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论、管子、战国策》名言

 爱雅阁 2023-03-26 发布于上海

【申论名言】
 

01、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02
、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03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0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05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宋·张端义)
06、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汉·司马迁)
07、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08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09、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10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
11、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
12
、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13、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1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15、上者,民之表也了;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16
、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宋·林逋)
17、凭君莫言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
18、身为野老已无责,路见流民终动心。(宋·陆游)
19、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元·王冕)
20、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明·郭登)
21、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22
、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2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24、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25、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
26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27、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
28
、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
30、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31
、哀哉流民!何时天雨粟,使女俱生存。(元·张养浩)
3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33、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34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35、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36
、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三国·诸葛亮)

37、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3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39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40、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41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
42、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
43
、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
44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唐·聂夷中)


45、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唐·白居易)
46、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清·程祖洛)
47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宋·林逋)
48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49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宋·王令)
5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
51、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宋·王十朋)
52、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清·龚自珍)
53
、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宋·石介)
54
、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尔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宋·欧阳修)
55、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56、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一种人是哪个?曰民。一个字是什么?曰安。(明·吕坤)
57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58、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明·吕坤)

【管子名言】  

01、四维不张,国耐灭亡。——《牧民》
02、邪气入内,正色乃衰。——《形势》
03、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形势》
04、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任法》
05、夫私者,雍蔽失位之道也。——《任法》
06、不强民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牧民》
07、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权修》
08、小谨者不大立,薋(zi)食者不肥体。——《形势》
09、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牧民》
10、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权修》
11、法不一,则有国者不详;民不道法,则不详。——《任法》
12、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牧民》
13、重爱曰失德,重恶曰失威。威德皆失,则主危也。——《任法》
14、失天之度,虽满必涸(he);上下失和,虽安必危。——《形势》
15、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权修》
16、所死者非罪,所起者非功,则为人臣者重私而轻公矣。——《明法》
17、爵服贱,禄赏轻,民间其治,贼臣首难,此谓败国之教也。
——《权修》
18、群臣百姓人虑利害,而以其私心举措,则法制毁而令不行矣。
——《任法》
19、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详。
——《任法》
20、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克察也。
——《权修》
21、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敏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牧民》
2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权修》
23、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随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随大必危。——《权修》
24、货财上流,赏罚不信,民不廉耻,而求百姓之安难,兵士之死节,不可得也。——《权修》
25、授有德,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六畜,则民富。令顺民心,则威令行。——《牧民》
26、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失和,则政令不行。——《形势》
27、国有四亡:令本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本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明法》
28、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形势》
29、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任法》
30、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明法》
31、明必死之路这,严刑罚也。开必得之门,信庆赏也。……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牧民》
32、城廓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无形也,故祸不萌。——《牧民》
33、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气也,灭不可复措也。——《牧民》
34、爵服加于不义,则民贱其爵服。民贱其爵服,则人主不尊。……禄赏加于无功,则民轻其禄赏。民轻其禄赏,则上无以劝民。——《权修》
35、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责臣得之;君嗜之责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牧民》
36、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部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牧民》
37、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牧民》
38、明王之所操者六柄: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主之所处者四位:一曰文,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籍人以其所操,命曰夺柄。籍人以其所处,命曰失位。夺柄失位,而求令之行,不可得也。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任法》
39、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的也;小礼不谨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地也;小义不行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义,不可得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小耻不饰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耻,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权修》

【战国策名言】

01、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02、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03、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04、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
05、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06、树德莫若滋,除害莫如尽。
07、两虎相斗,而弩犬受其弊。
08、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09、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10、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
1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2、世友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13、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14、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15、削柱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16、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
17、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18、臣无隐忠,君恶蔽言,国之禄也。
19、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
20、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
21、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位基。
22、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
23、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着,无有。
24、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
25、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着,事之本也。
26、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
27、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28、善作者,不必有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29、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
30、近习之人,其挚谄也固矣,其自幂系也完矣。
31、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32、指大于臂,臂大于股。若有此,则病必甚矣。
33、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34、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35、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本。
36、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
3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8、为人臣者,穷游弟长辞让之节,通幽补民益主之业。
39、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于深浅,其于伤心。
40、桀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
41、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
42、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43、夫强大之祸,常以王人为意也;夫弱小之殃,常以谋人为利也。
44、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
45、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则舍之。
46、君不闻大鱼乎?网布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47、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48、木实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伤其心,都大者危其国,臣强者危其主。
49、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50、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误国,贱之类也。犯奸者身死,贱国者族宗。
51、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止。故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
52、家庭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部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
53、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
54、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
55、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泽衰,天之常数也。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56、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57、权籍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籍,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
58、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业,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
59、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60、曾参(shen)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
61、举大事者孰不逃?桓公之难,管仲逃于鲁;阳虎之难,孔子逃于卫……故举大事,逃不足以为辱矣。
62、毛羽不丰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着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着不可以烦大臣。
63、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以故掩人之邪者,厚任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
64、猿猕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65、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
66、以书伟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67、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惑乱。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
68、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69、计者,事之本也;听者,存亡之机。计失而听过,能有国者寡也。故曰:计有一二者难悖也,听无失本末者难惑。
70、明主莅正,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
71、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失。舜虽贤,不遇尧,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不遭时不得帝王。
72、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73、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比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74、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75、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76、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
77、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