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δ106厥阴司天在泉: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天气扰,地气正,风生高远,炎热从之,云趋雨府,湿化乃行,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

 黄帝内经参详 2023-03-28 发布于山东

厥阴之政巳亥之纪的岁运情况已参详完毕,接下来将承上启下地继续参详厥阴之政的六气情况。

先附录原文如下:

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天气扰,地气正,风生高远,炎热从之,云趋雨府,湿化乃行,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

一、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

此为厥阴之政五运与六气的承上启下的转折之语。

凡此厥阴司天之政,巳亥之纪,皆为阴干阴支之岁,阴干则岁运不及,不及则气化运行后天时而至。

但是,据《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化运行有太过、不及、平气等三气之纪,单就岁干之阴阳而言,惟有太过、不及之分,倘若再考虑干支同气、岁干与司天在泉同气以及岁干与司天之间的生克关系的话,则太过、不及岁运之气皆有可能因此而成为正岁之平气,是为“诸同正岁”,平气则气化运行同于天时,是为“气化运行同天”。

自厥阴之政而言,除水运不及辛巳辛亥之岁外,其余八岁皆是“同正岁”之岁,如木运丁巳丁亥、土运己巳巳亥、金运乙巳乙亥等六岁因“同正角”而为“同正岁”,火运癸巳癸亥因“同岁会”而为“同正岁”,此“诸同正岁”之岁皆气化运行同天。

“同正岁”则运非有余非不足,气化之至当随天时而至。

知此则明彼,非惟厥阴之政有“诸同正岁”,其余五政之纪皆有“诸同正岁”,如太阳之政火运戊辰戊戌“同正徵”,阳明之政木运丁卯丁酋“同正商”等。

二、天气扰,地气正,风生高远,炎热从之

此为厥阴之政的司天、在泉二气的情况。

厥阴之政,厥阴风木司天,风善行而“扰”动万物,风气在天而高运,是以“风生高运”。

厥阴之政,少阳相火在泉,相火司令,后文之曰“畏火”,火性热而令人畏,则其性炎热。少阳相火主司厥阴之政下半岁之气候,前承厥阴司天“风生高远”前半岁之气候,是以“炎热从之”。“从之”,承前继后之谓。

厥阴之政,少阳相火在泉主地气,何以言之“正”呢?厥阴之政终之气少阳相火在泉加临主气终之气太阳寒水,下文有言“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如是看来,冬季气候当阴寒而反阳热。

厥阴之政与少阳之政乃司天在泉相反之政。少阳之政言“天气正”,少阳之政少阳相火司天加临主气三之气少阳相火,时正、位正、政正,由此三正,少阳之政自然可以言之以“天气正”。但厥阴之政,少阳相火在泉,气候当寒而反热,怎么可能言之“地气正”呢?

气候反常,不当以“正”言之。高士宗注曰:“少阳在泉,故地气正。正,阳和也。”方药中先生亦认可高注,但是冬季当寒之时,少阳相火成令人生畏畏火之势,阳乃“大”布,又何足以言“阳和”?

新校正在注校少阳之政“天气正”时曾涉及厥阴之政的“地气正”问题,新校正云:“详少阳司天,厥阴在地,正得天地之正。又厥阴少阳司地,各云得其正者,以地主生荣为言也。”张介宾似乎依次为据而注曰:“相火在泉,土得温养,故地气正。”此更是不通。土得温养当阳藏于土,不得外显,如《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讲:“地以阳杀阴藏。”厥阴之政终之气,阳气不但不杀,反而“阳乃大化”,阳气大化则阴气不得行其阴藏之政,如是,阳气外浮而泄,则土何以能“得温养”?

疑窦丛生,以上对于厥阴之政“地气正”的注解皆不太令人满意,暂且付诸阙如吧。

三、云趋雨府,湿化乃行

此乃就厥阴之政的气交之位而为言,如下图所示:

厥阴之政天地气交之位,客气少阴君火加临主气四之气太阴湿土,在地理六步主时之气中,四之气太阴湿土乃坤土所寄之位,土令云雨,为“雨府”之位,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时当季夏、初秋,正是雨季之时。客气少阴君火温热主气太阴湿土,土湿之气受热而上升为云,升已而降,降而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客气少阴君火和主气太阴湿土位处天地气交雨府之位,少阴君火温热太阴湿土之气,湿气升而为云,降而为雨,是以“云趋雨府,湿化乃行”。

四、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

厥阴之政,厥阴风木司天则少阳相火在泉,厥阴和少阳互为中见之气,厥阴不从标本之化而从乎中气,厥阴之化从乎少阳,少阳之化从本,是以“风火同德”。

从同气相求的角度讲,厥阴风木司天则上应木星,木星即岁星,少阳相火在泉则上应火星,火星即荧惑星,是以“上应岁星荧惑”。

另外,少阳之政,少阳司天则厥阴在泉,亦言之以“火木同德”。六元正纪之中,惟此厥阴、少阳之政言司天在泉之“同德”,其余四政皆言司天在泉之“合德”,其原因即在太阴与太阳非彼此中见之气,少阴与阳明彼此亦非中见之气。

明日继续参详厥阴之政的政令、胜复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