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现代史上,为何湖南一省人才鼎盛?其幕后第一功臣是谁(下篇)

 茂林之家 2023-03-27 发布于湖南

文/青峰

前言:对于陶澍这样一位在大清中后期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笔者为了写好这个人,因此文章写的比较长,为了适应今日头条读者朋友碎片化时间下的阅读习惯,故将此文分成了上下两篇。

下篇仍然紧扣文章主题,探秘湖南近现代人才鼎盛这一历史现象的形成与出现,其背后的第一推手与最大功臣陶澍,是如何苦心孤诣地布局施实,最后又是如何在其去世的前后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的。

对晚清及近现代史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静下心下,阅读此文下篇,一定会有所裨益。

文章图片1

陶澍画像

陶澍的一生,堪称完美。

他仕途顺利,受到挫折不多,最后逝于两江总督的任上。

他人格情操高尚,两袖清风,廉洁自律,一心为国为民,在近四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为国家为老百姓办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大事。

他识人用人堪称一流,常常识人辨人于微末未起之时,发掘胡林翼于孩童,识左宗棠于平民布衣,察魏源于微尘,其辩人之智、识人之明、用人之诚,大清一朝无出其右者,实乃奇人。

他年少成名,以科举进士之身走上仕途,却反对八股文,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问思想,让“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晚清及近代中国史上蔚然成风,其思想哺育了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

他一生以“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为座右铭,并身体力行,一以贯之,终于干成大事,名留青史。

最为后人称诵的,是他以一己之力,引导与推动了后来湖南近现代150年左右人才群体的整体崛起,成为湖南近现代人才鼎盛第一功臣与推手。

那么,他是如何引导推动的呢?

文章图片2

图:陶澍在晚清时留存的画像

文章图片3

一、他日积月累,不断向前推进,为达成目标,陶澍筹划了湖湘人才崛起的“三步曲”

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宏大、影响深远的“人才工程”,陶澍的内心深知不容易。为此,他在此后近20年的时光中,分三步推进,终于在其去世的前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第一步:以岳麓书院为立足点,在湖南士子及读书人心中竖起“经世致用”的大旗。

陶澍虽然以八股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获取了功名。但是,终观其一生的思想言行,他始终认为这些陈腐的八股文对一个要干大事的人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只是进阶仕途的一个工具而已。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实,最终还是要靠“经世致用”的真正学问与实践。

文章图片4

图:湖南岳麓书院,系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

1814年,即嘉庆十九年,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的陶澍已是大清正五品官位,尽管官位仍不高,大在清还只是“中层干部”,为了实施其湖湘人才崛起的战略规划,他让好友、时任翰林院编修的董国华,在京城发起成立“宣南诗社”,将京城一些地位不高的年轻士子官员组织起来,定期聚会,谈诗论道。

由于在清朝,朝廷上对下面结党营社监控十分严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成立后的宣南诗社,其活动主要以谈诗、消寒、赏菊忆梅、试茶、观摩古玩,以及为宋代文坛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做诞辰生日纪念等为主,不谈朝廷之事与官场之事。

陶澍则以宣南诗社为依托平台,广交在京的高人雅士,尤其是湖南籍一省的青年才俊,传播其“经世致用”的思想。

此时的林则徐正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经人介绍后也加入了“宣南诗社”,由此与陶澍结识,并开始了两人长达一生的友谊。

文章图片5

图:林则徐历史上的画像

林则徐,生于1785年,他比陶澍小七岁,于1811年,嘉年十六年中的进士,开始走入仕途。

在林则徐的仕途上,提携他最多的人便是陶澍。林则徐作为陶澍的下属,与陶澍共事多年,对陶澍的人格与能力极其推崇,尊其为师。在陶澍六十岁大寿时,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曾赋诗三十首,祝贺这位亦师亦友名满天下的两江总督。

在林则徐一生中,陶澍对其既有提携之恩,又有培育陶冶之情。

陶澍在1838年因病向朝廷请求开缺回籍时,向朝廷上奏,奏折中推荐的第一人即是林则徐,并何朝廷推荐其两广总督之职由林则徐来接任。陶澍在奏折中对林则徐大为赞赏,认为林则徐“才大心细,其才远胜臣十倍”。

陶澍对林则徐一生影响极大,在陶澍1839年病逝后,林则徐十分悲痛,含泪写下一幅名传一时的悼陶文毅公挽联,其联曰: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去,美溢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乃,遗章惭负替人期。

该联中,林则徐不仅将陶澍比作泰山北斗,表示自己望尘莫及,同时也表明自己只有加倍努力,才不会辜负陶公的厚爱与期许。

可以说,陶澍所传播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对林则徐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林则徐后来则把这种为国为民的期许又传递到了胡林翼、左宗棠二人。究其源流,陶澍实乃功在其首。

文章图片6

陶澍(中者)、林则徐(左者)、左宗棠(右者)三人铜像雕塑群

再说依托“宣南诗社”这个平台,陶澍把如魏源、黄爵滋、贺长龄、贺熙龄、郭嵩焘、胡林翼、左宗棠、龚自珍、陈銮、梁章钜、李星沅、陆建瀛、俞德渊、王凤生、姚莹、黄冕、汤鹏、包世臣等当时学子精英,全部汇聚到了其身边与影响力之下。后来这些人都成为晚清政坛、学术界、思想界的一代翘楚,并在大清的历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陶澍虽以岳麓书院为立足出发点,以发掘湖南人才群为目的,但他格局宏大,为了传播其“经世致用”思想,他海纳百川,见贤则喜,在“经世致用”的大旗下,又不拘泥于湖南一省,把当时全国各地有实学才干又有能力操守的士子官员,几乎全部汇聚到了他的影响力之下。

第二步:时时留心人才,发现人才,挖掘人才,一有机会陶澍便依靠自己的声誉与影响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并把他们推荐到合适的位置,让他们有施展抱负的平台与机会。

陶澍一生最令后人惊艳与称道的,是他对胡林翼的发掘与培养,以及用自己的声望与影响力为时居乡间教书的左宗棠扩大知名度并创造出山的舆论基础。

在大清一朝,最善识人辨人的莫过于陶澍与曾国藩二人,但陶澍比其晚辈曾国藩更强之处在于,他不仅善于识人辨人于微末,而且极善于用人。

其一生察人、识人、用人,少有失误失策。在其一生中所识、所荐、所用之人中,绝大多数最后都成就斐然,在大清历史上成为了各领域的重要人物,并名载史册。

令后人最为称奇又温暖人心的,是他对后辈胡林翼与左宗棠的知遇之恩。

陶澍认识胡林翼时,胡林翼才七岁。嘉庆二十四年,即1819年,陶澍被擢升外放,前往四川任川东兵备道,兵备道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但职权略大于现在省军区司令。在上任途中,陶澍请假顺道回故乡探望亲友。在益阳,陶澍拜望父辈好友——胡林翼的祖父胡律臣。

当时,七岁的胡林翼正好随同其祖父在座,陶澍一见,“惊为伟器”,曰:“吾已得一快婿矣!”遂以与贺夫人所生之女,时年5岁的长女陶锈姿许配给胡林翼。

胡家与陶家本为世交,胡的父亲胡达源是1819年考中的进士,一甲第三名,名登“探花”。陶胡连姻,门当户对。这样,胡林翼便成了陶澍的女婿。

文章图片7

图:胡林翼,晚清四大名臣,陶澍的女婿,湘军的创始人之一

为了培养胡林翼,陶澍在胡林翼虚岁19岁这年,为女婿女儿举办了结婚大典。婚典后,陶澍即要求胡林翼正式搬入陶家从化县桃花江的府䣌,并让家人敦促其发奋苦读,以盼来日进士及第,在仕途上成就一番事业。

为此,陶澍还专门从益阳延请了一位名宿蔡用锡来教胡林翼。胡林翼日后考中进士,做到了湖北巡抚,成为了大清一代名臣。

胡林翼深得其岳父陶澍遗风,识人荐人无数。如大清后来的“救时宰相”阎敬铭、任过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以及他本人好友左宗棠等,都得到过胡林翼的大力举荐。

对于日后名满天下,建旷世奇功的左宗棠,陶澍虽然一生不曾举荐过,但他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托举之劳。其以两江总督显赫之身,主动与尚为一布衣举人的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并在晚年以幼子陶桄相托。其识人之明,察人之智,百年以来,犹在温暖着三湘大地士子学人的内心。

文章图片8

图:收复新疆的民族左宗棠的珍贵历史影像

对于魏源,陶澍并不因其仕途不畅而有稍有轻怠,相交以诚。一旦自己外放独立设衙,旋即礼聘魏源入幕,鼓励其著书立说,终于成就其大清启蒙思想家的史历地位。同时也让自己“经学致用”思想,由魏源在其名扬东亚的《海国图志》一书中发扬光大,结出累累硕果。

自此,陶澍用毕生心血倡导的“经世致用”之学,在两江、两湖、两广尉然成风,尤其在湖南一省枝繁叶茂。

第三步:着眼于前,面向未来,不以一时一事的挫折而中途废弃,一以贯之,深耕厚植,自己栽树,冀希于后人“乘凉”。

陶澍一生目光深远,长于规划统筹,从不着眼于眼前得失。他为官的几十年中,也曾因黄河水患、保奏张成龙升职、私刻朱批、注考河库道李湘茞不实,受到道光帝四次下旨处分,但他从不患得患失。他一生受到道光皇帝十四次单独召见,君臣问答,并被道光帝御笔题写“印心石屋”匾额。面对旷世荣耀,他也从不持宠飞扬。

文章图片9

图:清道光帝1835年,御笔为陶澍题写的“印心石屋”扁额

文章图片10

图:清养心殿东暖阁,道光帝曾在此十四次单独召见陶澍,与陶澍君臣对话

一个人一旦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志向,那么,世俗的身外之物很难羁绊其人。

陶澍正是这样一位志向远大的人。

当他政绩卓著,官位越来高时,他便将一些有实学而功名不显、仕途不畅的学子士人礼聘入自己的幕府,给他们以位置与平台,以便他们能学以致用。

这一点上,魏源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

文章图片11

魏源,湖南邵阳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魏源,1794年生,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他比陶澍小16岁,与陶澍处于亦师亦友的关系之间。

魏源在道光二年,即1822年中举人后,仕途一直不畅,历经挫折与坎坷,直到23年后,即道光二十五年才成为进士。此时的陶澍去世已经有六年了。

陶澍对魏源一生的影响极大。在一定程度上,魏源是陶澍“经学致用”思想的继承人与“经学致用”思想的集大成者。

魏源一生官运不畅,官名不显。他后来的名气与声誉之所以能越过绝大多数与之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作为清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影响力与地位。

在其传世名著《海国图志》中,他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引领了大清近半个世纪的外交方略与国策。他是中国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向的标志型人物之一。

魏源在其六十三年的人生岁月中,其最富思想活力与创造性的十二年,一直追随在陶澍的身边,是陶澍幕府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员。他们以幕主与幕僚的关系共事十数载,为盐政、海运、水利做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贡献。

陶澍在世之时,对魏源极其重视与信任,名为幕僚,实以忘年好友待之。除开魏源的确是有经世大才外,陶澍本人与魏源一家可谓有世交之谊。

陶澍少年时,家景贫寒。魏源家族在邵阳为望族,其祖父魏志顺乐善好施,远近闻名,尤其是对寒门学子多有资助。陶澍1801年首次进京考试时,曾逆资江而上,慕名拜访过魏源的祖父孝立公魏志顺,没料其祖父一见陶澍,奇为异才,赞赏不已,并资助了陶澍一笔盘缠,助其进京度支。后来陶澍为官,遣人备礼专程赴隆回县司门前村送还此款。魏源的祖父坚持不肯接受,并对来者说:“钱财为流通之物,吾非借以谋利,愿尔主人在官清廉,爱百姓足矣。”

“雪中送炭”的情谊,远远胜过“锦上添花”。因此,陶澍对魏家这一份恩情感念终生,及至陶澍为官,对孝立公魏志顺的后人,且极有才华与抱负的魏源,关爱与提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陶澍在病逝前,将自己身后之事托付给魏源,并把自己一生中的书稿、奏折存底、金石文片等悉数交付给了魏源。在陶澍去世的第二年,《陶文毅公文集》便在魏源的编辑整理下刻印出版了。

魏源没有辜负陶澍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陶澍思想资料的存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研究了解陶澍一生的成就及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史料。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陶澍一生只活了62年,在中国古代向近代转折的关口——“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去逝了,岁月没有给其机会登上更高的历史舞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身前对此有充分认识的陶澍,对于湖南人才群体的崛起,只是播下种子,浇灌了土壤,点燃了火种,但是,他没有看到湖湘人才群体在历史上整体崛起的这一天。

不过,历史上成就大事者,又有几人能看到未来的结果呢?

事成不必在我,成事一定有我。”通透智慧如陶澍者,何尝没有想到。

文章图片12

图晚清四大名臣油画: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张之洞

及至曾左胡创立湘军,攻克太平天国南京城,“天下督抚半出湘”的局面终于形成。

至此,湖南在近现代史上人才群体崛起的局面已经势不可挡。

这种人才鼎盛,英豪辈出的局面,终于在以毛泽东主席一代为代表的湖南人中,达到了巅峰。

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中的52名领导人,有10人是湖南籍;在1955年授予的开国将帅中,10位元帅,有3位是湖南籍——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在10位开国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籍——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19位是湖南人;在177名开国中将中,有45位是湖南人。

这种一省人才之盛的局面,在我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省份。

文章图片13

图:开国十大元帅,其中有三位是从湖南走出来的

文章图片14

图:开国十位大将,有六位是从湖南走出来的

文章图片15

图:开国上将57人,有19位是从湖南走出来的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陶澍作为湖南人才群体的先行者,为湖南在近现代史上人才群体的崛起所起的作用,实有开山凿石之功。

他生前“播下了一把种子”,湖南人民“收获了整个春天”。

道光十九年六月二日,即公元1839年7月12日,陶澍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总督的任上,终年六十二岁。

二、结语与后世对陶澍的纪念

陶澍一生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出身于小农之家,是从湖南一个僻远的山区农家走出去的封疆大吏,靠着个人奋斗,顺应历史民心,对其所处的时代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以其“经世致用”思想对湖南人才在近现代整体崛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图片16

湖南安化县陶澍纪念陵园

文章图片17

湖南省重点历史文物——陶澍墓

文章图片18

陶澍故里小淹镇陶家湾——陶澍官厅

今天的湖南,无论在其家乡安化县还是在省会长沙,都建有各种形式的纪念馆与文化长廊,来纪念这位曾经为湖南人才兴盛建立过功勋的一代名臣。人们对他的研究与赞美有增无减,他是大清的国之干臣良臣,更是湖湘文化养孕下,从湖南走出又影响了湖南近百年历史的一位三湘大地之子。

他,值得后世的尊敬与纪念!

行文至此,就以笔者一首《赞陶公陶澍》的小诗,作为此文上下两篇的收尾吧。

《赞陶公陶澍》

——因著此文,笔者青峰先后又再次泛阅有关陶公各类传记史料,有感于其人其事。一百八十年来,斯人已逝,而功业尚存,其情怀延续至今,特赋诗一首以纪之。

安化小淹少年奇,资江水绕印石离。

曾伴水天共此读,雾锁青山世称奇。

谁料僻远农耕湾,飞出大清第一吏。

进士虽尊不为贵,经世致用志不移。

漕粮海运建奇功,养心殿上对从容。

印心石屋御笔在,旷代荣光尤未消。

识人辨才神莫测,左胡二人起青萍。

近代两湖多奇士,陶公若辞谁第一?

风袖一世平生许,菩萨霹雳两手开。

天下督抚江南柱,遗爱后世万民忆。

一生功著名不显,湖湘士子何敢忘?

百年之后忆斯人,泽被三湘春满地。

——作者青峰2023年3月23日于手机屏写毕

写作参阅部分书目:

1、《大清良臣陶澍》,作者杨浩,花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2、《我的先祖陶澍》,作者陶今,岳麓书社出版,2012年版;

3、《陶澍师友录》,作者陶用舒,岳麓书社出版,2018年版;

4、《左宗棠传》,作者左景伊,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5、《两江总督陶澍》,作者刘斌,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6、文史资料《清史稿·陶澍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