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好学一

 喜欢的资料 2023-03-27 发布于天津

如何下手?


闲谈浪费大家的时间,生命苦短,大家各自珍重。

本人有感于文化的衰微医道的没落奋而学医,

从几年前在402开始唠叨,自学之道迷途甚多,医学著作浩如烟海。

如何下手?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看书多不一定等于医术高,不等于会看病。

况且,有书不一定能看出来门道。

胡某有心给大家一个交待,让大家觉得,中医好,传统文化真好,中国文化真好。

让大家觉得,中医好学,很有趣味,中医治病效若桴鼓。

这里是免费的,而且是推心置腹的。

也许我的言论在阁下看来是小儿呓语,那是阁下立足高远。

但是知见虽微,是胡某的心语,惟愿能让更多的人得到中医的利益,

也因此让中医乃至传统文化之根再次深深的扎在每个人的心田上,

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图片

义务和责任


中医的传承,是整个这代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这一代人过去了,下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已经陌生了。

如雾里看花,只是存在于历史长河中。

思想意识,起心动念已经完全西化。

中国字只是认识,却不能理解。

古书都是是天书了,苦涩的中医古籍更是古董。

而发扬光大这个东西,对于下一代就是天方夜谭。

不是我,瞎吆喝,一旦这个事实到来一切都成定局。

为什么有病看不起?

不能怪国家,现在国家背上沉重的医疗包袱,

每年开支几万亿的医疗费用,

几万亿可以用于国防建设,十五艘航母战斗群,

用于科技绝对是世界超一流,

可是被变相的流入势力集团的腰包,

对大众却是肉体的摧残,制造了更多的病人。

现在很多病不是原发病,

简单的说就是:不是你生的病

这病,是医源性的和药源性的,

是手术后造成的,吃药的副作用造成的。

图片

健康有二


人的健康有二,

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好解决心理问题难解决。

所以薛老薛伯寿前辈说:治病容易治人难。

身心并治,身病怎么治?用理法方药

心病怎么治?这是难题。

错误的思想导致的错误的行为再导致一系列疾病。

没钱的日子,你幸福吗?有钱的朋友你幸福吗?

不管你身居何位,都永远是幸福的理由,而不是幸福本身。

时代的潮流意识,已经走入了自闭。

自私自利,一切以我所得为目的,

越来越孤立,越来越脱离整体观,

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了私利,

形成互害模式,没有了道德底线。

所以《论语.为政篇》: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道德为标准。大家都有耻辱心,心里有底线,自己会因为羞耻心自我约束。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用法律约束,就会钻空子,而且不但没有羞耻感,还觉得自己聪明。

现在国家提倡重回传统,这是国之大幸,世界之大幸。

这些事情和中医有关系吗?

有内在的必然关系。

《内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心理情绪会导致气机的运行发生变化,再而导致病变。

后来大医们整理了三因致病学说:

外因:风寒暑湿燥火(瘟疫)

内因:七情致病

不内外因:外伤之类

七情内伤我只能论述这些了,

大家的目标主要在六淫致病上用功。

一个人内心的爱太少了,就不幸福,太自私。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大的环境好了,大家都心安理得,气定神闲。

《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

“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机体的免疫系统很强大,只有不能适应的天气突变了——六邪

“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愈”

《内经》上都是这么说的。

效若桴鼓,立竿见影。

难道不是吗?

大医精神


细读孙思邈《大医精诚》

能学好中医的人,必然是佛菩萨发心,圣贤立志,

要么做苍生大医,要么就是含灵巨贼。

这棒喝,骂的我后背发凉,小家子家家的,学不成大医的。

大医是智慧之学,能参天地之化育,明了阴阳造化之先机。

没有宁静以致远,没有淡薄以明志,没有精思入神,没有惟精惟一的基础,难于上青天。

我曾经谈过:《伤寒论》序言看仲圣的发心:

”余宗族,感往昔之沦丧,死于伤寒者十居其七,而撰用内难胎胪药录汤液经法而成,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仲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发心整理上古医著,而成为《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学人垂方法立律粱。

仲圣以前医学著作比较散乱,仲圣梳理成了六经辩证模式。

开篇曰:“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这一句话有以下内容:怎么辨太阳病?

它的脉象,它的症状,它的治法,一气呵成。

后世的经方大家许叔微也是家里的亲人死于病,看到仲圣的序言,找到了心里共鸣,发心学习《伤寒论》而且终其一生,义诊行医。

李东垣自己也是这样的心情,拜师用三十根金条,传道罗天益,还给安家费。

傅青主......

古代大医不可枚举,每个大医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

悲天悯人,慈悲发心。

所以我一直呼吁大家,看看我谈过发心的那篇论。

这是救人救世的学问,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健康而学习,

那成本太大,不如认识几个好医生简单。

生活中的疾病不是那么简单的可以应付的,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基本能应付那已经很全面点了,学到此处不易。

《论语》中孔子说:“二三子!圣人之道可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乎?”

当时孔门弟子悄悄的问孔子的孙子:老师教你啥了?

孔子骂人:二三子!圣人之道可举其一,而遗其一者乎?

真正的圣人之道只有一个: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所以儒家的道,佛家的道,医家的道,都是那一个意思,只是说法不同。

所以胡某不才,论述的医学浅见,也是以一贯之。

没有内外,不会因为不给钱给钱而有所差别。

这个我的学生比较清楚的感受到的。

我的医术不值一提,我的见解浅薄无知。

我值得你们重视的,却是那个发心。

你们所能与此心为伍,功德无量,前途不可限量。

我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粒微尘,微不足道。

华夏命脉,往圣之心不可断绝。

生命无常,我深有体会。

我也完全可以闭关自守,独自等待,

只是心里亏欠那个誓言。

图片

活学活用



大家在自学的路上是不是很迷惘?

有心无力,有力无处使?

看了几家的著作是不是很矛盾?

这证那药是不是头蒙?

我都不会啊!我也懵啊!

所以我知道半路上的路,不上路的苦,

所以我说中医好学,给大家打打气,鼓鼓劲,梳梳头,捋顺下脉络。

李可老师出名了,四川的火神派广大了,

一时间满世界的大剂附子,

以附子论胆量,这是何其的盲目跟风?

又说金元四大家,单看这些著作彼此之间截然不同,很矛盾是吧?

寒凉派,温补派,都是当世明医,那是疗效炼成的,

不是现代的名医都是广告做出来的。

为什么方剂到了我们手里就不管用了,在肚子里还打架?

这就涉及到孔圣的一以贯之的道。

我们怎么从上古贯穿到金元明清的那个理是什么?朋友们可曾思考过?

那就是时间不同,我在学习群专门讨论过一次,他们没有整理。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看,每年六个气,一气俩月。

六十年一个大轮回,三十年一个小重叠。

把一个甲子再当做一个气,那么六个甲子就是360年。

寒凉派的祖师和温补派的祖师一样,都是古中医的达人,深明医理,根据时间空间气候的大趋势用药。

比如大雨连绵不绝,大部分人都是湿气致病,你的学说就是祛湿派了。

在大的太阳寒水大甲子里六十年气候偏于寒凉,

大多数病人,都是表现为阳虚,医理医药必然都是温补一系。

反之,假如温补派的祖师生活在少阳相火的大司天的六十年,气候偏于炎热,他用药就会是寒凉派的理论。

用五运六气的眼光看就不矛盾了。

那么我们回到《伤寒论》,《伤寒论》的核心精神是: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也就是说《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是在这个原则下发挥的范例。

顶着这句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一路下来,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如是如是。

有了五运六气思想,掌握了六经八纲,在心里建立主心骨,再看后世诸家一目了然,没有困惑了。

这个时候再去拜师解惑不迟,此时几乎找不到老师了,只有挚友。

我拿了大把的钱和时间,花了我学生的积蓄,游学南北,印证了我的思考。

广大的学员朋友,这些大德验证了疗效。

感恩,真的感恩!

我把这些因缘汇集得来的知见,供养诸方有缘。

现在动则数千上万的学习班多了,能传道的没有,都是收钱比较热心,教点术给你,回去后你又不是临床家,偶尔用很灵,有时候用不灵。

为什么?你没有得道,你不会变化。

死方子套活人,永远的医匠。

智慧是内心的迸发,需要大家内求,我说的只是指月之指,不是月亮。

中医之道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传统文化是真实之学,时时没有离开你的一切。

道非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有人问我:

胡老师,你是怎么学习的?

我正在做饭,就告诉她做饭啊,做饭就可以参悟的,你做过饭吗?我相信大家都做过的。

你把冰放在锅里,等会儿就是水,水热了就冒热气,热气到了锅顶就结成水珠下落,这就是中医之道。

发生一切变化的背后的那个机,

就是温度的变化——寒凉温热,简而言之寒热(阴阳)

热了升,凉了会降,升降开合出入。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还是那句话:升降开合出入虚实寒热,十字总结。

随证治之,不要有治病的思想。

你是在调理机体的升降开合出入的功能。

平衡寒热虚实,不治病而病愈。

胡某不才,以前的东东几下就交代了。

做饭,加了盐菜就软了,五味之咸可软坚,怕太软了先加醋,酸可收敛,菜很不容易炒烂了。

好的中医路过病人门口闻到药味,再问问病人治啥病的,就告诉他,病可以好还是喝了如何。

何也? 味,药味和病情对不对。

老中医没药也能治病,去马路上路边看看,抓把草回来就可以,信吗?

需要生发取其嫩尖,需要沉降取其根茎,需要收敛找个酸的,需要发散用辛甘之味,一言以蔽之。

中医哪里不好学?难学我那弟子三千就完不成任务了。

大家饿了吧?我去做饭去再参悟参悟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