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都一样疲惫与纠结——成长记录23

 爱做梦的教书酱 2023-03-27 发布于湖南

我们都一样


纠结的课堂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因为考试的几率不大,有经验的老师早已跳过了这个单元,一扫而过,专心下一个所谓的重点单元了。

我想跳过,又忍不住讲了又讲……第一节课重点讲解了造字法,第二节课重点讲汉字的演变历史。

一抽查,会了的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不会的学生站起来就是一句“不会”。

首先,“六书”的辨别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肯定有很多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其次,课间时间短,学生跨过整个操场上完厕所回来就上课了,也没来得及复习;更重要的是没有养成复习的习惯。

我后悔没有把复习抽查变成教学常规,学第一单元的时候我几乎是每堂课前都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一到我的课学生就开始疯狂地翻书复习,慢慢也有很多学生养成了复习的习惯的。

后来因为知识竞赛,时间不够,我们就在重点抓上学期的内容,这学期的巩固也就懈怠了……

学生的状态就是这样,你抓什么方面,他们就往什么方面努力。

他们的走走停停其实也是我的犹犹豫豫造成的,一直坚持一个点,他们的成长更能看得见。




疲惫的学习


学生热情,我也激动;学生疲惫,我是绝对精神不了的。

张贻锴,课堂上的瞌睡王。早上一到学校就开始困倦得睁不开眼,语文课才开头就倒下了,数学课也好不了……可是在猜谜语的时候,他是举手最积极,也是思考得比较深刻的,今天的“六书”造字法他是少数几个人中记得的——我不知疲倦地抄了那么多笔记给他们,生怕有什么该教的没教给他们,他们也抄得很积极,但是醒着抄笔记的人学到的东西还不如一个昏昏欲睡的孩子。你告诉我,什么是学习?

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这届学生的思维真的带不动,他们乐衷于做抄写这些不费脑力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搜索变得越来越便捷,知识点的背记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你费尽心思把孩子变成一个死记硬背的傻子,就是考得了一点高分又怎么样呢?孩子的心理变扭曲,身体被拖垮都是天大的损失——当然,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家长都绝不愿意造成这样的结果。但仔细想一想,谁又不是造成这悲惨后果的刽子手呢?




处理问题


我不爱责骂弟弟,我喜欢在他遇到挫折之后或是心平气和的时候聊,平等地位下的交流才能有准确的判断,也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

我也不爱惩罚学生,我更喜欢引导他们去承担后果,想出解决办法。今天我就在愤怒下犯了一个错误——杨智宇故意用手砸别人的牛奶,导致龙俞安身上被弄脏了好大一块,我粗暴地惩罚了杨智宇,当他红着脸转身笑着回到位置的时候,我知道我错了。这样做对龙俞安没有任何帮助,对杨智宇认识自身的错误也没有用处。

今天是我们班负责国旗下的讲话,积极主动的刘馨媛和跃跃欲试的刘可馨为自己争取到了机会。她们一到学校就在走廊上反复练习自己的稿子,我听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一到正式讲话的时候,她们有没有对上问候语,刘馨媛有些地方卡壳了,刘可馨的声音也在发抖……我要批评她们吗?不圆满已经给予她们挫败了不是吗?

如何让学生受到不听老师要求的教训?其实在一、二单元的活动作业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在意与挫败。把我们的活动作业设计得更精细也许是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