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将崛起之路(八)——赣南三整

 兰州家长 2023-03-27 发布于甘肃

1978年5月,粟裕再次登上井冈山,回到阔别五十年的革命圣地,一一重访了当年战斗过的旧址、遗迹。特别是在市(今宁冈)的会师桥头,在召开庆祝会师大会的建军广场,在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第一次见面的龙江书院,故地情景,勾起粟裕对多少往事的回忆。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他们高大的革命形象,在粟裕脑海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使他永远不能忘怀,这也是后来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粟裕一直敬重“陈军长”和二位领袖的原因。

从潮汕失败到井冈山会师这段历程中,朱德和陈毅以非凡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冲破千难万险,为保留革命火种继续高举南昌起义所开创的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旗帜;为改造旧式军队和建设无产阶级的新军队;为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余部登上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谭政回忆说,假若朱德不能把南昌起义队伍带上井冈山,我们秋收起义的队伍只有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朱德保存了南昌起义队伍最后火种,这800人奠定了我党的基本班底,朱德从此成为中国人民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人。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排列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十大元帅之三的101、十大元帅之六的陈毅,还有排列十大将之首的粟裕,1927年10月都站在这800人的队伍里面。

“赣南三整”,是南昌起义军在转战途中,利用行军、作战的间隙进行的,前后历时将近两个月,和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一样,在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赣南三整”把思想教育、组织整顿、军事训练三者结合起来,这是朱德同志的独创,为我们整党、整军积累了最早的经验。整顿后,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大大提高,从而在两个月后,才能再举义旗,发动湘南暴动,创造出另一个崭新的局面。

文章图片1

壹| 保存革命火种

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之后,留守三河坝的第25师和第9军部队,与敌展开激烈的战斗。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分兵,朱德奉命留后阻挡追兵,临时指挥叶挺部第25师和第9军部队三千余人,希望他能在这里阻挡敌军3天。3天以后,再把军事指挥权交还给叶挺。

1927年10月2日,敌右路军总指挥钱大钓纠集第18、20师和新编第1师共1万多人,自梅县向三河一线的起义军发起进攻。这时,起义军兵力不足3000人,由于还不知道主力已在汤坑失败,也不知道前委和革委已撤出汕头,为保障主力和党政机关的安全,乃放弃不易防守的三河坝(三河坝是梅江、汀江、韩江三河合流之处,系交通枢纽,不适合进行防御),东渡韩江,在以东文部为中心的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展开,依托三面环水的有利地形,顽强抗击。

文章图片2

10月3日,敌第18师由大麻东遗韩江北上,第20师由松口顺梅江而下,从东文部侧后登岸,企图将起义军歼灭于东文部地区。起义军依托有利地形与敌激战竟日,终因寡不敌众,东文部和笔枝尾山阵地相继失守,被迫于4日撤出战斗,尔后南下潮汕,企图与主力会合。

10月7日,起义军第25师等部2000多人到达潮州以东饶平,与从潮汕撤出的起义军第20军3师余部200余人会合,沿途又收容了一些零散人员,总计约2500人。

当时这支队伍的处境极端险恶,敌人的大军压境糜集于潮汕和三河坝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军队有五个多师,共约四万人左右,气势汹汹,企图完全消灭我军,扑灭革命火种。从内部来说,起义部队刚从各方面会合起来,在突然遭到失败的打击之下,不论在组织上和思想上都相当混乱。

这时得知主力已经失败,前委和革委已经解散,与起义军总部已失去联系,留下来的最高领导人就是第九军副军长朱德。虽然下面的部队绝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老部队,领导起来有困难,但在此一发千钧之际,他分析了当前的敌我情况,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朱德认为起义军主力虽然失败了,但“八一起义”这面旗帜绝对不能丢,武装斗争的道路定要走下去。现在的情况是反革命军阀部队已经云集在周围,随时都可能扑过来,必须尽快地离开这里,甩开敌人重兵,摆脱险恶的处境,否则他们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当时条件下能脱离险境和保存力量就是胜利。

于是,朱德率领这支部队在饶平略事整顿后,立刻出发,经平和、永定、象洞向西北转移。一路急行军,排除沿途反动地方武装的堵截,于10月16日到达闽赣交界的武平。

文章图片3

起义军向西北转移的行动,很快被敌人发觉了。他们立即派钱大钧部的一个师,紧紧尾追,10月17日追至武平城,逼得起义军不得不在这里打了一个退却战。

朱德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两个团的进攻,随后命令粟裕这个排占领武平城西门外的山坡,掩护大队转移。敌人进入武平城后,追出西门遭到阻击又退回城里去了。粟裕所在的排在完成掩护任务后,立即紧跟大队行进。由武平城向西北走十多华里,进到石径岭附近,这里都是悬岩峭壁,地形十分险要,只有一个隘口可以通过,却被反动民团占据了。

这时,朱德突然出现在队前,他一面镇定地指挥部队疏散隐蔽,一面亲自带领几个警卫人员,从长满灌木的悬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敌人侧后发起进攻,敌人惊恐万状,纷纷逃跑,给起义军让开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通过由朱德亲自杀开的这条血路时,只见他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正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

朱德攀陡壁、登悬崖的英姿,在粟裕的内心里油然产生了对他无限钦佩和信赖之情,此刻朱德的光辉形象让多年之后的粟裕还记忆犹新!

经过这次石径岭隘口的战斗,粟裕他们才发觉“朱德不仅是一位宽宏大度、慈祥和蔼的长者,而且是一位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的勇将。”

文章图片4

在朱德的指挥下,经过武平和石径岭战斗,起义军疾速进入赣南山区,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兵。

贰| 天心圩整顿:黑暗中的两盏明灯

自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以后,乌云笼罩着天空,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反革命势力无比猖獗。在这黑暗重重、前途茫茫的严峻时刻,这支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江西境内的赣南山区,边打边走。

他们从武平经筠门岭寻乌、安远、三南(定南、龙南、全南)等县境,向信丰以西的大庾岭山区挺进。部队在孤立无援和长途跋涉中,困难愈来愈多,情况也愈来愈严重。

虽然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追击,但一路上经常遇到地主武装、反动民团及土匪的袭击和骚扰,特别是三南地区地主土围子和炮楼很多,不断给他们造成威胁和损耗。为了防备地主民团的袭击和追踪,他们有意避开大道和城镇,专在山谷小道上穿行,在山林中宿营。

文章图片5

此时已是十月天气,山区的气温低,寒冷饥饿纠缠着我们,痢疾、疟疾一类流行病折磨着他们。更重要的是,大革命失败之后,全国革命处于低潮,南昌起义军主力又在潮汕遭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前程究竟如何?武装斗争的道路是否还能坚持?这支孤立无援的部队,究竟走向何处?这些问题,急切地摆在每个起义战士面前。

严酷的斗争现实,无情地考验着每一个人。那些经不起这种考验的人,有的不辞而别了,有的甚至叛变了。不仅有开小差的,还有开大差的,有人带一个班、一个排甚,至带一个连公开离队,自寻出路去了。其中也有一些人后来又重返革命部队,继续为革命工作。这支队伍,人是愈走愈少了,到信丰一带时只剩下七八百人。不少人对革命悲观动摇,离队逃跑,特别是那些原来有实权的带兵的中高级军官差不多相继自行离去,给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部队面临着瓦解的危险。

在这危难的关键时刻,朱德和陈毅站了出来,

他们二位坚决率领这支革命队伍,坚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成为整个部队的中流砥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如果不是朱德的领导和陈毅的协助,这支部队肯定是要垮掉的。当然,有些同志也可能走上井冈山,但作为一支部队是不可能保存下来的。

朱德军长,在向西转移的过程中,总是满怀信心地走在队伍的前面。虽然大敌当前,处境险恶,他却神态镇静无所畏惧,始终以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尽力教育部队和掌握部队。他经常在基层军官和士兵中,一路行军,一路给大家讲革命道理指出革命的光明前程,提高大家的革命觉悟和坚定大家的革命意志。

在旧军队里,官兵上下之间等级森严,生活待遇悬殊。但大家看到身为军长的朱德,却过着和士兵一样的简朴生活,和士兵一样吃大锅饭,一样穿灰色粗布军装。行军时,他有马不骑,和士兵一样肩上扛着步枪,背着背包,有时还搀扶着伤员、病号。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动着大家,对稳定军心起了极大作用。大家不仅把他看作是这支部队的最高领导,而且看成是这个革命集体的好“当家”。

这时候,在师、团级政工干部中,只剩下73团指导员陈毅了。他挺身而出,积极协助朱德带领部队。陈毅同志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始和坚持工作的。那时候他来到部队不久,上下关系都很陌生,职务也不很高,再加上他是搞政治工作的,当时政治工作人员是不被大家所看重的。尤其是潮汕失败之后,部队面临着极端严重的处境。

文章图片6

陈毅

在这一系列的不利情况下,陈毅完全以他坚强的革命精神和实际行动,逐渐在部队中建立起威信。后来粟裕他们才知道,南昌起义时陈毅正在武汉,是武汉军政分校党的负责人。

8月2日,陈毅奉军委命令,从武昌乘船沿江东下,急赴南昌。但当他克服沿途阻扰到达南昌时起义军已于前一天全部走了。陈毅又不顾一切艰险日夜兼程向南追赶,闯过了沿途军阀部队、地方民团的盘查和搜捕,终于在临川宜黄地区赶上了正在进军中的起义部队。前委书记周恩来亲自分配他到号称“铁团”的主力部队73团去当指导员,并笑着对他说,“派你干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

陈毅爽朗地回答说:“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器我就干。”

后来陈毅回忆这段历史曾说:“我那时在部队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我来部队也不久,八月半赶上起义部队,十月初就垮台了。大家喊我是卖狗皮膏药的,过去在汉口的时候,说政治工作人员是五皮主义:皮靴、皮带、皮鞭、皮包、皮手套。当兵的对我们这些政治工作人员就这么说:在汉口南昌是五皮主义,现在他来又吹狗皮膏药,不听他的。失败后,到了大庾,那些有实权的带兵干部,要走的都走了。大家看到我还没有走,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所以我才开始有发言权了,讲话也有人听了。”

回想起来,粟裕认识和钦佩陈毅,也正是从信丰、大庾开始的。

陈毅首先对那些悲观动摇、企图逃跑的人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当时黄埔军官学校出身的一些军官,其中包括73团的七连连长101,来找陈毅表示要离开队伍另寻出路,而且还“劝”陈毅也和他们一起离队。他们说:“你是个知识分子,你没有打过仗,没有搞过队伍,我们是搞过队伍的,现在队伍不行了,碰不得,一碰就垮了。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

陈毅坚定地回答说:“我不走,现在我拿着枪,我可以杀土豪劣绅,我一离开队伍,土豪劣绅就要杀我。”陈毅更严肃地告诫他们:“你们要走你们走,把枪留下,我们继续干革命。队伍存在,我们也能存在,要有革命的气概,在困难中顶得住。个人牺牲了,中国革命是有希望的。拖枪逃跑最可耻!”

陈毅的这一席话,不仅痛斥了动摇逃跑分子的可耻行为,而且充分表达了他在险恶的环境里坚持革命到底的顽强决心。

文章图片7

1927年10月下旬,起义军跨过闽赣边界,经过筠门岭,到达江西安远县(最近因猥亵中央下派女干部而“火”的县长李某平,就是江西安远县),朱德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全体军人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朱德首先宣布,今后这支队伍就由他和陈毅来领导。他大义凛然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并恳切地动员大家:“无论如何不要走,我是不走的。”

接着,朱德以他的到行迹可疑的人,轻则搜去财物痛打一顿重则抓起来杀头。101感到走投无路,才又被迫于当夜返回部队。

这就是著名的赣南三整中的天心圩整顿。

真正的革命英雄,不是别人,乃是百折不挠的朱德和陈毅,他们是南昌起义余部黑暗中的两盏明灯,当然,那些对革命坚定不移、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战士亦是。

文章图片8

叁| 大庾整编:整顿党团组织和整编部队

1927年10月底,起义部队从信丰来到了赣粤边境的大庾地区。正如朱德所预料,国民党新军阀各派之间矛盾重重,这时候,继宁汉战争之后,又爆发了粤系、桂系、湘系军阀的混战。他们忙于互相争夺,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对起义军的追击。朱德、陈毅便利用这个间隙,领导部队进行了一次整顿和整编。

总的来说,这支队伍在我党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锻炼,是一支革命的武装。但是,它的基础是旧军队,还保留着旧军队中固有的那些不良制度和不良作风。在政治上,党对军队的领导还是薄弱的。在组织上,部队的成分比较复杂,虽然大部分是贫苦农民出身,一部分是革命知识青年,但兵痞流氓也占一定的数量,在未经改造之前他们常常成为害群之马。在思想作风上,军阀主义习气像毒菌一样腐蚀着部队的肌体。

从饶平到大庾为一个月的进军中,环境异常恶劣,上述这些不良因素给部队带来了更大的损害,如果不坚决加以改造和整顿,这支队伍不但不能继续执行革命任务战胜凶恶的敌人,其至部队本身能否存在下去也成了问题。这次整顿和整编部队,实际上是从信丰整顿纪律开始的。

文章图片9

本来,在向西转移的一路上,破坏群众纪律,甚至诈勒案、抢劫财物的事件就时有发生,大多数同志对此现象十分气愤和不满。但是由于原建制多已失去组织领导作用,有的军官甚至怕坏分子从背后打黑枪,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过问,以致这些违反政策纪律的行为,未能及时制止和处理。当部队进人信丰城的时候,破坏纪律的行为就更严重地暴露出来了。这座县城里,有商店、酒楼、当铺和钱庄。部队刚一进城少数坏家伙钻进酒楼饭馆里去大吃大喝,吃完把嘴一抹就走;有的还闯进当铺,把手榴弹往柜台上一放,故意把导火索掏出来:“老板,称称有多重,当几个钱零花。'这些人的恶劣行径,简直和军阀队伍一样,影响极坏。

面对部队的这种严重情况,陈毅当机立断,要号兵吹紧急集合号,并叫传令兵传达发生政情和转移出发的命令,带起队伍一口气跑出信丰县城约十多公里,走到一个山场里的平地上才停止下来。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前面所说的那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信丰全体军人大会。在大会上,陈毅宣布了革命纪律,斥责了破坏团结、煽动逃跑,抢劫勒索严重损害军誉的三个最坏的家伙,当场宣布执行严肃的革命纪律大长了单命的正气,刹住了破坏纪律的歪风。这是陈毅第一次和全体同志见面,大家都被他这种果敢机智的领导所震动,为有这样的一位有才能、有魄力的同志来协助朱德领导部队,从内心里感到喜悦。

全体军人大会之后,为了进一步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部队的建设,起义军便到大庾地区驻下来,对部队继续进行比较全面的整顿和整编。

文章图片10

大庾整编旧址

这一次整顿,重点是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首先,由陈毅主持,整顿了党、团组织。南昌起义虽然开始了我党独立领导军队的新时期,然而,当时这支部队只是在上层领导机关和军官中有少数党员,在士兵中,除了像粟裕所在的这个排,因为前身是二十四师的教导队,是由“马日事变”后从两湖逃出来的部分学生和工人干部组成的,全部是党、团员外一般是没有党、团员的。因此党的工作不能深入到基层和士兵中去。

经过这次整顿,重新登记了党、团员,调整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党支部。粟裕记得当时部队还有共产党员五六十人,党员人数不到群众的十分之一。那时候他们还不懂得应当把支部建在连上,但是实行了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去,从面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这是对于这支部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措施。

与此同时,整个部队也进行了统一的整编,共组成七个步兵连。粟裕被分配到五连任指导员,连长是耿凯同志(他是朱德领导的教导团的学生,后来牺牲了)。另外还有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重机关枪连,总共九个连,合组成一个团。这支队伍虽小,目标却是很大的。

各地国民党反动势力,都知道这是南昌起义剩下来的贺叶部队,是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他们走到哪里,就有地主民团给国民党通风报信。为了缩小目标,便于隐蔽,他们便取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司令是朱德,对外化名王楷(因朱德同志的号叫玉阶而化此名),指导员是陈毅,参谋长是王尔琢。

文章图片11

自饶平出发以来,朱德和陈毅一直很重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常常到基层军官和士兵中去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现在整顿了党的组织,重新整编了部队,他们就能够依靠和发挥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潮汕失败,算是打了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一路来部队情绪低沉。经过这一段的工作,部队逐渐活跃起来,人们不再是愁眉苦脸了,议论声、谈笑声常常在部队中回响,初步显示了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同时,转战赣南山区时走散和离队的人员,因为到处遭到反革命势力的追捕,有些人又陆续返回部队,这一事实,也从反面教育了大家。从此,部队的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团结成了一个比较巩固的战斗集体。

这时全团虽然只有七八百人,比起饶平出发时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但是就整体来说,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已成为不灭的革命火种。这次大庾整编,是这支部队改造的重要开端。

通过这次整顿和整编,这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已成为一个团结稳固的战斗集体。正如朱德所说,正是由于加强了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性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同志个个像只老虎,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文章图片12

肆| 上堡整训

上堡整训是起义军于11月初到达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崇义县的上堡后进行的。

11月初,朱德、陈毅率部来到赣南崇义县西南的上堡地区。这里是一片绵亘不绝的山区,便于部队隐蔽活动。在这里,朱德、陈毅继续对部队进行整训,主要是整顿纪律和整训部队。 

当时,部队奉命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朱德和陈毅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旧军队中的不良制度和作风;明确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要全部归公,只有没收委员会才有权没收财物;官兵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侵犯工农群众的利益。同时,部队还开展了新的游击战术的军事训练。  

文章图片13

朱德从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游击战的重要性。他提出,在今后的武装斗争中,必须思考“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新战术问题”。由朱德口述,部队编写了新的训练教材,提出了诸如“强敌进攻莫硬打”“抓敌弱点我猛攻”“孤敌疲敌我围歼”“常遣精兵骚扰敌”等战术原则。据朱德的回忆,当时进行军事训练,每隔一两天上一次大课,小课则天天上。朱德精心讲授了第一课。课后,他将学兵带到训练场,把全队分为两个连,进行对抗演习,并亲自担任进攻连连长,组织士兵按照新的队形练习动作。在以后的训练中,朱德经常到训练场亲自指挥、讲解和示范。

起义军中的指挥员,多数是原来叶挺独立团的,有不少来自黄埔军校,他们学的都是正规战的那一套。起义军中的战士,有许多参加过北伐战争,打的也是正规战。南昌起义后,也一直打的是正规战。而当时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了,部队转移到了山区,需要由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朱德同志适时地组织部队进行了游击战的学习与训练。整训的时间,虽然只有二十天左右,但在战略战术的转变上所起的作用却很大。正如朱德同志所说:过去只知道在城市里起义,这时候才知道还可以上山打游击。

通过这次整训,部队有了铁的纪律,步调一致了;学会了新的游击战战术,增强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本领。部队根据朱德的指示,在以上堡、文英、古亭等山区村镇为中心的地域,开展游击战争,实行了从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

文章图片14

起义军在上堡地区不仅从容地开展了整训工作,在战略战术方面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开始转入正确的游击战的方向。经过这次整训,起义军的情绪稳定了,作战方法改变了,同群众的关系也更密切了。这标志着部队逐步由实行正规战向实行游击战转变。除了出操上课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外,部队还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帮助农民生产,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原来只知道打仗的部队开始搞群众工作了,这是南昌起义部队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结合起来的最初实践。

上堡整训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在整训期间,朱德、陈毅一道努力探索怎样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迈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重要一步,为创建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重要基础。朱德后来回忆说:“我们经过这次整训,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性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