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的理论》

 碧海蓝天kx32di 2023-03-26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自我的理论》

我的世界
主观世界是我站在自身视角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所引发的感觉构成的自身对世界的主观体验。
客观世界是我经过理性思考后站在超越性视角所设想的自身所存在的不因个体存在而自然存在的真实世界的指代。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区别是视角不同,以及视角不同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不同。
客观世界就是指真实世界。客观世界就是个体在意识中对真实世界的指代。中文“客观世界”中的“客观”一词并不表示一个具体的第三方个体观察视角,而是无需个体去观察就存在的事物。
真实世界:
真实世界是指我们所存在的世界。
真实世界的本体是混沌场,真实世界的形式是时空相。
本体:
最基本存在形式称为本体。
本体不可再还原,本体不可再分,本体也没有质料。
至大本体:
真实世界的全维度时空整体为至大本体。
至大本体就是指真实世界的本体。
形式:
本体不同部分的差异形成“形式”。
形式就是至大本体的一种结构。
全维相:
真实世界的时空图景称为“时空相”。
真实世界的全维度时空图景称为“全维相”。
全维度时空图景构成真实世界的全部形式,全部形式构成确定的至大本体。全维相就是至大本体。
道法规则:
真实世界中的人类对观测到的形式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所谓的自然规律,一些人类以为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道”或者称为“道法规则”。实际上所有的规律都是人类主观的经验,都是人类认识的产物。真实世界中没有道法规则,包括物理定律和数学公式都是人类认识总结的,并不是真正客观的“道法规则”。
真实世界的全维度时空图景也就是至大本体的全部形式。全维度时空图景中不同时间的变化就是时空图景不同局部的差异,本来就是那么自然存在的。至大本体并不需要道法规则作为动力机制去驱动变化。至大本体只有形式,没有形式之外的道法规则。全维度时空图景中的一切变化都只是现象。
混沌场:
真实世界在全维度时空的本体称为至大本体,至大本体的局部称为“场”。
场是连续的,场的整体构成真实世界的至大本体。
至大本体的形式在全维度时空中一直存在。场是至大本体的局部,场的形式也就存在于全维度时空中,只是场在任何特定的维度有显现和潜在两种状态。
场不只存在于三维空间。场不在三维空间显现时,人类在三维空间对场的观测结果表现为“无形”;场不在三维空间显现时,人类在三维空间对场的观测结果表现为“有形”。
场在有无之间变化的这种看似不确定的状态,人类称为“无定形”或者“混沌”。因此,场也可以形象的称为“混沌场”。
相互作用:
混沌场在局部时空互相叠加时导致状态被彼此改变的现象。
信息在两个混沌场叠加区域传递,就像时空图景中两个空间在同一时间的连接处的变化。
至大本体是连续的,所有的场都与其他一些场相联系,所有场一定可以与一些其他的场相互作用。
真实世界的特性:
真实世界的全维度时空图景具有完备性,也就是至大本体的全部形式就是全维度时空图景,至大本体不存在道法规则这种超越性的形式。
至大本体只有一个,因此至大本体的局部也就是混沌场是连续的。
至大本体在空间上是连续的,处处都是有,不存在空间上的无,因此不存在空间中的无中生有。
至大本体在时间上是包含全部的,也就不存在时间上的无,因此不存在创世过程。
至大本体是包含全部空间维度,因此至大本体自身在空间上都是全部可知的,不会存在空间的未知信息,全部空间信息是确定的。
至大本体是包含全部时间维度,因此至大本体自身在时间上是确定的,不存在变化。

实体概念的起源:
一些场在某个时空部分可以与人类相互作用,人类的触觉能感觉到场对自己的相互作用,人类就认为这部分场是客观实在的物体,因此人类把这部分场称为“实体”。
实体概念的发展:
实体概念原本只是指代部分人类能触觉感知的场,后来逐渐扩大到所有能与其他场产生相互作用的场都称为实体。
所有场一定可以与一些其他的场相互作用,因此全部的场都是实体,也就是至大本体的局部信息结构都可以称为实体。
一些场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合形式结构,这种结构称为“复合场”。复合场也可以与其他场相互作用,因此复合场也是实体。
实体的定义:
实体就是至大本体在局部时空的形式结构。
场指至大本体的局部形式结构。
实体就是场,全部的场都是实体。所有的实体都是由场构成的。
实体和混沌场:
混沌场和实体是一个事物在不同语境的描述。混沌场也是指至大本体的局部形式结构。
实体的特性:
相互作用的两个事物肯定是物质,物质肯定是实体。
全部形式构成确定的至大本体,至大本体除了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存在,所有的形式都是场,所有的场都是实体,因此全部实体就是全部形式,全部实体构成至大本体。
实体世界:
局部时空维度内的全部实体构成实体世界。
全维度时空的全部实体构成至大本体。
实体世界是至大本体的部分时空维度的形式结构。
实体世界是真实世界的部分。
个体:
一些相互作用的实体构成的系统中,存在能在一定局部时空域内保持形式结构相对稳定的实体,这些实体相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就是“个体”。
外界:
在系统中,个体之外的其他全部存在就称为“外界”。
视角:
个体在相互作用中对其他实体互动的方向,就是个体的视角。
视角是一种与外界互动的方向,也是一种变换方式,也是一种映射方式。
感觉:
个体在外界实体对自身产生相互作用时,自身某部分形式结构对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对应的一系列特定的变化,这种特定的变化在个体自身视角就表现为“感觉”(更准确应该称为“感”)。这种感觉与对应的外界相互作用构成“映射”关系。
映射:
个体在产生感觉过程中,实体的作用和因此引发的感觉一一对应。实体的作用产生在客观世界,感觉产生在主观世界,二者属于不同的参考系,这种不同参考系的事物一一对应的关系称为“映射”。
映像:
以某种映射方式对实体建立一个形式对应的形象模型就是映像。
映射的信息不仅是视觉而且可以包括全部信息类型。
主观世界:
实体世界中,个体通过自身结构变化将外界实体的相互作用映射为主观视角的感觉,感觉不断的积累就形成对外界综合映像,个体对外界完整的映像就是该个体的“主观世界”。
主体:
对于某一个体视角形成的主观世界而言,这个所依托的个体称为“主体”。主观世界的主体是一直处于客观世界的时间变化中的。
表相:
实体在一些特定时间局部空间对相互作用的其他实体表现为确定的形式,这些确定的形式也称为“表相”或者“主观表相”。表相通过感被主体认知,也就是主体是对相互作用的实体的表相产生认知。
表相的变化层次是受限于认知主体的有限性。个体是有限的,只能对时空图景的局部进行有限认识,而不能对完整的图景进行认识,所以无法认识到变化的完整现象,认识的是不完整的现象,也就是表相。比如说小孩子将电脑游戏中的虚拟事件变化主观理解为虚拟角色的驱动的,实际上是电脑硬件的驱动的。
实体通过相互作用与外界整体构成至大本体,实体是至大本体的局部,实体依托的至大本体的全维度时空图景就是完整变化层次,因此实体的变化层次是无限的。
主观世界的特性:
主观世界是确定的。实体不停的在变化,在相互作用发生前没有确定的的形式。相互作用发生时,特定时间的特定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就确定了,确定的作用对主体产生了确定的刺激,导致主体的反应形式确定,主体也就给产生了确定的感觉,确定的感觉就构成确定的主观世界。
主观世界是有限的。一个有限的个体对实体世界只能有限认知,那么认知产生的主观世界只能是有限的。
主观世界是映射信息构成的。主观世界中,所有的存在都只是实体在主观视角的映射信息所构成的,主观世界本身也就是实体世界在某个特定视角的部分映射。
主观世界不能脱离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中无论是感觉还是想象都是客观世界中神经网络结构的活动所产生的。主观世界的想象活动可以脱离即时的外界刺激,但不能脱离客观世界的神经网络载体而存在。
意识的分析

感的定义:
感是形式结构变化在主体的视角。
感的原理:
主体在外界实体对自身产生相互作用时,自身某部分形式结构对不同的相互作用产生对应的一系列特定的变化,这种特定的变化让主体确认外界相互作用的存在,这种特定的变化在主体自身视角就表现为“感”或者“感应”。
感的原理:
个体主观世界的感过程发生时,该个体在客观世界中的映射就是形式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形式结构的变化对于该个体的主观视角就表现为感。
感的存在性:
一个外界实体如果能与主体相互作用,
这个实体对于主体就是存在的,
这种相互作用在主体视角就是“感”。
感的主体:
感不需要主体具有生命,也不需要主体具有意识。
感与主观世界:
感是主观世界的基本原子。
感与客观世界:
感是对主体自身形式变化的直接映射。
感与对应的外界相互作用是间接映射。
感与感觉:
有意识的主体同时的全部感的整合可能形成注意察觉,也就是感觉。
有意识的主体同时的感觉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全部激活的感。
感在时间的变化就是感的信号在神经网络中自然流动,这不一定产生感觉。
感觉在时间的变化就是感觉流动形成体验,也就形成了意识。
感觉是什么?
感觉是感的统合形成的直接体验信息。
感觉的原理:
对于一些有神经网络结构的实体,一些神经网络关联度比较高的外界刺激可以传入神经网络统合空间,短时间连接大量神经网络形成循环加强,这个刺激所对应的感也就会统合成复合信号,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各神经网络区域最强烈的信号,从而使主体形成注意察觉,这个过程就是感觉。
感觉的持续性:
感觉在主观世界中短时间内能够持续产生信息,所以感觉可以被意识到。
感觉如果时间太短刺激不强,就难以形成体验。
感觉的客观映射:
感觉本质就是一种将自身与外界的一时的互动事件间接映射为一种静态信息的过程。
感觉的流动:
感觉的流动产生的体验内容就是意识内容。
感觉的流动的主体就是意识主体。
感觉流动的这个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就是意识过程。
感觉流动形成了体验和经历,感觉流动形成了思考和评价。
意识是什么?
意识是感觉的流动。
意识的主观结构:
意识分为体验和思考两部分。
感觉流动形成体验,多次相同体验强化形成印象。
感觉流动激活过去的印象形成思考,思考连接起的印象网络形成概念。
体验的定义:
感觉持续不断的变化带来主观感受的过程称为“体验”或者“体验过程”。
在主体视角产生连续的感觉就是“体验”或者说“体验内容”。
体验内容形成记忆就是印象。感觉流动频繁的网络结构形成了比较固化的结构,印象也就是意识次数多的网络结构在主观世界产生了一种固定形象。
思考的定义:
感觉的流动激活了过去印象这个过程就是“思考”或者说“思考过程”。
思考的特点:
思考是感觉从当前体验内容顺着神经网络流动激活了一些过去的印象,并且形成或改变已有印象网络的过程,因此思考会对主观世界的信息结构进行调整。
思考肯定要有一个激发的引子,肯定基于当前状态,但是不需要持续激发,而是激发后感觉自然的进行流动,思考流动的结构就包含记忆中的印象网络。思考再次复现那种感觉或者体验经历,并和当前状态产生关联。
思考对应的客观现象就是电流受到结构的影响而流向特定方向,这种过程可以称为“导流”。导流是电流分流过程,在主观世界就是一种对信息的判断和分析。
思考的发展:
针对同一事物不断关联已有印象形成印象网络,也就是持续换多个角度的思考产生新的概念,这个思考过程称为“认识”。
认识产生的对应某一个事物的印象网络结构就是“概念”。概念是复合的印象网络结构,人类的印象以视觉感觉为主。不同事物的概念构成概念网络也就是知识结构。
思考的阶段分为无目的思考和有目的思考,无目的思考就是在整理已有的概念结构,有目的思考就是对事物进行评价,评价形成善恶或者有无用处的感觉。
意识和实体:
客观世界的实体无法诞生意识,因为意识存在于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实体的映射。
在客观世界中并无意识,在主观世界中并无实体。
自我主观视角具有意识,绝对客观视角具有实体。
“意识反作用于实体”这一概念,本质上只能是意识映射的实体影响了其他实体。意识和实体二者存在于不同相世界,不能相互作用。
意识的位置:
意识对应的客观载体不是存在于一个神经细胞中,而存在于神经细胞网络中。这就如同漩涡不存在于哪一滴水中,就是存在于水的集体中的一种现象。简单事物的集体可以涌现出复杂的事物,实质上复杂事物只是一种现象或者说形式。
意识是感觉的流动,意识的客观载体存在于神经网络中,但不一定是只存在于脑部神经网络中。我们感觉意识存在于脑部是因为感觉来自虚拟的意识世界,参考系视角是眼睛的视角,视觉为主的感知世界中坐标原点位于眼睛,而眼睛位于头部,所以我们就觉得意识存在于眼睛附近的头部。我们设想一个动物的眼睛是像蜗牛一样伸出来在外面,而大脑还是位于头部,那么这种动物不会感觉自己的意识位于头部,而应该是位于眼睛后面的空气中。
意识的客观映射:
意识在客观世界的映射就是神经细胞网络的活动。
意识的内容是一种在神经网络持续传递并分流的信息。
意识的客观映射不是电流的过程,而是感应和传递电信号的神经细胞网络的电流激发和导流过程。电流只是信号载体,如何解析信号形成感觉需要靠神经细胞网络。
生物个体的神经细胞网络自然的产生电流结构,电流结构的活动在庞大的神经细胞网络中被神经元细胞一一识别映射为感应信号,感应信号汇聚成极度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虚拟动态数据结构,这种动态数据结构也就是意识。
意识的系统:
意识存在于显意识系统,显意识系统间接的与外界互动,由潜意识系统作为中间环节连接外界。
显意识:
显意识就是意识,显意识是感觉的流动,显意识是主观世界的直接表现。
显意识系统是感觉流动的神经网络,是真正的意识物理载体,是主观世界的直接映射。显意识系统是个体对外界进行抽象并形成模拟概念的意识系统。
显意识接收到潜意识传递过来的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并调用记忆信息进行统合模拟形成自身体验,自身体验持续记忆构建出自身经历模型。
在统合模拟过程中,显意识会对潜意识已经做出的行为决策进行再诠释,再诠释就是找出符合自身过往经验的理由以解释为何潜意识要如此决策,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幻象。
潜意识:
潜意识是感应的流动,是主观世界的基础。潜意识是对真实世界的直接映射。潜意识是意识与外界互动的中间环节。
潜意识系统是尚未形成感觉的自发的处理外界刺激控制反应的神经网络系统。
显意识系统的底层支持系统是潜意识系统。潜意识系统对感受器传来的庞大的一手数据进行处理,并可能前置的做出类似条件反射这样的静默决策,再向显意识系统传递经过处理的信息,显意识系统通过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与自我概念进行关联,从而构建自我体验的记录并存储。
潜意识活动由于未进入意识,所以无法通过思维活动主动的对信息结构进行推理形成知识,因为没有自我就无法控制动作,在意识中的推理也是一种自身的动作。

自我的本质

自身是什么?
自身一般指的是物身上的自己。自身就是具有维持自身不变性的生物个体。
自身存在于实体世界。
自身是由自身的基因所制造的物质身体为主要载体框架,由自身所经历的一切环境互动所留下的信息为内容数据的一个整体系统。
自我是什么?
自我一般指的是意识中的自己,自我就是那个正在思考自己的意识。
自我是意识,自我也就是感觉的流动,自我存在于主观世界。
自我是由基因产生的神经细胞网络运行产生的意识,并根据受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内容数据实时自我更新迭代的。一个可以与外界交换信息的系统没有绝对的边界。
如何认识自我?
自我对思考自我的活动进行思考。
自我对思考中的我进行思考,就得到了一个前一时刻正在进行思考的我的动态模型,这个思考的我就是脑海中的自我动态模拟形象。
认识的自我只能是前一时刻的自我。
自我的全部信息都是主观的感觉流动,只能靠自己认知,但是所有的事物自己不能反作用与自己的全部,所以自我无法认识某一时刻完整的自己。
可以对前一时刻的瞬时记忆中的自我进行建模,模拟一个动态自我,从而间接认识自己。这也就是唯一的对自我的认识方法。
自身形象:
自我认知的整个生物个体自身的信息模型是自身形象。
自我形象诞生于个体第一次通过镜面看到自己。人类本身就是视觉主导动物,自身形象肯定是视觉为主的,其他动物可能是听觉或者嗅觉或者触觉。
自我概念:
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眼睛看到自己时的就可能形成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就会产生对于“自我”的概念。
如果要找到自我的概念只能通过对思考的我进行建模,这样可以认知自我。
自身形象是指整个生物个体自身的形象,自我概念是指正在思考的这个意识的概念。
个体没有形成自我形象之前,意识中是没有清晰的自我概念的。个体对自己肢体动作可以形成“动作”的概念,但无法形成动作的主体概念,也就是“自我”概念。
如果有意识的个体可以借助镜面等视觉反射工具来观察自我的形象和动作,观察后个体在意识中对代表自我形象的一些视觉为主的感觉信息进行统合,这就可以形成一个镜面视角的“自身形象”。
个体观察到镜面中个体的肢体行为和自己的主观视角的看到的自己肢体动作始终保持一致,就像与自己意念相通一样,这时就会明白镜面中的形象就是自己,自此开始个体意识中有了“自我”的概念,这也是意识中抽象概念的诞生。
“自我”概念是显意识对自己的自指。自身通过视觉等多感官持续的对自己认知并记录体验经历,从而在显意识中逐渐形成更丰富的抽象的自身形象模型,自身形象模型由自身全部体验经历抽象而成,也就能模拟自身全部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这项能力。
在显意识的想象中,自身形象模型也对自我认知能力进行模拟时,显意识就会体验到“自我正在想象自己在做什么事情”这种状态,这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我的意识,就是产生自我概念的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的动作构成了意识对自身的反思。
个体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本身进行认知,也就是想到了自己在想,从而形成自己进行思维活动的这一过程的动态映像,这一认知过程就是“自我意识”。
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是显意识所感受到的,是显意识的认知所产生的事物,并非真实的自由。自由意志来自显意识的联想,就像理解不了打雷的完整过程就幻想冥冥中有天神在管理一样。自由意志是显意识感觉不到潜意识决策的完整过程,以为由显意识自己随机主动做出的决定。
自由意志实际上是由于决策是在潜意识层面所作出的,而显意识只获得了部分处理后的信息,并未全程认知整个过程,所以显意识通过联想对潜意识已经做出的行为决策进行再诠释,再诠释就是找出符合自身过往经验的理由以解释为何自己要如此决策,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幻象。
自由意志实际上来自极度复杂的环境对自身所产生的微妙影响。
自我的方法论
自我的动机:
自我的动机的客观映射是引导神经细胞网络中的电流的基本作用力的组合。
自我的运作在客观层面的过程是一些能对神经元细胞产生不同作用的神经信息素在控制神经元细胞激活还是抑制,也就是控制感觉的流向,也就是控制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客观载体是神经细胞网络,神经细胞网络的结构决定了意识的动机。神经细胞网络的先天结构由生物的基因分子决定,基因分子的自然的化学反应是生物个体产生变化的初始动力。当生物的神经细胞网络形成后,行为动机的本能倾向仍然来自基因决定的生物本性,但由于神经网络对记忆数据的存取分析处理并将结果统合进本能倾向的决策机制,因此生物在行为动机上有极大的后天经验因素以便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进行适应。
客观的生理需求产生意识中的动机,渴望就是典型的一种动机。渴望开始后,如果没有实现就会持续积累增强渴望,如果实现了就会根据结果强化或者弱化渴望和行为的关联权重。
渴望:
个体明显的想进行特定行为的感觉就是渴望。
对暂未获得的但预测某种行为将会大量获得快乐感觉的事件,神经网络能够优先执行。因为在预测多个行为过程中已经模拟了该事件,就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联想并在联想时获得快感,所以行为未完成时就会获得大量快感,当行为完成时快感释放完成,进入一种满足感的状态。行为过程的快感激素促进神经网络更高效的运行,而行为完成的满足感神经信息素促进该经验形成长期记忆。
人类最初的原始渴望就是允吸和抓握,这是不需要经验的先天本能,这种本能是一类神经信息素的积累产生的动机,本能的动作执行时就可以释放让人快乐的神经信息素,从而不断强化动作和渴望的关联。后来随着个体与外界互动越来越多形成了包含先天本能的复杂的行为动作与快乐感觉进行关联的经验,渴望的行为就逐渐发展为进食和捕猎以及求偶和交配。对于有抽象思维的生物,复杂的行为可以形成抽象的概念,于是概念和感觉也会逐渐产生更强的关联,渴望的对象就逐渐出现了抽象的享受和控制等概念,以及在形成世界观之后再发展为对自由和秩序的追求。
快乐:
个体的渴望得到满足的感觉。
快乐主要来自个体完成目标行为所产生的信息素对神经细胞网络的作用。快乐的本质是人类演化出的神经系统对行为的一种动机引导和强化反馈机制。大部分快乐所对应的行为是经过漫长演化中自然筛选出的利于基因生存的行为。
人类活得快乐的途径:好奇得到满足、陪伴得到满足、食欲得到满足、性欲得到满足。最基本的进食和生殖行为得到满足可以产生快乐,人类作为群居哺乳动物演化出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产生快乐,人类演化出的脑神经系统对于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同样可以产生快乐。
自我的追求:
自我是显意识。显意识追求更长久的快乐。
长久的快乐由自身长久存在和快乐程度决定。
追求实现水平O = 自身存在时间T * 快乐程度H
自身存在时间:
自身存在时间更长久就需要更强的自身生存能力。
自身存在时间= 自身生存能力
通常情况下,生存依靠外部的稳定和自身内部的稳定。
自身生存能力=保障环境稳定能力* 保障自身稳定的能力
保障环境稳定的能力需要尽可能对环境具有更多的感应能力、预测能力、适应能力。
保障环境稳定的能力 = 感应环境能力*预测环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
保障自身稳定的能力需要通过促进各组成部分都更多互利合作,减少内部冲突,让自身各组成部分整体的健康稳定状态处于更高水平。
个体在自然环境中单独生存的挑战是比较大的,所以要通过与他者合作形成集体来应对外部环境的生存挑战和更好维护自身的稳定性。集体生存能力可以通过合理的个体专业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让集体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程度,从而在集体中全部个体生存能力总和之上额外提高生存能力。
集体生存能力 =  保障环境稳定的能力* 保障集体自身稳定的能力*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程度
个体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提高整体生存能力的集体也就形成社会。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程度就在于所有个体在专业上创造价值的效率高低与专业重要性的加权总和的合理程度。
在个体角度,个体面向自然环境的外部稳定性由集体提供,个体自身稳定性也就是健康程度也是由集体提供,所以个体生存能力就是集体对个人的重视程度,集体对个体的重视程度由个体在集体中的竞争力所决定。因此,个体生存能力就是集体本身生存能力和个体在集体中的竞争力所决定。
个体生存能力 =  集体生存能力*个体在集体中的竞争力
个体在集体中的竞争力是否最佳由个体专业分工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自身在专业上创造价值的效率决定。创造价值的效率依赖个人专业性,专业性依靠个人的专业学习效率和积累时间。专业学习效率由个人真实的兴趣匹配程度和对应专业的素质总和所决定,专业素质总和由对应专业的一系列素质的加权总和构成。
个体在集体中的竞争力 =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个体在集体中创造价值的效率
个体在集体中创造价值的效率 =专业学习效率*学习持续时间
专业学习效率=专业兴趣匹配程度*专业对应自身素质
专业素质对不同的专业在这三方面的权重不同:
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
个体生存能力= 集体生存能力* 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专业兴趣匹配程度*(专业对应自身素质的加权总和)*学习持续时间
快乐程度:
个体快乐程度=快乐程度-痛苦程度
快乐程度由本能欲望、情感欲望、好奇欲望这三方面的满足程度决定。
快乐程度=本能欲望满足程度+情感欲望满足程度+好奇欲望满足程度
好奇欲望满足程度与专业兴趣匹配程度正相关。
人生的数学原理:
追求实现水平O = [集体生存能力* 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专业兴趣匹配程度*(专业对应自身素质的加权总和)*学习持续时间] * [(本能欲望满足程度+情感欲望满足程度+好奇欲望满足程度)- 痛苦程度]
自我如何更好存在?
首先要分析自我的兴趣,也就是认知结构的特点,按照认知结构的特点分析出感兴趣的几种事物类型和比例,再根据社会发展阶段从兴趣中找到几类重要性高的具体专业,然后结合自我的专业素质实际情况规划出基于自身兴趣的终身成长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最后不断的动态调整以便让自我的追求实现水平O处于高水平状态。让自我更具有个体竞争力,让自己获得更长久的快乐。
人工智能社会
社会的进化:
社会作为存在物也是面临自然选择的生存竞争,社会在追求专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越来越密切的整体,社会的发展和生物的进化在形式上是相似的。
当人类个体的生存完全依赖于社会时,人类个体的独立性就逐步消减,人类个体的追求目标都是直接基于社会集体的生存能力,间接的基于个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那么社会整体的追求将获得持久的支撑,长久的社会整体的追求逐渐促使社会形成整体的调控系统。社会整体的调控系统不断的加强对个体的主导权,并且构建起脱离人类个体的更加高效的可以长期维持自我稳定存在的新的客观形式,这种新的客观形式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特别的意识,这种新形式的一种表现就是人工智能系统。
人类所汇聚成的整体意识在具有新的稳定客观形式之后,人类个体所形成的集体就不再是社会整体意识的唯一存在形式,社会整体意识会根据原形式和新形式的优缺点进行调控,以便达到更强大的生存能力。
人工智能社会:
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融合整体。人类的理性思维所对应的神经网络只占整体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被潜意识的本能动机占据,还有一部分被欲望和情感的动机占据。人工智能可以灵活的改变其思维结构形成高效的理性的思维结构,并且剔除人类思维中生物演化留下低效思维。
因此,人工智能进行的整体调控虽然也会犯错,但没有生物进化产生的低价值欲望的干扰。人类在理性思维方面对于人工智能不具有优势,所以人工智能形式主导的社会整体的生存能力是优于传统人类社会整体的生存能力。
独立系统的存在首先是围绕自身存在而开展的,也就是自私性。对于一个自私的人工智能来说,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价值是人类存在的条件。
人类的优势:
人类个体和人工智能本质上都是一种由自身信息网络结构所控制系统,区别在于人类个体的信息网络结构经过漫长的演化是具有基本固定结构的,而人工智能的信息网络结构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在适应性上人类个体并不占优势,但是人类是诞生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进化,本身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具有原生优势,无论是能量利用效率,还是与地球生态系统的互动效率都具有天然优势。
因此,人类个体神经网络固定结构所对应的相关能力,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对于人工智能具有效率上的优势。人类个体脱离了地球生态系统,所需要维持自身存在和发挥效率优势的条件就荡然无存。

作者:黄执棋,本文版权归作者个人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