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源远流长。2023年3月25日,太原王氏琮裔崇乡(铜鼓县)英、文、瑞三支族人,组织了30多辆车子,由上百人组成的大型代表团从铜鼓县到修水县旌阳山琮公墓园缅怀先祖,举行祭祖朝拜仪式。太原王氏琮裔联谊会会长王秋江全程陪同,代表团的英支负责人王阳礼、文支负责人王爱国、瑞支负责人王金平。 ![]() 上午,铜鼓县宗亲由30多辆车子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车队抵达旌阳山下,代表团成员怀着对先祖的无比缅怀之情缓慢地步入琮公墓园。旌阳山上人头涌动,彩旗招展,鼓乐环绕,热闹非凡。祭祖仪式隆重有序,敬心虔诚,只见琮公墓园香烟缭绕,庄严肃穆,参加祭祖仪式的族人依次列队,上香点烛,敬献鲜花,虔诚敬拜,诚继先祖功德,感恩先祖庇佑。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伴随虔诚的氛围,太原王氏琮裔崇乡(铜鼓县)代表团祭祖仪典圆满告成。 中午,上百人的祭祖代表在修水味道大酒店统一就餐,特别是在文支后裔王德聲出资热情的招待。在午宴上,修铜两地的族人畅所欲言,忆往事,谋未来,拉家常,诉亲情,增进家族友谊和感情。大家共同讨论宗亲事业、共谋发展的盛况,通过举办这次祭祖朝拜仪式进一步促进两地宗亲的家族情感,共同畅谈亲情,加强宗亲团结,增进宗亲情谊;弘扬传承了太原王氏琮裔宗族文化。 修铜一家亲,琮裔满天下。通过祭祖活动,加深了同族情谊,同时也增强了海内外琮公后裔的凝聚力,促进了宗亲间的广泛合作。新时代新征程,太原王氏琮裔子孙当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再创辉煌,为家族争光,共圆中国梦。 作者:修水司前琮裔四十四孙 王科(育字辈) 王琮,字国宝,公元771年——843年,系王氏太原始祖晋公第五十一世孙,唐太宗宰相王珪第十代孙,其祖父王顺(唐户部侍郎),父德美任婺州知府,由长安迁居浙江婺州(今浙江金华),德美公卸任后见金华山川秀丽,风景宜人,遂安居浙江婺州金华太平乡金锁桥头。琮公以人材举,官至尚书左仆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副总理),因受朝中奸臣所陷害,于唐宪宗末期由浙江金华府太平乡金锁桥头迁江西南康府,后因避战乱再由南康府迁分宁东岸泥湖里,(即今江西省修水县城东门外旌阳山下),从此高隐不仕,隐居于旌阳山麓泥湖,至今为止王琮为修水境内有详细记载迁宁第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