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反流性食道炎胃胀,嘈杂,反酸治愈案例。 赵女士,53岁,胃胀痛反复发作8年有余,同时件有嘈杂,吐酸、吃下饭,胃胀闷不适,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胃镜检查;食管下段水肿、充血。 中医辨证属肝胆郁热,痰浊内阻,胃失和降。 治以清热疏肝,和胃理气化痰为法。 R;柴胡、枳实、芍药、黄苓、竹茹、陈皮、蒲公英、姜半夏、黄连、茯苓、吴茱萸、炙甘草,服药10剂, 二诊,自觉症状减轻,胃院部嘈杂感消失,稍有胀感。苔薄腻,脉弦。 上方基础上去黄连,吴茱萸,加炒麦芽,炒神曲,继服10剂,症状消失,继续以疏降胃茶巩固治疗一个月,胃镜复查:食管未见异常。 反流性食道炎,胆汁反流多因胆汁反流入胃及食管,导致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或溃疡, 中医认为,胆汁反流的发生,主要与肝郁胆热,胃失和降有关。 因此,治疗需要疏肝清胆、降逆通腑,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蒲公英可泻胃火,因气甚平,故泻胃火而不伤脾胃。黄连、吴茱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重用黄连配少量吴茱英,以吴茱萸辛热,制黄连之寒,同时具有开郁化滞、下气降浊的作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白芍中的芍药具有抗炎作用.甘草有保护粘膜屏障作用 。二药对胃及食管粘膜具有修复作用。陈皮理气和胃止痛,有助于消除上腹胀痛。半夏理气止呕化痰。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柴胡、枳实有促进胃肠排空功能, 诸药合用.湿热得除,胃气下降,食管不再受到胃酸的侵蚀,故而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