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太极拳(七):杨露禅真的来陈家沟偷拳了?

 tjboyue 2023-03-26 发布于四川
第十四回 杨露禅学艺

杨露禅,名福魁,生于1799年,卒于1872年,河北永年县人。杨露禅幼时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后返乡授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时人又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

杨露禅出生在直隶(现河北)广平府城南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失学,随父种田,稍大时帮忙打短工,当小贩。

杨露禅自幼喜欢武术,始学洪拳且下过一些功夫。一天,杨露禅经过永年城西街太和堂药店时,碰巧有地痞无赖去太和堂寻衅,因该药店系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所开,买卖兴隆、资本充实,这些人想要敲诈外乡人,结果被药店伙计很轻松地收拾了。

杨露禅是尚武之人,很注意这场格斗,见药店伙计们拳路新颖,轻灵玄妙,技击中显出很大优越性,于是决心到太和堂拜师学艺。

杨露禅初在太和堂药店做工,敏捷勤快,很得到太和堂掌柜王昶的赏识。太和堂的经营模式相当于今天的公司,东家相当于董事长,掌柜的相当于总经理。太和堂由陈家沟陈氏出资兴办,掌柜的由东家聘任,每年经营状况由东家监管,如若盈利,东家与掌柜的二一添作五,各分一半,如果赔了,全部由东家承担,掌柜的不用承担经济责任。至于下一年掌柜的续聘问题,那得由东家说了算,若东家认为掌柜不能胜任,则会另择人选。当时太和堂东家是陈德瑚,隔三差五会去太和堂例行视察工作。

图片
杨露禅

这一年陈德瑚到太和堂巡视时,发现了聪明伶俐的少年杨露禅,因陈德瑚当时膝下无子,遂产生了爱怜之心。这一切没有逃过太和堂掌柜王昶的眼睛,他暗中前去广平府南门外八里地的闫门寨村,找杨露禅的父亲商量。劝说他让杨露禅过继给陈德瑚做义子,到陈家沟去,不单是生活条件好,如果陈家族长允许,也可以学习陈氏家族的祖传武艺太极拳。

当时,杨露禅家境贫困,其父素闻陈德瑚大名,也知道怀庆府陈家沟的陈氏家族与广平府东街的武氏家族都是知名大户,陈德瑚与武家行二的武汝清还是同科进士,陈武两家关系甚密,又见掌柜王昶态度诚恳,便同意儿子到陈家沟去。

陈德瑚“喜得贵子”,自然是满心高兴,夸赞王昶办事有方。在办理了契约手续后,带着杨露禅回到了八百里外的陈家沟。

图片
杨露禅学拳处——温县陈家沟陈德瑚故居

按照陈家沟陈氏的规矩,太极拳只在陈家沟陈氏家族内传承,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杨露禅来到了陈家沟陈德瑚家,陈家是个大户,一连三座四合院全是陈德瑚的家产,后院还有个很大的演武场,著名太极拳家陈长兴就在这个演武场教授陈家子弟习练太极拳。

杨露禅初到陈家沟,陈氏家人与他不熟,陈德瑚规定杨露禅只能在前院活动,不得随意到后院走动,这算是对杨露禅这个外乡人的防范吧。

起初,杨露禅以为后院住有内眷,一直不敢越雷池半步。在陈家一住半年并未发现陈家练拳,心中存有疑惑,始觉不让去后院有些蹊跷。为了求得真相,一天夜里杨露禅悄悄爬到前院树上,向后院张望,只见后院演武场内陈家子弟正在月光下练拳,心中暗喜。

自此以后,杨露禅一得机会就爬到树上看拳,然后默默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偷拳”之后,因其比较下功夫,拳术进步很快。和陈氏子弟玩耍时,无意中发劲将一个子弟推了个嘴啃泥,这事引起了陈家的注意。陈长兴亲自让杨露禅说明缘由,并让他表演一番太极拳。陈长兴见杨露禅学拳心切,为人诚实,且已有陈氏拳术的真味,便破例收他为弟子。

杨露禅拜师学艺,十分勤奋,功夫见长。陈德瑚也因收义子冲喜,夫人开怀,喜得贵子陈备三。他心中喜悦,对爱子宠爱有加,胜过关爱杨露禅。时间长久,杨露禅感到义父爱莫能分,对自己非如从前爱抚,加之年岁有长,事理渐明,就向义父陈德瑚提出:想家了,想回广平府省亲。

图片
杨露禅故居

进士出身的陈德瑚立即明白,杨露禅是觉得自己冷落他了,想离开陈家沟。于是,陈德瑚就说:“露禅啊,一晃儿的时间,你离开家也一二十年啦,太极拳学得也差不多啦,回家去看看,开个拳馆,靠教拳传艺可以安身立命。陈家大门永远对你敞开,随时欢迎你回来。”杨露禅感激万分,向陈德瑚拜了再拜,感谢陈德瑚收养教育之恩,说自己一定会回来看望义父的。

杨露禅出了陈家沟,感觉就像挣脱了藩篱一样,一下子轻松许多,直奔老家直隶广平府城外的闫门寨村。闫门寨村也是冀南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却因杨露禅而声名远扬,如今的闫门寨村属邯郸县姚寨乡管辖,村里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当年杨家的祖宅遗址,太极拳一代宗师杨露禅及其子孙共11 人均安眠于此,村内至今保留有杨露禅出生和少年居住过的旧居。

图片
杨露禅学拳处杨露禅纪念碑

鉴于太和堂药店在广平府的影响,杨露禅回乡的消息立即传开,一位家世显赫的武学名家风闻而至,直接前来拜会切磋,这位就是在广平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武家三少武禹襄。武禹襄虽说小杨露禅13岁,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共两位兄长均是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家境殷实,又有祖传洪拳教授,功夫十分了得,在广平府称雄武林,无人能敌。

杨露禅自恃有太极拳功夫,对素昧平生的武禹襄来访,并不以为然,欣然接招。行家一搭手,便知有没有。杨露禅与武禹襄过招,才知其功夫果然了得,非在己之下。这该如何是好呢?只有再去学习。于是,杨露禅二下陈家沟,再次学习太极拳。

光阴荏苒,三四年的时间过去,杨露禅再次提出回乡省亲。陈德瑚的态度是来了欢迎,去不阻拦,好来好去,都是笑脸。杨露禅重返广平府。

武禹襄自幼习武,文武兼修,日不错午,天天习练,功夫也是更上层楼。听说杨露禅回乡,大喜不已,立即前往拜访切磋。这是杨露禅与武禹襄之间的第二次比武了,杨露禅感到自己还是稍逊风骚。为了能够稳定自己在广平府的武林地位,决定三下陈家沟,再学太极功。

杨露禅先后在陈家沟学艺20余年,练得拳路娴熟,功夫纯真,成了陈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师父陈长兴检验了杨露禅的功夫,禀明陈德瑚后,欣然地对杨露禅说:“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露禅啊,你虽然学习时间长,但毕竟不是专门练拳,还有很多家务活需要操持。前两次,你是回乡省亲,偶尔与当地武林高手切磋受挫,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你已把拳学到手了,可以出师了。我相信在广平府的地界上,无人能胜过你了。开馆收徒,就放心地去干吧!”

杨露禅心中万分感激,感谢义父自幼养育教诲之恩!感谢恩师多年传拳授艺之大德!杨露禅重返故里,从此开馆收徒,以授拳为业。

第十五回 武禹襄学艺

武河清,字禹襄,号廉泉,生于1812年,逝于 1880年,清代直隶广平府人。武禹襄的曾祖武静远曾以武庠生身份被朝廷授予卫千总官职;其祖父武大勇,20岁时游学于武庠;其父武烈,是县里选拔的廪生;长兄武澄清,中进士,官河南舞阳县县令;次兄汝清,中进士,官居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伯仲三人受家传洪拳影响,均好拳习武。

武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有文炳然。虽未能以科名显,然以才干和志向为当道所器重,频受邀,均以老母在堂辞却。

当年,广平府南门外闫门寨村人杨露禅被太和堂东家陈德瑚收养,前往河南温县陈家沟的事情,大家都知晓,明白杨露禅到了陈府必定学习太极拳。所以,当武禹襄得知杨露禅回乡时,便去找杨露禅切磋武艺,两次挫败了杨露禅,逼迫杨露禅再返陈家沟闭门修艺。武禹襄大展雄风,拔尽头筹,而杨露禅只好背井离乡,再回师门。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潜心学技获得真传,果然技艺精湛。武禹襄第三次与杨露禅比武切磋时,明显感到杨露禅的太极功夫非同一般,远超自己。于是,向杨露禅表示,愿拜其为师,学习太极拳。然而,杨露禅辛苦20余年,方得成效,岂肯轻易传人?武禹襄跟从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大架功夫套路,仅得皮毛,只了解了个大概,心有不甘。此时太平军在南方闹得沸沸扬扬,攻城略地,举国震动。武禹襄禀明想去河南舞阳探望在那里当知县的长兄武澄清,其母应允。

图片
武禹襄

咸丰五年,武禹襄奉母命往河南舞阳县探望长兄武澄清。武澄清,字霁字,号秋瀛,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举,选乐亭县教谕。咸丰二年中进士,咸丰四年九月补河南舞阳知县。探视途中,武禹襄奔赴陈家沟,找到杨露禅师父陈长兴,要求学习太极拳。此时,陈长兴已年届八旬,无力再教授拳法。武禹襄找到陈家沟道光二十年与次兄武汝清同榜进士出身的太和堂东家陈德瑚,请求帮忙推荐太极拳老师。陈德瑚举荐了陈有本族侄陈清平。

陈清平,陈家沟陈氏第十五世,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幼年师承族叔陈有本习练太极拳小架,对太极拳奥秘深有领悟,青年时已名扬乡里,深得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陈有本赞誉。后因家庭经商,迁至离陈家沟四五里地的赵堡镇。陈清平家境富庶,每天除经营商铺,习练拳械外,还利用闲暇向村里青少年传授些太极拳功夫。天长日久,学艺者众多,遂在镇里开办武馆,正式授徒,号称有弟子八百,赵堡镇一带皆其所传。

图片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街武禹襄故居

武禹襄兴致勃勃找到了位于赵堡镇上的陈清平府邸,寻求拜师学艺,却不料陈府上下表情沮丧,细细打听,方知陈清平因得罪他人,遭到诬陷,称其暗中私通反贼白莲教,获罪入狱。

武禹襄打探清楚,就想帮助陈清平洗脱冤狱。于是,径直前往舞阳县探望长兄武澄清。见到武澄清后,武禹襄讲述了寻访陈清平的经过,武澄清也是爱武之人,积极设法营救陈清平。经过武澄清的斡旋调停,温县县衙也同意了释放陈清平,陈清平得知缘由,万分感激。

陈清平暗想,自己虽说家财万贯,弟子八百,但在身系大牢之时,众人却束手无策,眼见师父蒙受不白之冤,无力营救,如若不是武禹襄挺身而出,自己依然身陷囹圄,备受折磨。古语讲,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陈清平感谢之后,就直奔主题,问武禹襄有何想法。武禹襄直接说想学习太极拳。陈清平摸了一下武禹襄的功底,知道也是上乘功夫,武林高手。于是,让武禹襄住进自己家中,单独传授克敌制胜绝技,一连40余天,倾囊相授,令武禹襄感激不已。临行前,陈清平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太极拳论交付武禹襄,以示感谢,并叮嘱说,我有很多弟子尚未传授,今托与你,希望光大武学,但是不许透露在此得到秘籍,以防引起其他弟子的不满。武禹襄点头答应,拜别陈清平,径直回广平府而去。

回家后,武禹襄召集两个外甥李亦畲、李承纶从其学拳,舅甥三人一起研究太极拳法,武禹襄对外声称长兄武澄清从河南舞阳县盐店得到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转交给自己,细细研究,很受启发。一晃四年时间,武禹襄将自己跟随陈清平所学的太极拳小架结合自家的洪拳和在杨露禅处所学的太极拳大架,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风格的太极拳术。

武禹襄拳式既不同于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式的大架和小架,在继承中有发展,自成一派。其特点是:身法严谨,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分清虚实,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根据心得写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

《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

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传入南京、上海等地。1963年曾整理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

第十六回 杨露禅传艺

武禹襄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在家里与两个外甥苦心研究对练了4年,太极拳功夫如日中天,又找到了杨露禅,切磋武艺。杨露禅以开馆授徒谋生,武禹襄家大业大,吃喝不愁,练武艺仅是为了挣回自己的武林地位,二人目的不同。武禹襄输了,大不了可以再学习。杨露禅输了,无法广招门徒饭碗可就丢了。所以,杨露禅不想轻易比武。但迫于武禹襄紧盯不放,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第四次比武。

武禹襄把陈清平教给自己的攻防绝技了然于心,熟练掌握,准备决一雌雄。杨露禅平日教拳,忙忙碌碌,兴家立业,这次比武,让杨露禅深感压力重大。

这一次,武禹襄可是不一般,他对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掌握得非常娴熟,进退顾盼定运用自如,杨露禅感觉自己拿将不住,甘拜下风。武禹襄扬眉吐气,杨露禅唉声叹气,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是秘密比武,但很快会传遍仅九里十三步城墙内的广平府,风声一旦传出,谁还会跟一个比武输了的拳师学习武术?武禹襄也知道杨露禅的为难之处,就对他说:“杨馆长,你开拳馆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挣钱吗?我给你介绍个地方,去北京城教拳,肯定能发达。”杨露禅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是北京城举目无亲,怎么能站得住脚呢?武禹襄笑着说:“我家二哥在北京做官,可以请他帮忙推荐。”

图片
杨露禅

就这样,在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武汝清的引荐下,杨露禅离开广平府,赴北京教拳。在北京城里,有一张姓富豪,开小店出身,人称小铺张,后来暴发致富,张公馆雇有拳师数人,教一班富家子弟学武练拳。一次,杨露禅到张府赴宴,小铺张见杨露禅身材瘦小便有些看不起,问道:“杨先生,你的绵拳能不能打人?”杨露禅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小铺张又说:“你能不能与在座的各位比试一下呢?”杨露禅说:“好!我与各位师傅切磋一下。”

上场之后,杨露禅略一抬手,对方立即跌出几丈开外。另一拳师见状不服气,扑了过来,只一招也跌了出去。其余拳师不敢再比。小铺张大惊,马上吩咐重摆酒席,请杨露禅上座。杨露禅见小铺张如此势利,愤然离席,扬长而去。这事很快传播开来,北京各门派的代表人物一一找上门来切磋技艺,无不铩羽而归。

1864 年,同治、光绪二帝帝师翁同龢在观看杨露禅武艺后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此后杨露禅带着两个儿子杨班侯和杨健侯长期在端王载漪府中教拳。

当时清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热兵器时代的到来使武术脱离了战场,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功能开始与防身自卫一并受到人们重视。这种变化在杨露禅那些徒弟们身上表现最为明显,都是些王公大臣、贝勒贝子,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不耐艰苦。为了适应这般练拳人的需要,杨露禅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删改了一些发力、跳跃和难度较大的动作,让拳法柔和易练,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后经其子修改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工正简易,形成为现代最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灵沉稳,速度缓慢均匀,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魄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

为了普及推广太极拳,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介绍了著名拳师杨澄甫的技术套路和演练心得。

作者简介:严双军,河南省温县人,温县政协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太极拳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发行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太极拳著作20余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