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街·胶东风物 | 要形容它的美味,苏东坡有句话:直那一死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食诗,非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莫属:“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句七言,句句都是美食诱惑:桃花初绽之时,正是春笋肥美之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想想都要流口水。春江里游来游去的肥鸭,要是做成烤鸭、酱鸭该有多么好。蒌蒿、芦芽是应时的野菜,一个“短”字其鲜其嫩便跃然纸上。

至于河豚,更不用说了,可称得上是苏东坡的最爱,“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说:“子瞻在资善堂,尝与人谈河豚之美者,云:'直那一死。’ 其美可知。”这就是俗语“拼死吃河豚”的由来吧。

苏东坡是古代文人中最著名的吃货,没有之一,蒌蒿、芦芽是烹制河豚的主要辅菜,苏东坡看到画上的蒌蒿、芦芽就生出馋虫了,想着河豚该溯流而上了吧?

这里的河豚与长江里的江豚没有关系,与恒河、亚马孙河里的河豚也没有关系,江豚、河豚是淡水中的小型齿鲸,古人所说的河豚却是一种鱼,“豚”是古代写法,现在一般写作“鲀”。河豚自古以来便是长江三鲜之一,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吃河豚的季节,江苏的扬中、靖江、江阴都是吃河豚的圣地,汪曾祺先生在《四方食事》一文中,写到自己早年在江阴求学两年,却未曾一尝河豚鱼,引为生平憾事。

美毒兼备更诱人

河豚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食性甚杂,有洄游习性,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产卵,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淡水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

河豚明显是淡水中的名字,那么在海里叫什么呢?清代郝懿行《记海错》“海豚”条:“海豚,登莱间人呼为挺拔,盖俗音讹转失真也。”辞条为“海豚”,文中又称其为“河豚”,可见当时已经知道海水淡水中的河豚同为一类,淡水中的称为“河豚”,海水中的便仿词称为“海豚”,这与现代分类学中的海豚不是一个概念。至于“挺拔”一词,只是记音,同治十一年(1872)《黄县志》卷三《食货志》:“鲅鱼,身圆,腹大,长七八寸,灰黄色,有毒,盖即河豚也。”这就解释得很清楚了。“鲅”现多写作“巴”,黄县(今龙口)话里“巴”轻声变韵,“a”读作“u”,“鲐巴”“哑巴”都是这样读的。

河豚头吻圆钝,体粗短,尾细小,像一个放大版的蝌蚪,主要是依靠胸鳍推进。这样的体型虽然转弯灵活,游速却不快,是个容易猎取的目标。因此,河豚演化出了迥异于一般鱼类的自卫机制。当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气囊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数倍大小的皮球状,吓退掠食者或者使其无法下口咬啮,所以黄县话又称之为“巴鼓鼓儿”。这是一种自保手段而不是“其性善怒”。

黄县海域常见的巴有四五种。巴的诱惑不仅在于味美,还在于有毒。巴所含的河豚毒素比氰化钾还要毒许多倍,特别是繁殖季节,其卵巢和肝脏的毒性更加强烈,过去每年都有因吃巴而死的。

我小时候生活在山里,鲜鱼很难见到,小卖部卖的都是小干鱼,堆在水泥池子里,旁边有宣传画,上面有各种巴的尊容,这是怕巴混在其中,一旦误食会有危险。


正是巴的美、毒兼备,大大增加了饮食过程的刺激性和新奇性。“直那一死”的兴奋和快乐不仅来自于味蕾的感觉,更来自于心理的探险。这种探险使平庸的饮食过程变得危机四伏,奇趣横生,也由此抬高了巴的身价。

巴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血液和内脏上,所以宰杀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一条一条地宰杀,核实内部的每一个零件。海边的渔民大多擅长摆弄巴,其秘诀之一是要把脊梁杆儿一劈两半,因为巴的脾脏紧贴着脊骨,不如此便不容易放尽血。头部的眼和鱼脑也是有毒的,所以在加工的时候一般是把头和肚儿去掉,只留下背部和尾部,黄县话叫“巴轴儿”,可以鲜吃,也可以晒干了留备冬天食用。

巴的水和内脏是不能倒外面的,要倒尿罐子里,一是怕药死人家的猫狗,二是发出来的混合液体可充作生物农药,用来毒杀地里的蝼蛄和地老虎。

饽饽花可解毒

即便最有经验的渔民,也不敢说处理的巴万无一失,好在民间有解毒的办法。

据说很多年以前,龙口邹刘有一户打鱼的,日子穷得简直活不出来,就想干脆阖家吃一顿巴,一起死了算了。鱼下锅了,家里却什么都没有,正好院里种了一丛饽饽花(即蜀葵,其花又大又圆),就扯了几把当作青头。一顿鲜美且凄惨的炖巴吃完,一家人齐摆摆地躺在炕上等死,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太阳照常升起,从此知道饽饽花可以解巴毒。这也是海边人家院子外面大多种了一两丛饽饽花的原因吧。

山里冬天赶集,会有晒干的巴轴儿卖,买回家切成小块,盛泥碗里,搁上点山泽蒜,放锅里一熥,就着刚出锅的饼子,那滋味简直无法形容,所以黄县有句民谣“三亩地,一头驴,吃儿饼儿就儿鱼”,极言小康生活的美好。

过年的时候,将巴轴儿切成丁,裹了面糊入油锅炸,就是年菜“丸儿鱼”,比用阳鱼炸的更多了一份鲜香。

海边人家过年时喜欢把泡好的巴轴儿加上配料入锅熬煮,冷却凝结之后就是晶莹剔透的鱼冻,是渔家年节待客的上乘菜肴。

巴身上的毒素来自其所摄食的有毒藻类,现在巴多是人工养殖,海水是过滤过的,投喂的也是人工饵料,已经没什么毒性了,安全是安全了,但似乎也少了些什么,用黄县话说,就是“心里不嗬达喽”。

巴儿”是一句贬称

巴儿”还是黄县的一句俗语,是对外地人的贬称,比如:“矿上嘞人大都是些巴儿。”有一种说法是,早年间黄县号称“金黄县”,生活富庶,有不少平度人拖家带口来黄县打短工当长工,黄县人称之为“平度儿”,在黄县话里,“平度儿”与“巴儿”发音有点接近,久而久之就讹称为“巴儿”,并推而广之,把西边溜儿的外地人,特别是外地乡下人称为“巴儿”。济南青岛这样大城市来的人一般是不称为“巴儿”的,而是称之为“城市人儿”。

再者,巴上下颌各愈合成两个喙状齿板,其间有一中缝,所以黄县有句民谣“小巴,四颗牙,面里滚,油里炸。”巴的齿板异常厉害,咬得断绿豆粗的铁丝,虾、蟹、各种贝壳类和藤壶、珊瑚等,都可以咬碎食用,其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因此将外地人称为“巴儿”,与有的地方将外地人称为“蝗虫”反映的是同一心态。当然,这心态是耶非耶,或可商榷。


你可能还想看:

烟台街·街面忆往 | 这车曾是烟台街上的“大黄蜂”,老远听到巨响,路人就急忙避让

烟台街·烟台美食 | 坐席带来的苞米皮包裹的吃食,有两种东西最诱人

烟台街·往事如昨 | 不到140块钱,我就把媳妇娶回了家

烟台街·烟台美食 | 捞白蚬子篓子满了也不肯走,还要脱下裤子装满两裤腿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