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熟度评价

 求是1025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任何一个评价对象都有其实现目标、系统功能、所处的发展阶段。成熟度评价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学科。通常需要进行成熟度评价的系统或对象(如新技术、新软件开发,创新性产业企业等)都是处于发展不太完善,需要持续改进的阶段。

成熟度评价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确定系统评价目标、设计系统评价维度、开发系统评价指标、分析系统评价指标、划分系统成熟度等级。成熟度评价的任务是为系统目标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决策支持,在对系统成熟度进行等级认证之后,要对当前实行的行动方案进行修订补充,以便不断提高系统功能,实现系统目标,所以成熟度评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提升过程。

成熟度评价是一个基于成熟度模型的评价,其过程和框架是一个成熟度模型。最早提出、影响最广泛的是1987年美国软件工程学会提出的应用于软件开发能力评价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英文缩写为SW-CMM,简称CMM)。CMM分为5个等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是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

2003年12月,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发布了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OPM3)。该模型是一个三维模型:第一维是成熟度的4个梯级,第二维是项目管班里的9个领域和5个基本过程,第三维是组织项目管理的3个版图层次。成熟度的4个梯级分别是:①标准化的。②可测量的。③可控制的。④持续改进的。

成熟度模型比较有名的代表人物是项目管理专家H.科兹纳博士,他提出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

中国对航天系统新技术采用比较完备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并出版了相应的图书;中国有多家企业可以进行CMM的认证或咨询,但对于项目管理成熟度的认证并未开展,还是依据传统进行甲、乙、丙级资质体系认证。随着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建立成熟度模型,对新技术和产业可行性和效率进行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