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提得起”与“气沉丹田”矛盾吗?

 winriman 2023-03-28 发布于中国香港

      “精神提得起”与“气沉丹田”都是太极拳的重要理论。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曰:“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王宗岳《太极拳论》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图片

      “精神提得起”亦即“虚领顶劲”,就是头顶(百会穴)如同被绳子向上吊起一样正直,头有微微上顶之意,下颌微微向内收敛,颈部轻松而灵活,这种姿势可以使人精神抖擞,上丹田(印堂)充实,如鹰瞻虎视,久久练之,使人精彩内含。

        这种神态也是内气充足之人临阵搏击的自然状态,所谓“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功夫上乘者,甚至可以气敷盖于敌劲之上,使对手动身不得或举动失措。

图片

         “气沉丹田”意即气略微下沉、充实于小腹部(下丹田)位,此处为先后天精气汇聚生发之处。神意常照此处,使人生机壮旺,修养生命;临阵实战时,意顾此处,可使人情绪镇定,重心稳固,对敌时方寸不乱,威不可侵。

       可能有人会问“精神能提得起”,气必然随之上行,又说“气沉丹田”,它们是不是矛盾呢?回答:否。二者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即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是它们一上一下,一在性宫(上丹田),一在命宫(下丹田);统一是说它们通过任督二脉、舌抵上腭而连成一体。“精神能提得起”,是由双脚(涌泉穴)及会阴穴吸大地及周围之阴气,沿督脉上升至上丹田。“气沉丹田”是由头顶百会穴和双手劳宫穴吸天空及周围之阳气,沿任脉下降于下丹田,达到,阴阳和合,进入天人合一之境。

图片

       如此修习,可使体内浩然真气充盈并环流于躯干之内。用于养生,则身松体静,气血充盈,温养丹元、润泽脏腑与肌肤,人体精足神旺,由内壮而外壮;用于搏击,则借助天地之气,壮我神威,静如山岳,动似江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