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底的训练为什么这么重要?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3-03-28 发布于河南

一切,都从你的脚底开始!

以足底功能来说

人体的足弓主要提供活动中吸震的功能,并且拥有适应不同支持面的可变性,解剖学上可将足弓分成三个部分,内侧纵足弓、外侧纵足弓、横足弓,三者在足底形成一个空凹状。

图片

足弓的支撑主要由足部的骨头及足部肌肉所构成,而支撑足弓的肌肉又大致分为内在肌与外在肌,内在肌主要分布在足底,解剖上从浅入深,共有四层。

其主要功能是在功能性活动中支撑足弓、提供吸震力,作为足部动作调节的角色,也有种说法是内在肌就如同足弓的核心肌群;而外在肌则是源起于小腿连接到足部的肌肉包含着胫前肌、腓肠肌等,外在肌就像足部动作的驱动者使得足部做出内外翻、脚踝踩踏的动作 。并在动态活动中提供吸震以及走路时足部推进的功能。

图片

上图左边包含了足底四层内在肌群及背侧内在肌群,而右图则是由小腿外侧肌群所连接的肌腱,

这两个收缩组织可以提供动态稳定度及功能


正常的足弓应是柔软的且具有弹性,国外学者针对马拉松选手的足弓进行评估,发现这些选手在完赛后足弓的高度降低了一半,由此可见足弓是有一定的可变性的,若活动中肌肉的疲劳等等问题使其未能恢复,有可能因此变成所谓的功能性扁平足,而功能性扁平足也在文献中被提及可能为下肢运动伤害的危险因子之一。

因此足底肌肉的训练是不可忽略的,近期国外的研究中发现,健康成年运动员进行足部的肌肉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足弓的高度,增进运动表现,如垂直跳跃的距离,跑步速度,单脚站的平衡。由此可知,足弓为人体直接接触地面的基底,有良好的足弓稳定性可以使得在稳当的基础下更加自如的进行活动。

以骨骼来说

图片

从脚、脚踝、膝盖、髋部、腰椎、胸椎、肩胛胸骨关节、盂肱(肩膀)关节,之间呈现环环相扣的关节动力链,在正常状态下,这些关节分别负责作者身体「稳定」与身体「活动」的功能。

而动力链的节奏,就是「活动」-「稳定」-「活动」相互穿插着。以脚踝来说,当原本应该多多「活动」的脚踝,因为周遭肌肉功能逐渐丧失,或是因为紧绷,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小,原本「稳定」的膝盖,会转变成活动关节,因为动力链节奏被改变了,也意味着更多压力,十字韧带更多拉扯,伤痛也可能伴随而来!

同理,之前一直提到的臀部无法使力,或是髋部屈肌紧绷,导致原本负责「活动」的髋部转变成「稳定」,同样膝盖又再度从「稳定」状态被改变为「活动」多,所以这是为什么一个臀部无力的人,很容易让膝盖出现损伤。

所以一切从脚底开始!当你的脚底长期处于内翻外翻姿态,连带所有关节都不可能维持在中线位置,同时动力链节奏可能被改变,包覆于骨骼的肌肉开始失衡,身体的稳定与活动功能都会愈来愈差。

以筋膜来说

图片

筋膜是位于肌肉与皮下组织间的一层结缔组织,包覆着肌肉,而人体其实有多条肌筋膜线,贯串脚底并连冠全身。筋膜的概念与骨骼关节力学不一样,你可以想像筋膜就像一条条有张力的弹力带,从脚底贯串到头部,每条筋膜都负责不同的贯穿方式。因为是贯穿的,所以当某部位筋膜特别紧绷时,想像这条贯穿身体的弹力带开始被拉扯短缩,体态会因为被拉扯,开始失衡走位。

筋膜的刺激很重要,筋膜上有许多细小神经,只要适当刺激,可以激发本体感觉(较深层的感觉,例如: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的感觉、对肌肉张力的感觉、负重的感觉⋯⋯也就是对身体的位置感觉),白话点说,现代人常在做运动时,感觉不到自己的臀部或腹部,根本不知道如何用力,或努力「用力」却不确定到底哪裡真的用力了,这些都是本体感觉没被激发,或是本体感觉退化的状况。

以往常见的足部肌肉训练包含了脚趾头抓毛巾,夹弹珠等动作,而这些动作容易诱发出外在肌的收缩,较无法有效的针对内在肌做训练。“缩足运动”是一个训练足底内在肌肉的有效运动,缩足的启动还能激活臀中肌及深前线、产生近端关节的稳定。

图片

「缩足」运动怎么做呢?

进行此运动时首先坐在椅子上,试着将脚底弓起来,将大拇指的根部与后足跟靠近,过程中应避免脚趾头弯曲或是脚跟离地,并避免使用过多的小腿肌肉。(不是脚掌卷起来,而是想像「脚掌像个螺丝,要旋进地面」,比方说,若是右脚脚掌,就是右脚脚掌要往外旋进地面,您就会做出「缩足」这个动作来,这可以启动侧线及臀中肌。)

图片

建议每次弓起可维持六秒后放松,休息五秒后继续,反复20次,每天3回合。

除了缩足运动外,赤脚走路或跑步也可以加强对足部肌肉的训练、增加足核心稳定。像是Hanna等学者发现当经过4周的赤足跟跑步,在X光上的足长可以缩短(结构变得更加立体),并且可以明显增加单脚站立和姿势稳定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