢当,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吕氏春秋·尊师》也有相似的记载:子贡问孔子,后世将怎样称道您老人家?孔子说,“我何足以称道呢?一定要说时,就算是好学不满足,好教而不知疲倦,大概就这样吧!”

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意思是,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把人当人对待;智者善于了解人,识别人。孔子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和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爱护他,能够不叫他勤劳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又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你们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说明孔子对学生为学与为人毫无保留,做到了“无隐无私”。

对于年轻一代,孔子是寄予很大希望的。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这里包含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发展观点,包含有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当一种正义事业需要人去担当时,年青一代要敢于勇往直前,责无旁贷,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 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就是老师也不必谦让。

就《论语》上记载的材料看来,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的关系,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少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多方面的知识,又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规范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这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像一块磁性很强的吸铁石,把学生紧紧吸在自己的周围,弥漫着一种强力磁场,导发出诱人的魅力。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讲究教学原则方法,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联用,也是第一次提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当作人生的乐事。孟子说,人生有三件快乐的事,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把天下优秀的人才都集中进行教育,这是人生的最大的快乐。

孟子充分肯定教师的地位,认为当教师是君子的责任,他把国君和教师并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王下》)他甚至把教师凌驾于君之上,所谓“是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孟子·离娄下》)认为道德修养高、有才智的教师不断以自己的德行、才智培养、影响他人,社会就会有更多的贤才,突出了教师的育才作用。“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教师教导学生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射箭,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教师要在正确道路之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引路人的作用。

荀子是战国后期人,他继承儒家的传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地位,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他把教师与“天” “地”“君”“祖”并列,宣称“天地”是生物之本,“先祖”是族类之本,“君师”是统治人民之本。体现了荀子尊师重教的思想。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面。张载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正蒙·乾称》)充塞天地之间的是构成我身体的元气,统帅天地的是构成我心性的物质。距离现在5000年的辽宁牛河梁地区出土的红山文化,就先祭祀天,再祭祀地,再祭祀君,再祭祀祖宗,再祭祀老师,说明天地君师传统已经5000年了。

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礼”是用以矫正人的思想行为的,是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但如果没有教师,“礼”的这种作用便无法实现,就会形成“上无君师,下无父子”的“至乱”的局面。由此看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荀子讲“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

《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所谓“师”,是用具体事例教导并用它说明各种德行的人。所谓“保”,是以自己谨慎的言行来辅佐世子使之归于正道的人。

由于《礼记·学记》对教育作用高度评价,因此《学记》要求给教师以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师是道的代表,道的代言人,拥有最高的解释权。《学记》一方面要求给教师以极其崇高的地位和尊敬,对全社会提出了尊师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五》上有一句话:“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你的智慧像泉水的源头一样,你的行为可以当我们的表率,这样的是老师。

西汉扬雄的《法言·学行》上有一句话:“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啊,老师啊,少年儿童的命运都掌握在你手里了。我们求学问,从事于学问,不如找一个好的老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范”即由此而来。

晋人袁宏《后汉记·灵帝纪上》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讲经的老师容易找到,讲做人的老师很难找到,古代是这样,现在我们更是这样。所以,徐特立同志说,“我们的教师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两种人格合二为一,这应是教师的完全人格”“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谓传道,是指儒家的“修己安人”之道,儒家的道统、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安身立命之道;所谓受业,是指当时读的古籍文献,掌握一定的解读古籍文献的能力;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在“道”与“业”两方面的疑惑。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重在传道,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古文、经文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完成的。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因“小”而失“大”,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任务。他这样分析教师的任务是有意义的,把“传道”当做第一任务, 把“受业”当做第二任务,把“解惑”提到应有的地位,这样排列顺序是明确的。分析“传道”与“受业”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受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意思,而且还包含了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智育之中,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

Image本文节选自郭齐家先生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及其现代意义》,原文载于《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 2014》,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

Image

Image

△ 探讨语文教育理论

△ 开展语文教育实践

△ 关注语文教育热点


微信号:muduoyuw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