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永祥||撒拉人的青麦子

 西宁的表情 2023-03-26 发布于青海
撒拉人的青麦子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马永祥(青海)   

撒拉族人喜欢在旗花面或面片中下一些青麦子,绿色的青麦子漂浮在面饭中格外醒目,和面条或面片一起入口,别有一番味道,这种吃法只有撒拉人中有,而且很科学,听医生说,主食里放点五谷杂粮有助于降低糖分,对糖尿病人很有好处,撒拉族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可见祖辈的智慧和远见。现如今,在外工作生活的撒拉人常常把青麦子作为家乡特产带到全国各地,一年四季拌在面饭里食用,再远也不忘记家乡味道。



青麦子,撒拉语叫“果合亚热麦”,麦子出穗麦粒长饱满后,煮熟麦粒直接食用的一种小吃。青麦子也可以生吃,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结伴到离村子五六公里的学校读书,路边是绿油油的麦田。当麦田里青麦子长到可以吃的时候,我们站在田边摘下麦穗,夹在双手中一阵揉搓,把青麦子从壳里揉搓出来,然后把青麦子连壳一起在左右手中反复倒换,一边倒一边吹,麦壳被吹走,手里只剩下嫩绿饱满的青麦子,我们把青麦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青麦子脆嫩嫩的,能咀嚼出牛奶的味道。

十几个孩子在麦田边偷吃青麦子,麦田的主人就不高兴了,拿着鞭子追赶过来,孩子们一哄而散。于是麦田边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守麦人,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时候他虎视眈眈地看着孩子们走过麦田,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有些调皮的孩子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摘上几颗麦穗撒腿就跑,弄得守麦人哭笑不得。他还要守防麻雀,麻雀可不像孩子们好管,他们成群结队地飞下来,这边啄上几粒,又飞到那边啄,守麦人忙得不可开交。于是麦田里又出现了一个个稻草人,起初麻雀们以为是真人,小心翼翼不敢飞下来,也有胆大的麻雀飞到离稻草人不远的地方尝试性地啄两颗,然后立马飞走,别的麻雀在空中飞来飞去仔细观察,发现稻草人没有反应,它们索性飞下来继续啄食,害得守麦人大喊大叫,拿个弹弓到处赶鸟。这样的游戏一直持续到青麦子完全成熟,颜色由绿变白,那时候的麦子就不好吃了,孩子们不感兴趣,偶尔有麻雀光顾但数量明显少了。

青麦子时节,撒拉族的艳姑(撒拉语:年轻媳妇)们可是有活干了,她们三五成群背着背篼轻巧地走过麦田的羊肠小道。撒拉艳姑各个是绝顶美女,妩媚妖娆,身材像杨柳般苗条,绿盖头迎风飘舞,瓜子模样的脸上一双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身着艳丽的撒拉族服饰,行走在绿色的麦浪中像一朵朵盛开的花,银铃般的说笑声悬挂在路边的杨柳树上。

到了麦田,她们把背篼放在地边,走进绿油油的麦苗中开始采摘麦穗。采摘麦穗有讲究,不能只采摘麦穗部分,而是用两个指甲夹住麦秆的三分之一处,用力采断麦秆。撒拉艳姑喜欢在细长的指甲上包海纳,麦穗在她们红红的指甲间轻轻一瓣即被采断,动作优美娴熟,她们把采下来的麦穗梳放到另一个手上,等手里握不住了就用麦秆把它们捆绑起来,捆绑好的麦穗像一束玫瑰花,玫瑰花束是红色的花,而麦穗捆是绿色的麦穗。她们把麦穗捆放进背篼里,又采摘下一捆麦穗,直到装满背篼为止。



采摘麦穗的时候,艳姑们喜欢唱花儿,有一人唱众人听的,有两人对唱的,也有众人一起唱的,花儿声悠扬婉转,引来田间劳动的小伙子们放下手中的活,来到艳姑们采摘麦穗的田边偷偷听,听到尽兴处也跟她们对上几句,年轻的艳姑听到小伙子对唱,立马停下吟唱羞涩地低下头,年长一点的艳姑唱得更起劲了,田野成了欢乐的海洋,花儿声四起彼伏,年轻人的心中荡漾起爱的微波。采摘完成,艳姑们背上装满麦穗捆的背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银铃般的说笑声又回响在宁静的小路上,压过风吹麦浪发出的“沙沙”声。

到了家中,艳姑们把麦穗捆一个个放进钢锅里,倒入清水撒上一把盐,把钢锅放到锅台上架火蒸煮。不一会儿,钢锅中冒出热气,麦子的清香在厨房里飘逸。等到麦子煮熟,艳姑们从锅里拿出一捆热气腾腾的麦穗放到簸箕里,然后坐在地上把簸箕放到双腿上,用双手使劲揉搓起来。煮熟的麦捆要趁热揉搓速度要快,否则凉了的麦粒沾在麦壳里不出来了。揉搓完的麦捆只剩下麦秆,麦子和麦壳就在簸箕里。艳姑们扔下麦秆,双手抱起簸箕来到墙角,上下有节奏的甩动簸箕,麦壳自觉地从簸箕里跳出去落在地上,青麦子留在簸箕里,这样反复甩几十下麦壳全跳走了,只留下绿油油的青麦子。

艳姑们把青麦子倒进一个铁盆里,全家人围着铁盆剥掉还附在青麦子上的麦壳,艳姑们又忙着揉搓下一簸箕麦穗捆,直到把所有麦穗捆收拾成青麦子,艳姑们才从铁盆子里挖出几盘青麦子,分别放到父母男人们围坐的炕桌上,孩子们围坐的小桌和女人们围坐的桌子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品尝新鲜的青麦子,其乐融融。

吃青麦子的时节,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煮熟的青麦子,去别人家做客第一个端上桌的是一盘青麦子,它替代了瓜子花生糖果,成为人们茶前饭后必不可少的零食。吃青麦子只是一个时节,为了四季都能吃上这道小吃,撒拉人别出心裁,把煮熟的麦穗捆挂到房梁上晒干,然后把麦粒脱出来装进木匣子,做面饭之前浸泡一小碗拌到面饭里食用,这样四季都能吃上青麦子。能干的艳姑们还不断创新青麦子的吃法,把青麦子制熬成麦仁、炒成菜肴、包成包子,在撒拉人饭菜中成为一道独特的美食。


青麦子伴我成长,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美好记忆,而那时候一起偷吃青麦子的小伙伴已各奔东西了,那时候唱着花儿采摘麦穗传情说爱的场面再也见不到了,那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梨树下吃着青麦子谈天说地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但青麦子依然在人们的饭桌上出现,成为人们追忆往事、留存美好、承接传统的影子......

马永祥与散文集《天边的故乡》

马永祥,撒拉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油田作协副秘书长,就职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作品见于《诗刊》《散文》《青海湖》《地火》《青海日报》《中国石油报》等刊物,出版散文集《天边的故乡》。

《天边的故乡》,是马永祥老师的散文作品集,以“情”相连,散文集中:《情深》以亲情、爱情、友情为题材,赞美人间真情,歌颂世间大爱;《情思》从故乡的山水出发,一幅山美水美、人善情真的世外桃源跃然纸上;《情怀》以青海高原为落脚点,向读者展现了他眼中的高原美景;《情致》立足于生活中的点滴,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世间的一切;《情赏》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马永祥老师说:他热爱写作、热爱文学,写作是他倾诉衷肠、发泄郁闷、分享快乐、驱赶寂寞的手段;人生的道路上,有文学创作的陪伴,他不孤单;他热爱撒拉族、热爱故乡,这份热爱是他创作的源泉,让他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暖人心、吸眼力的文章。


文作者:马永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