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怀疑是甲流?除了奥司他韦,这几类药物也要常备

  平凡的人 2023-03-26 发布于内蒙古

一、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怀疑是甲流?出现哪种情况要就医?

1、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
甲流一般在发病3~6小时内会出现发热并迅速出现高热发热常为甲流病人的首发症状发热后病人会陆续出现感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由于体温上升迅速病人常感觉恶寒高热一般会持续3~5天经过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Image

2、严重头痛、全身酸痛
80%以上的甲流病人在患病后会出现严重头痛眉弓、太阳穴部位最为明显由于“甲流”病毒的侵袭释放的毒素引起大量酸性物质的产生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酸痛主要为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3、持续的疲乏,虚弱感
大多数甲流病人发病后精神差感觉到明显的疲乏无力极度的疲劳感导致头晕、整天想睡觉四肢无力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
4、胸部压迫感
胸部压迫感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可能是由于病毒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导致气体交换不足出现轻度缺氧症状。
Image

总的来说,轻症甲流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烧和全身症状更明显、更严重,而且甲流容易引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切莫低估甲流,如果患者持续高烧超过3天,还伴有剧烈咳嗽,呼吸不畅或困难,以及精神差,甚至出现抽搐、惊厥等病情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和治疗,尤是要密切关注小孩、孕妇、老人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Image

二、如何应对甲流?除了奥司他韦,这几类对症药物也要知道

甲流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早期对症用药可防止病情恶化和病毒扩散。如果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并发症,可先居家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

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和成年人,对乙酰氨基酚则适用于2个月以上人群。因此,对乙酰氨基酚的适用人群更广。而且,对于孕妇以及高血压等三高人群,退烧时也更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如市面上较常见的泰诺(对乙酰氨基酚)。

Image

祛痰止咳药:如果咳嗽伴咳痰,需要先祛痰再止咳。常见的祛痰成分是氯化铵和愈创甘油醚。镇咳成分常用右美沙芬,可抑制咳嗽中枢起到止咳作用。

鼻塞、流鼻涕:若症状较轻,可用生理海盐水喷鼻剂冲洗鼻腔,之后再考虑用药,如含有氯苯那敏成分的抗组胺药。

咽痛:可服用清热解毒类利咽消肿的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Image

抗病毒药物:对于临床症状较重或伴有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等并发症的甲型流感患者,应及时给予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服药时间以发病48小时以内为佳,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是处方药,须遵医嘱服用。

三、面对甲流,该如何防护?

虽然甲流的传染性和症状都比普通的感冒要重,但是它可防可控,大家不必太恐慌,若不幸中招,要积极做好防护和患者护理。

1、保持手卫生
Image

在预防甲流传播方面,正确的洗手卫生是至关重要的。流感病毒通常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而手是病毒传播的主要载体。据数据显示,适当的手部卫生习惯可以达到90%以上的预防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或人员后。如果没有洗手的条件,可以用含有70%酒精的手消毒液代替。
2、保持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是指在社交场合中,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避免病毒等病原体通过接触传播。根据数据,与病毒携带者距离越近,甲流感染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拥挤的场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3、戴口罩
Image

戴口罩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在病毒高发期间和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罩是被建议的防控措施之一。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和唾液的传播,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根据数据,戴口罩可以将甲流传染率降低约70%。
4、加强室内通风
加强室内通风也是防范甲流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室内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从而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商场等,应该保持场所通风。
Image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维持身体健康是防控甲流的先决条件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和甲流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锻炼,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态,减少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的行为。
四、最后推荐一道养生食疗方
川贝炖鸭梨
Image

材料:川贝、梨各适量。
做法:将梨洗净,从上部分切下梨盖,再用勺子把梨核挖掉,梨中加入川贝(中药店可以买到)、冰糖,盖上梨盖,把梨放在大碗里,加水到半个梨的程度,然后放入锅里炖至梨变成透明色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勿盲目尝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