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图腾史五千年,大禹纪年史三千八百年!

 tjboyue 2023-03-28 发布于四川

引子

“相信自己的伟大,需要别人的客观共识 ;承认自己的不足,需要人格的自省勇气;了解自己的历史,需要求实的科学智慧…”(作者语)

文章图片1

为什么华夏图腾史五千年?为什么大禹纪年只有3800年?为什么二里头是大禹墓?为什么殷墟是舜帝墓?这种华众取宠的逆天爆料,你是在逗比吗?…

众多的专家和网友质问我,自然我也一点没给他们一丝一毫面子,瞬间击碎了他们华夏文明5000年的美梦,甚至质疑炎黄的存在,几乎把尧舜禹禅让击得粉碎!彻底扒下他们自欺欺人的遮羞面具…

这的确是西方考证科学的胜利,也是东方神话破灭的开始!让中国人真正走出自我陶醉的世界,进入不自大,不自欺,人格自强,文化自信,崭新的人类新时代!

可喜的是,目前经过本文作者及广大网友共同努力,已经初步总结出了华夏上古史六步断代法和六大解读公式,并把华夏文化的起源找到了,原来就是唐虞夏殷商周六族结盟之文化,即龙文化,图腾公式为:龙=唐尧日+虞舜牛+夏禹蛇+殷契鸟+商汤凤+周麒麟,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

当然,夏代时间也确定了。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自禹王至桀王共17世,有王与无王,共岁471年。”

目前根据北大吴小红团队最新鉴定成果分析,三星堆器物坑C14断代时间为公元前1131~1012年之间,属于夏商周并存的晚期,符合武王与八国“牧誓”伐纣的时间,即公元前1046年左右。

故三星堆祭祀坑应有八座,是禹定九州中的八国牧誓伐纣的产物,即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也。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夏商周不是前后更迭吗?

文章图片3

因为二里头3800年既已经无甲骨文情况证明,夏代王朝仅有3800年史,并不存在4070年情况。而三星堆最新断代为商晚时间证明,夏与商周是并存关系,绝不是前后更迭关系…这将使整个夏代历史及三星堆遗址文化的研究走出最重要一步。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C14断代时间分析,从二里头二期青铜时间,即约为公元前1650年(夏帝泄元年)至夏代471年后,基本达到三星堆最新断代上限时间,即公元前1131年时间段(1650一471=1229年)!故夏代晚期完全可以由三星堆蜀人补齐!而中期由石峁羌人及东下冯夏人补齐,故夏代公式为:

早夏二里头+中夏石峁(东下冯)+晚夏三星堆=夏朝17王(前1650~1179年)。

当然有网友提醒我说,碳14标定三星堆青铜器为商未,而埋入时间为周初,请各位民科遵重科学。

我询问他,你怎么确定三星堆是周初!后稷墓出土了吗?夏商周是王权前后更迭,又没说氏族前后更迭,分清楚再断!

《夏商周断代工程六大公式》发布,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4

夏商周遗址断代结果发布(前1700~1021年)(初稿):

①禹墓二里头,图腾为蛇,王器为鼎,铭文网纹手。

②舜墓亚长墓,图腾为牛,王器为尊,铭文羌。

③契墓长子口,图腾为鸮,铭文戈丁,王器为孺牛簋,盘龙城为契南巢。

④尧都陶寺,铭文易,图腾太阳,王器陶鼎。

⑤汤都洹北商城,铭文亳,王器乳方鼎。

考古上是:

①岳石→契(斟灌氏、玄鸟氏)(图腾鸟)。

②下七垣→尧/丹朱(有易氏、陶寺、易水)(图腾太阳)。

③二里头→鲧禹(斟鄩氏、洛阳、王城岗)(图腾蛇/龙)。

④石峁、东下冯→周弃、后稷(有夏氏、运城)(图腾麒麟)。

地望上是:

①山东曲阜(少昊墓/太昊祠);

②颛顼夏都(帝丘/斟灌)→河南濮阳西水坡(颛顼墓/少昊祠);

③舜墟(北蒙/安邑)→河南安阳殷墟(舜墓/颛顼祠);

④禹都(斟鄩阳城)→河南偃师二里头(禹墓/鲧祠);

⑤陶寺鲧城→山西运城陶寺(鲧墓/颛顼祠);

⑥周弃城(后稷/黄帝城)→陕西神木石峁;

⑦三星堆(颛顼若水故里),商汤灭夏,周灭商,秦灭蜀遗址。

⑧汤西亳都(契城)→河南郑州二里岗;汤南亳都→河南商丘。景亳→河南安阳殷墟。

⑨良渚(少昊故里)。

结论:华夏图腾史5000年;大禹纪年史3800年;国家断代史3700年。商祖帝尧,夏祖颛顼,虞祖帝舜,殷祖商钧(契),汤王丹朱,周祖后稷。

而《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版)断代存在三大错误认识,故彻底失败:

一,不遵守民族图腾纪年;二,过度依赖《说文解字》,汉化甲骨文;三,过度迷信碳十四断代及天文。断代专家在缺少铭文、图腾、文物、遗址四大佐证情况下,包括没有确凿大禹、夏启、商汤、后稷、文武各王墓情况下,仅仅依靠天文记录、二里头C14、史料记载三个方法,匆忙搞出《夏商周断代工程表》是十分荒谬的,补救三方:

一,建立民族图腾断代标准;二,改用氏族图腾铭文解甲标准;三,建立居葬合一及祠墓分设理论。比如说:

第一步,工程专家通过C14测年分析,认为二里头只是夏代中晚期的“后羿代夏”遗址,而非早期的夏代遗址。

文章图片5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521年,从兴到废,时间跨度为300来年。但是史记竹书记载,夏朝有471年,那么其他100多年去哪了?有学者认为二里头只是夏代中晚期的“后羿代夏”遗址,而早期夏都在公元前2190年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但没有考古证据…

第二步,奇异天象的推演

文章图片6

专家根据文献记载,提出夏朝有“五星聚合”和“仲康日食”两个天象纪录,并通过计算机计算,以公元前2100年为基点,推演出了天象“五星聚合”发生在公元前1953年;“仲康日食”发生在公元前2043年10月或公元前2019年12月…程序指标是什么?不知道!

第三步,考古学界对发掘的商代王都进行C14测年。最终选择了公元前2070年为夏的起始年。

发现商都(什么遗址?不知道)建立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600年,同时以文献载夏朝为准上推471年,则夏代始年应为公元前2071年(1600+471=2071)。结合垒加手法,最终选择了公元前2070年为夏的起始年…

网友质疑评论:

一,通过专家用碳C14只能推断大概时间(±50年以上),但是不能限制具体时间范围。

二,古文中的“岁在鹑火”和“天再旦”的争议很大,时间范围不可限制…,就算该天文现象的确是断代工程专家所认为的天文现象,但是也很难说不存在时间误差(整数1600是不准确的)。

三,由于古书没有商汤灭夏时期的天文记载,断代工程因此大量抄袭史料记载原文…所谓考古不够,史料来凑!专家食古不化,史物不能统一,甚至没有确凿夏商周王墓情况下轻易断代,十分不负责任!

导致专家有意无意绕开考古问题,不知是怀疑大禹治水真实存在,还是不明白民族图腾的真正象征含义…除了搞出所谓的天象和碳十四断代,就是偷偷抄袭史记和竹书纪年的有关内容,根本没有扎实系统的考古证据,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工程专家,也变成高级文化窃贼和占星术士…让天下人耻笑,国人蒙羞。

四,史料中存在的大量“层累误读”问题,断代专家们根本未解决,简直无视,比如:

一,史记存在的问题:

①《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世系问题。②《史记夏本纪》17代夏王问题。包括流传于黄淮长江流域出土的夏代大禹治水及禹生启益之争问题。③《史记周本纪》先王世系问题。④《史记殷本纪》记载先商13王问题等。

二,《竹书纪年》存在的问题:

①古本与今本之争。②与《史记》记载的矛盾之争。

三,断代考古中存在的问题:

①三星堆、二里头、陶寺、石峁、殷墟、良渚、盘龙城、石家河,凌家滩等遗址属性问题至今未解决。②夏商周断代工程表没有考古证据。③夏与商周是否并行关系。

那么,当代专家是如何解决如上问题的呢?

十分遗憾,除了忙于名利应酬之专家外,最为优秀的唐际根教授仍然执行“商丘计划”(二期),重蹈了张光直后尘,难道他不明白越是地望完整的地址,越是迁徙人口的祭祀之地?比如商丘(殷人南迁),四川三星堆(夏人西迁)…

我当然另辟蹊径,开始用铭文图腾解读各大遗址…提出六大解读公式,包括龙=唐日目+虞牛头+夏蛇身+殷鸟爪+商凤尾+周狮鼻!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

据此认为陶寺为唐尧所居之平阳,也是鲧所居之平阳,但非虞舜居所,据陶寺晚期考古情况符合尧后期与舜矛盾,石峁有娀氏虞舜囚尧(绵臣)记载。比如舜图腾为牛兕(青铜野牛),故陶寺之妇阴插野牛角→舜子商钧所为,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

因唐尧的图腾是陶寺观象台日(太阳),尧都陶寺,铭文易,图腾太阳,王器陶鼎。而亚长舜墓,图腾为牛,王器为尊,铭文羌。因为上古有虞氏图腾是牛,有夏氏图腾是蛇,有扈氏图腾是鸟,故《竹书纪年》记载,唐尧(绵臣)欲传位丹朱(王恒)被虞舜所囚,故丹朱协尧伯益杀舜(王亥)于安阳殷墟亚长墓(有易杀王亥),商钧(上甲微)复仇杀了陶寺唐尧(绵臣),伯益因偷放丹朱(王恒)遭钧(夏启)杀益(益干启位启杀之),并设“钧台之享(妇好墓)”祭舜号司其(司徒夏启);丹朱在商丘建宋号武丁孙子(武汤),逐商钧鸣条南逃盘龙城,在殷墟建亳(洹北商城),死葬王陵区(M260),商钧葬于周口鹿邑(长子口)。

三星堆是尧子丹朱(汤)灭舜禹(虞夏)逃难地及牧誓八国的祭祀地!三星堆鱼凫王即为舜禹契三王联盟图腾,一箭穿心为盟约之誓,甲骨文为夷字,位居金沙(图腾为太阳鸟金箔)。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所以陶寺即是尧都兼鲧城(平阳),濮阳西水坡是颛顼之墟帝丘,山东汶上即是禹乡,石峁即是周弃后稷(神木皇都),二里头即是禹墟斟鄩,殷墟是舜墓斟灌,洹北商城为汤亳,王陵区为汤墓,三星堆即是虞夏殷三族王祀乱坟岗子,商丘为汤南亳,周口鹿邑为商钧墓(老君台),太昊陵为舜陵…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史料层累误读的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

一,史记黄帝问题

貌似系统完整的史记,对三皇五帝及先秦纪年,仅止步于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此外便无详细纪年记录了…

甚至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也很模糊,只存在于西周青铜铭文之中,周本纪中并无详细记录…

网民质疑我,“大禹纪年才3800年?难道尧舜禹不是在一万年以前吗?大禹岂止三四千?你这个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反问他,“你的结论又是从哪来的呢?”他说是尧典记载,我问年代多少?他思考一下说大约先秦时代(3000年左右)…我说真有趣,刚质疑完大禹3000年,马上发现自己也才3000年,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华夏专家和发烧友总是忽视考古结论!

文章图片14

其实考史证明,黄帝最早提法出自战国时期(清华简),主要以汉史(包括今本竹书纪年)为主要载体,而先秦诸史并无黄帝篇,为什么?

殷墟甲骨文至今未发现黄帝字样,华夏明确纪年只有周召共和时间,即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时间…

而中华文明五千年最早的概念,是由17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提出的。他于《中国上古史》中提出伏羲时代为公元前2952年,时间跨度约为4500年左右…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15

而清末梁启超、孙中山等维新党人,为了对抗满清和洋人压榨,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初衷,大力提倡华夏文明5000年史观,并对黄帝陵进行祭拜,以期重振汉人文明,故五千年文明由此而来。因与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四大文明古国等概念一同宣传,故十分深入人心…

文章图片16

而事实上甲骨文中不仅没有黄帝记载,甚至连夏字也没有记录,只在战国清华简中提及黄帝与蚩尤的父子关系,而且与《史记》记载黄蚩敌对关系相悖。

二,殷墟甲骨文问题

真正的早期甲骨文是出土于3650年前的二里岗牛肋骨卜辞,其中最主要提及了尧舜禹联合治水和禹生启事件,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17

而殷墟甲骨文即是由史称“不肖之子”商钧(契)创造的(俗称仓颉造字),并由周弃后稷所继承(周原甲骨文),后由武王伐纣时带入殷墟,并祭祖舜帝时用的甲骨卜辞。

当然,这些甲骨文字并不是汉字,而是氏族图腾的刻描符号,比如:羌为舜牛,乙为禹蛇,其为启鼎,故又羌会意为祭舜,又乙为祭禹,又其为祭启…所有甲骨文字都是人为物象(图腾)产物,与自然景观并无关系…故在没有考古图腾的佐证下,任何甲骨文字,仅仅使用汉代《说文解字》的解读方式,都是形而上学的解读法,绝不准确!

文章图片18

有网友反问我,“你说的人为物象是什么意思?是基于实物的抽象吗?”我说就是指氏族图腾符号本身!比如唐日+虞牛+夏蛇+殷鸟+商凤+周狮=华夏龙图腾也,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19

当然,有网友反驳我说,古人也有生活,也要记录生活,图腾只是古人荟聚族群力量点燃族群热情的生活方式之一种,其他的生活方式也要记录的,很多目前发现的甲骨文,记录的便是占卜…

我说在氏族图腾时代,玉石和石斧代表祀与戎。洪水时代,甲骨文和历法代表祀与戎。国家时代,铭文和铜钺代表祀与戎…也就是说,甲骨文仅仅是图腾符号,而是代表王权传承记录,根本不代表社会生活本身,也不是什么鬼神卜辞,与自然界并无关系。

即便有自然景物,比如日月山川动物,也是代表天文和祭法!甲骨文已经彻底图腾化,祭祀化,氏族化,礼制化了,这是阶级分化的标志,也是国家诞生的标志之一…比如西周出现周鼎文后,记录历史属性更加明显,遂公盨中已经明文提及大禹治水及治国方略了…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0

而且甲骨文时代就等于二里头时代,是中央王权国家诞生标志之一,时间上限仅仅3800年史,任何超出这个时间范围的文字观点都是一厢情愿的看法…所谓的八千年贾湖刻符,根本不可能存在,而且考古上属于孤证不立(详情见专文)。

三,殷墟妇好墓问题

针对殷墟妇好墓问题,我们采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转用商代自己出土的铭文来解读,并结合三星堆文物图腾,对比才发现殷墟原来是虞舜的蒙难地,而罪魁祸首则是尧子丹朱,即商汤本人!

根据铭文解读公式:王权=王位+氏族,可以推出妇好铭文应是“帚=女+子”:

文章图片21

“帚”铭文是氏族图腾,女是王位继承人,子是氏族出身。

根据观察,帚外形象一棵树,而对比三星堆文物,应是青铜树形象,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2

根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分析,青铜龙枝代表鲧禹族,鸟人代表殷契族,牛面代表虞舜族,日羽(干戈火焰)代表唐尧族…说明青铜帚木即唐虞夏殷四族结盟之图腾,甲骨文通凤字,符合四方凤卜辞含义,应是代表十日轮转作启义,即史称的禅让制,俗称华表,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3

而妇好铭文中的女字,许慎《说文解字》指是女人,但经过三星堆文物对比,“女”铭文的外形酷似“跪坐面具人”,并不是女人,而“母”字也不是母亲,应是面具本身!母字双点并不是女人双乳,而是纵目面具“直目正乘”之双眼…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4

当然妇好铭文中也陆续发现了大量跪坐面具人形象,说明铭文女和跪坐面具人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关联,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5

最后注意观察甲骨文子和金文子是不一样,为什么呢?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6

因为甲骨文子是氏族图腾(玄鸟负日)象征物,金文子是玄鸟本身(三星堆玄鸟王),公式为:子=日+鸟。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7

也指庙底沟鸟负日文化,俗称玄鸟/太阳鸟/启鸟东岳(夷)文化,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28

据《左传》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阏伯/实沈),郭沫若鉴阏伯为契,居商丘祀大火星,翁卫和鉴实沈为尧,居大夏祀参星。故日为陶寺尧太阳图腾,鸟为岳石契鸟图腾。子=尧日+契鸟,指唐殷联盟,史称“玄鸟生商…”

文章图片29

又因妇好鼎为圆口三足平底的周鼎规格,故推妇好鼎为周弃后稷供鼎。加之殷墟甲骨文为商钧契创造的(俗称仓颉造字),并由周弃后稷所继承,成熟为周原甲骨文,故推妇好鼎及礼器109件及妇好/宰丰卜辞为武王伐纣时带入殷墟祭祖舜帝“宅兹中国”的卜辞。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根据《史记殷本纪》: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契受舜封“火正司徒”,而火正铭文即“司其',篆字即取汉字即启,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32

这是史载“禹生启”历史事件记录的真实反映,1953年二里岗发现早期甲骨文,破译结果即是“禹生启”卜辞,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33

其次,因商契名号司其(后人称为启),商人叫商启,夏人叫夏启,周人叫周启(弃),一王三称!而启弃君甲骨文完全一致,都是汉字“司其”的含义,也就是说,夏启就是商契,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34

而司母戊鼎并不是商王祖庚祖乙祭母之鼎,也不叫什么后母戊鼎,而是大名鼎鼎的殷侯商均(契)祭父舜之殷鼎。

因铭文“司”即是继承启位之手捧鼎形,“戊”是殷戈(亚长墓青铜戈),“女”是面具人(亚长墓主人/三星堆戴胜王),故“司母戊”的含义是“亚长持戈受启”义,汉字即殷!商钧即司母戊,当伯位时称司马阏伯,受启位后称司母戊(甲骨文称又其),史称司徒夏启!俗称商契!铭文即是长子口/戈丁(武丁)。故俗称长子天下第一,后讹为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即夏启商钧,俗称老君,他骑的老青牛即钧父舜牛也,葫芦乃玄鸟也,淮阳太昊陵即舜陵,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所以商钧即阏伯商契,史称禹生启,山海经称舜生戏!他因佐禹治水时叫阏伯,成功受启时叫夏启,封商地后叫商钧,史称商契,并举行了声势浩大之“均台之享”,营建了安阳妇好墓即舜祠夏启祠,以祭高祖王亥亚长舜帝…

文章图片37

故妇好墓真名母辛宗,是商契为“禹生启'建设之舜祠。商人叫母辛宗,殷人叫冥祠或其祠,周人叫弃祠,汉人叫启祠,今人叫妇好墓。“母辛宗”俗称启祠,甲骨文叫其祠,是舜子商均为纪念佐禹治水有功,受舜封火正司徒(司其启)而营建的祠堂,史称“均台之享”。即《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

通过铭文解读,禹生启即禹让契,先商史即虞夏殷史,根本没有夏代17王,只有先商13王,其铭文都藏在妇好墓中,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38

综上所述,妇好墓那是商均佐禹治水有功后,受舜封火正司其启之均台之享也!即《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妇好墓为商均受夏启之舜祠,武官村为丹朱命商汤之景亳,而且两人在史记中都是“不肖子孙”,十分巧合奇怪…

当然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事件,山海经大荒东经称为“有易杀王亥”/史记称为商汤灭夏。益是死于夏启氏手下的群殴,还是死于费侯的任上,是参加了甘之战,还是老死于费地?至今都是个谜。待定…

四,殷墟亚长墓问题

另据图腾分析,亚长墓铭文亚通北,蒙通长,故亚长即北蒙殷侯!亚长墓即殷侯王亥之墓,史称北蒙殷墟!亚长墓岀土青铜水牛及青铜戈,符合史载尧受舜之土正(驯兽司马)官职图腾,亚长又因七处戈伤而死符合《山海经》“有易杀王亥”史实。而

文章图片39

1976年,殷墟出土古怪玉人,因其背后上了“发条”,成为考古难题。总结起来,玉人身份有三类:①妇好贵妃②侍从③王后;“背插戈头的发条”主要观点有四类:①装饰物②陪葬物③兵器④帝喾次妃简狄玉璋。其实就是“舜帝蒙难(有易杀王亥)”事件的记录,是被有易氏尧(绵臣)、伯益(河伯)、尧子丹朱(王恒)合计谋害致死的殷侯王亥,故后人把此地称为殷墟,也是殷侯上甲微商均受舜封启之古商丘也,更即今日商丘人之祖地,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40

而亚长墓出土的青铜圣水牛,就是殷祖帝舜的图腾(山海经叫“兕si”古代一种似牛的开明兽。《尔雅·释兽》:「兕,似牛。」晋·郭璞·注:「一角,青色,重千斤。」《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史称驯兽司马/司钺母(即“司母戊”),甲骨文称“羌/夔/夋”,史称“虞”,后世讹为虎纹和饕餮纹。

文章图片41

故亚长墓即舜墓,图腾为牛,卜辞为羌,俗称饕餮/夔龙。铭文亚长,古称北蒙,经称王亥,辞称高祖,俗称玄王。三位玉人俑:舜父瞽叟(盲人),舜帝(蒙难像),舜弟象。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42

帝舜为尧受仆牛(土正),甲骨文即“羌夔夋,讹为汉字舜喾,殷墟亚长墓铭文即启长北蒙义。随葬青铜钺也发现铸有“启”铭文!并因甲骨文王字即钺形,亥即凫(鸟长)形,与甲骨文中记载的“高祖王亥”一致,而亚长墓也出土了大量铜钺/鸟尊文物,故亚长即高祖王亥也,并与《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易杀王亥,取仆牛”一致,并且亚长死因是受7处戈伤而俯葬墓中,与竹书“有易杀王亥,杀而放之”记载完全一致,故推亚长即高祖王亥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故推司母戊即司马仆牛者高祖王亥虞舜也。而亚长即北蒙殷墟之主人!《说文》:“蒙,假面具也',《诗·商颂·殷武》:“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记载,契就是玄鸟氏!即戴鸟面具的北蒙王!所以亚长即是北蒙殷墟主人,虞舜!

文章图片45

而神秘莫测的亚长大墓就是千百年来苦苦寻找的舜帝大墓…也即甲骨卜辞大名鼎鼎的高祖王亥,铭文称亚长,后人俗称北蒙,因舜被尧子丹朱秘密杀害于此地,故史称蒙难!而安阳古称殷墟,商均受舜封启(火正司其)称殷侯,并铸殷鼎司母戊设“钧台之享”,及商汤设“景亳之命”也是因此缘由。《史记正义》载:“蒙,北亳,汤所盟地景亳”。

文章图片46

根据《史记》记载,商汤姓子名履,又称武汤、成汤、商汤;甲骨卜辞中称作成(戈)、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他是商契的十四代孙,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

另据《诗·商颂·殷武》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47

而武丁即长子口墓“戈丁”铭文,佐证武丁即长子其商钧契!说明商汤即是武丁孙子。

那么甲骨文中的商王武丁就不是商代22王了,而是商契本人了。那史记“武丁中兴”就应是竹书“上甲微中兴”…上甲微也即武丁、长子其、商钧、契也!

文章图片48

五,鹿邑“长子口”墓问题

文章图片49

而时间回溯到1997年,考古学家张志清,在周口鹿邑“清理太清宫遗址”时,无意间在后宫隐山上发现了一座“长子口”大墓,竟无意中揭开了尘封三千年之久的先商隐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此大墓主六十岁左右,墓坑竖穴、南北墓道;殉祭14人及狗;陶器197件、原始瓷器12件,青铜礼器85件、兵器43件、车马器80件等,玉器99件。基于墓室形制和随葬器物…初步确认为是老子墓,但器铭释读“长子”或“微子”尚存分歧,约为周初殷遗贵族,故而墓主以及时代均有多种解说。

文章图片50

目前根据“长子口”墓内的青铜器铭文破译情况分析,此墓主人应叫“长子”“长子口”“戈丁”等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长子口”铭文,在七八件铜器上都有发现,说明“长子口”就是该墓的主人。

另据查,传世的“长子”铜器较多,早几年在湖北黄陂(盘龙城)曾出土“长子狗”鼎。但在豫东出现尚属首次。考古专家经过分析认为,此次出土的器物时代较早,鹿邑可能是长氏较早活动的地域。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51

通过铭文对比及图腾分析,“长”字为殷墟亚长舜帝形象,指“持杖之戴羽酋长”,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52

“子”为商姓,指玄鸟商契氏族;“口”为鼎形,是金文其字,汉字启义!代表二里头王权,故长子口应即长子其,代表“舜子其继承王鼎”义。

文章图片53

而且“长子口”墓出土的“青铜三戈”与河北易水出土的“祖父启”青铜三戈一脉相承,佐证鹿邑“长子其”与易水“祖父启”及殷墟亚长应有法脉传承,图腾龙牛鸟,正是舜禹契三人王祀,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契墓长子口,图腾为孺子牛,铭文戈丁,王器为簋…它与妇好墓形成殷墟的“一祠一墓”规制,礼记叫作“帝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礼制,卜辞叫作“上甲三抱二示″汤祭…长子口墓牛首玉人俑即商钧契图腾,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57

与偃师二里头禹墓的“居葬合一”的夏代稽堂制已不相同,已经祠墓分开了…所以夏殷也就由此分道扬镳了!阏伯之墟即安阳大邑商→古商丘→北蒙殷墟也!

综上所述,经过商铭文及氏族图腾考古证明,安阳殷墟妇好墓并不是商王武丁的贵妃墓,而是大名鼎鼎的殷太祖虞舜大帝之祠堂,他的陵墓即神秘莫测的亚长墓也!武丁也不是商代22王武丁,而是舜子商钧。

今日商丘不过是商汤(丹朱)南亳宋州,及殷墟南迁移民之睢阳地也!而商钧(契)的真正埋葬地是周口鹿邑“长子囗″墓(与宋国故城/汤亳距几十公里),与殷墟一祠一墓模式也完全不同了!乃至张光直和唐际根“商丘计划”永远搁浅了…

六,偃师二里头问题

文章图片58

根据许宏老师判断:

“二里头遗址至少从二里头二期(公元前1705年~公元前1635年)开始才进入青铜时代…”

指出二里头进入广域王权国家(青铜时代)的时间,是大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而《夏商周断代工程表》(2000年版)确定的夏代起始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与青铜时间相比还早300多年,岂会出现国家?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59

当然有网友质问我说,“为什么必须按照西方青铜标准设立国家标准呢?难道红山良渚玉器/陶寺陶器不行吗?”

我说不行,因为大禹治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凿石、通渠、垒坝,只有青铜工具才可以完成此项工程,否则用玉器陶器是凿不开山挖不通渠的,而且青铜器导热性快,可以为大量民工提供大型饮食用具,进行短时间烹熟…考古证明,良渚文化的灭亡正是因为没有使用青铜工具,仅仅使用石土垒坝堵水,故导致与鲧治水一样失败。

文章图片60

目前,在湖北大冶和山西中条山中已发现3700年前的古铜矿和古运河遗址,正符合大禹和商契联合在洛阳盆地和三门峡治水记载!

当然,确凿大禹治水最核心问题还是找到大禹墓…虽然通过百年考古,夏代文化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晚期已成共识…但确认《史记夏本纪》的夏王朝的任务还很艰巨。

文章图片61

司马迁认为夏王朝的龙兴之君是大禹,民间也盛传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但有关大禹治水的史料多流于传说,而大禹的真身骨骸更加扑朔迷离…

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大禹墓传说和地望,尤其是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陵及四川汶川石纽山禹乡,真的让人难辨真伪…但是考古要求确凿大禹骨骸,铭文,图腾三铁证,故而各地大禹地望都望而却步,导致千百年来此问题扑朔迷离,悬而未决…

文章图片62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沿着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区域在晋南豫西进行考察时…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无意发现了很多带有纹路的陶瓷碎片,直觉告诉他这片区域,可能是古城遗址…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之后他的学生陆续在这里发了中国古代最久远的宫殿基址,尤其是在3号宫殿发现了绿松石龙形器,及一些中小型墓中还出现了有绿松石装饰的铜牌…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65

铜牌饰

目前遗址面积不少于3平方千米。根据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新郑望京楼商城、焦作府城商城、辉县孟庄商城、垣曲商城、夏县东下冯商城等商代早期城邑,与二里头多座城邑改建的时间大体耦合…

文章图片66

证明北方的下七垣文化和辉卫文化、东方的岳石文化、西方的东下冯文化等文化因素大量汇聚郑州商城和二里头,这段时间也与文献上的夏商之际相当,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67

从1960年开始,考古队员对偃师地区的二里头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经过考古队员的发掘和历史学家的研究,考古学界逐渐确定了二里头遗址涵盖的历史时间上到龙山文化,下到东周时期,其中的主要遗址涵盖了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朝。

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长达30多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不仅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1号宫殿和2号宫殿遗址、青铜冶炼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文物,为历史学家研究夏朝时期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文章图片68

这些考古材料无疑是夏、商王朝更替的表征,二里头恰是夏王朝最后一座都城。因此,夏文化之“尾”可以由二里头卡定,并以此为基础上溯早期夏文化并寻找夏文化之“首”!

六,二里头申请夏都事件

然而,2019年二里头遗址申请夏都博物馆却遭国家文物局驳回,为什么呢?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69

二里头至今没有发现文字,尤其甲骨文或铭文,这是它申请夏都受阻的硬伤,也是屡遭非议的根源…

但根据《国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夏本纪》记载:后羿为东方某部落的首领,入驻斟鄩执政。太康去世后,扶持仲康登基,仍在斟鄩建都…《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唐代李泰《括地志》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说明二里头的确是斟鄩,只是缺少自证性文字。

七,大禹墓争议

正当此时,2003年曾在河南偃师二里头3号宫殿南院,发现的一座贵族墓遗址(2002VM3号),引起巨大争议…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0

当然,此墓被二里岗文化晚期灰坑打破,残余部分未经扰动。墓口长2.24米、宽1.19米、残深0.72-0.79米。而墓主人为30-35岁之间的男性,仰身直肢,头朝北,面朝东,双脚并列。该墓随葬了丰富的陶器、漆器。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墓主的头顶出土有三件白陶斗笠形器,颈部缠绕货贝串饰,胸腹部摆放一件绿松石拼嵌龙形器,龙形器中部压一件带石铃舌的铜铃,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1

绿松石龙形器大约由2000余片绿松石嵌片拼嵌而成,总长超过70厘米…十分炫烂夺目。

根据发掘者许宏先生介绍:“这件龙形器应是斜放于墓主人右臂之上,呈拥揽状,一件铜铃置于龙身上,原应放在墓主人的手边或系于腕上…”。许宏还判断“抱龙人”与铭文“禹”字的“抱虫式”构造法一致…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2

蔡运章先生也认为,这件绿松石龙,应是夏部族图腾崇拜的产物,与夏部族“宗神”禹的名义相合。

而且此墓(2002VM3)埋葬于二里头二期宗庙3号基址中庭的南院当中,从大的考古存在背景关系上,已经挑明了在宗庙祭祀先王的活动中,所扮演的祭祀功能。

文章图片73

从这一点看,许宏和蔡运章先生所谓的绿松石龙与夏部族“宗神”禹的名义相合,是正确的。

但杜金鹏先生推测,“此墓主是身份既贵又贱的特殊身份人,很可能是宗庙的管理者、祭祖活动的参与者。

文章图片74

而“禹”的虫、蛇、龙形态与大禹治水功德等等的解读与认识,还需史料及考古证据支持。而且3号宫殿基址地层被二里岗地层打破了,C14断代为夏商交界之际的3700年左右!并不符合断代工程表对大禹早夏时间(4070年)的判断,更不符合5000年华夏民族期望,故而众多专家没敢往大禹时代考虑…

文章图片75

而我则通过铭文图腾及居葬合一礼制鉴定,此墓就是千百年来大众苦苦寻觅的大禹墓,理由如下:

第一,二里头位置符合《国语》“伊洛竭而夏亡…”及《史记》“昔三代之居,皆于河洛之间也…”记载。

根据《禹王碑》载:“禹破渊门,脊躬篓沙,北置弇臿,奠取汲溉…”分析:伊洛盆地洪水是西北部雪山融水,经伊川流入龙门山脚下形成偃塞湖,古称“伊汭/雷泽”(即汝河上游),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6

大禹和商钧(契)一开龙门伊阙(渊门),引伊水入洛水(经传“鱼跃龙门”,俗称一门峡;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7

二开邙山口,引洛水入黄河,碑载“北置弇臿”,经传“水漫金山”,俗称“二门峡”(古开封);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8

三开平陆砥石山分黄入济(愚公移山),俗称“三门峡”,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79

把洛阳盆地洪水成功引入黄河下游荷泽及东海,谓之“奠取汲溉”“三川并流”…并留下济水,汝河及荷泽三大水系及雷泽传说,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0

而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之“中”字即指大禹开凿洛阳龙门伊阙记录地二里头(洛邑),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1

甲骨文“周”字即指甲骨文“宅”,指舜汤亳/禹稽堂,二里头十字城市分布图也!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2

那么为什么周武王要“宅兹中国”?因为甲骨文“宅”即禹墓稽堂汤亳,“兹”即玄鸟双至,指代禹契二族联盟,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3

甲骨文“雍”即雒,指祭祀玄鸟宅堂,二里头就是周人先祖大禹之墓(尸乡),是祖先灵堂之地!并不是汉字迁都义。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4

第二,尤其是1~3号宫殿基址已经具备大型城市规模,二期已经出现青铜器及图腾饰物(绿松石龙/牌饰),符合青铜城市文字(图腾)三大标志,时间为前1700年。根据《史记》载:契长佐禹治水有功,舜受司其火正…即青铜大发展的时间范围内,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就出现在二期,这一点也是十分有力的证明。

第三,《史记·禹本纪》载:“舜乃命鲧子禹治水为司空…”,《禹王碑》称为率姒,甲骨文即又其,指二里头贵族墓的抱龙义,即禹贡形式,史称水正司空,经称共工。而大禹铭文也在妇好墓中找到了,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5

结合竹书尧篡鲧权,舜夺禹位分析,大禹因负鲧罪治水,风雨兼程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敢入”,最后因治水得脚疾(禹㾟)而死,匆匆埋葬…哪有条件隆重埋葬?《禹王碑》称“㾟昶泉去,裹盛桴屠,葬稽堂祈祥”。

第四,最重要的《竹书纪年》载“禹元年壬子,继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起壬子终壬戌”,结合下七垣及二里头考古大致推算出大禹身世了:

大禹为山东汶上县人,因洪水泛滥,公元前1670年17岁左右入洛阳治水。13年后,即公元前1650年壬子年/帝泄元年继位,11年后因脚气病(禹㾟)复发而葬于偃师二里头(禹王碑载),享年35岁左右(C14检测),实行居葬合一礼制(俗称夏礼)。禹死后益政。

…这是比较接近真实的大禹纪年及夏朝起始年…虽然,这个结论比国家断代时间表整整减少了381年(前2070一1689=381年),一般人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却和夏商周遗址C14时间及妇好墓树轮上限时间重合了(公元前1689~1600~1540年),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6

这说明夏商周王权虽然是顺次更迭的关系,但双方氏族是并存发展的中央与侯国(邦国)的关系,在时间上是并行的关系,绝不存在垒加问题。借用网友“涛声依旧”说法是:

“夏朝,商国,周人一直都是并存的。最早夏人为天下共主,商人是夏的诸侯国,周只是个部落族群,后来商汤灭夏,商为天下共主,夏族人依然存在,周被封为商的诸侯国,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建立周朝为天下共主。商族人依然存在。”

也证明2000年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表可以“寿终正寝”了…只不过大禹传位夏启还是益政,这就是史记另一个“层累误判”事件,即大名鼎鼎的“禹生启”事件,存在一般人不易察觉的底层逻辑问题…事实很精彩,真相很意外!

在殷墟举行“景亳之命”。所以史记“商汤灭夏”的实质,是唐尧和伯益及丹朱灭舜事件,即山海经“有易杀王亥”及竹书“益干启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事件反映。归葬安阳王陵区武官村(M260)大墓,谓之景亳之命。以至后人嬴政(秦始皇)也在中条山设秦人兵马俑以效之…

文章图片87

故武王克殷,先灭汤祀(王陵区),后祭妇好墓(舜祠)108件礼器(妇好鼎/钺/甲骨及舜骨卜辞),谓之宗周(认祖帝舜)。武王和周公,想通过宗周殷墟舜墓(安邑),成周二里头禹墓(雒邑),以恢复虞夏殷礼(周礼)也!史实事迹主要载于《遂公盨》《禹贡》《竹书纪年》《史记》及宋人石刻《禹王碑》中…看看周原和丰镐及长安和北京故宫分布图,对比一下二里头十字城市图,一切奥秘真相大白!如图所示:

后武王死(三监乱),周公七年平叛(一年平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建洛邑,六年制周礼,七年至政成王,并铸何尊以祭舜灭商复夏!甲骨文“口”即指二里头其鼎,也叫夏启龙鼎,不是指汉字嘴义,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8

而甲骨文“国”是指殷墟舜墓,即商契佐禹治水成功受启的“钧台之享”殷墟(安邑),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89

故武王自言:“余其宅兹中国,自兹司民″!目的就是成周二里头禹祀(孔子谓之周公之礼),恢复居葬合一之夏礼,而不是汉史专家解读的迁都洛邑!

结论一,夏禹族与商契族因治水并存发展,王权也因治水而执行族间禅让制传承,时间为公元前1800~1600年左右。所以夏本纪即殷先史,夏殷并存!

结论二,夏启即商启,不是大禹之子,而是商钧(契)!故夏启开国大典叫“钧台之享”(钧为君讹,启为君讹)!

结论三,殷族(契钧)是虞舜后人商钧契建立,而商是尧后人丹朱所建立,殷商不是一族!而且因为争夺启权而发动政变(竹书称舜囚尧,复偃塞丹朱/墓考为丹朱逐舜杀钧)。这才是史记之“商汤灭夏”真正背景!山海经叫“舜生戏,戏生摇民”。如图所示:

那么商钧和商汤墓呢?

据《史记正义》载,商汤(成汤)定都于古宋(商丘),西迁偃师(二里头),盟誓景亳(殷墟)。

那么问题也来了,根据《史记》记载,商汤是黄帝第17代孙,契14代孙…《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姬发为周弃16代孙,黄帝第19代孙…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90

那么,周武王与商汤两人只相差三代时间(19-16=3),这怎么可能?如果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表》(1996~2000年发表)判断: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时间为公元前1600 ~1046年,共17代30王496年历史…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91

那么,如果按照一代50年平均计算,三代时间大致为150年左右即496-150=344年,那这两种观点相差这么多年,谁是史实?除非商王每人活150岁,三代450年,可以接近496年汤史…但二里头及殷墟C14考古结论大多商王都不超过50岁,哪有150岁?何况商汤还有17代30多个商王呀,三代时间怎么够安排?…

除非,商汤或后稷改辈!或升至商契/伯益或丹朱一辈(黄帝第4~5代孙),或降至商汤一辈(黄帝第14~15代孙),双方拉开400多年时间空白方可…那么商汤的13先王呢?夏代17王及周代16世先祖呢?“汤放桀”呢?岂不都消失了?

所以,目前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先商、先周及夏代遗址问题,而这一点近代王国维先生早有论证,他认为商丘即汤都也…为此1986年张光直教授就执行了“商丘计划(一期)”,可惜40多年并未发现先商遗迹…而今年唐继根教授继续执行“商丘计划(二期)”,以期完成先商遗址的寻找问题,但目前尚未有突破性进展…

文章图片92

当然鹿邑长子口墓的突然出现,一下子打破了整个商丘计划的尴尬局面…因为我运用图腾铭文解读工作,无意中打开了先商大门,让我们发现了商钧墓并不在商丘而在周口鹿邑!大名鼎鼎的老君即商钧!老君台即阏伯台!这可是个惊天大事。

文章图片93

而根据《山海经》及《竹书纪年》载“有易杀王亥”分析,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伯益因偷放丹朱(河念有易,有易潜出)被夏启商均所杀(益干启位,启杀之)…而丹朱(武汤)与商钧(武丁)大战鸣条(夏县东下冯),商钧南逃苍梧(盘龙城),留下九疑山舜陵及鬼崽岭疑冢…而湖南宁乡县黄才镇月山铺,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即“四牛孺方尊”,即是舜子(孺子牛)上甲微商钧(契)为祭舜所造之尊(牛羊区别看嘴之不同)。

文章图片94
文章图片95

同遗址出土的人面鼎即舜本人真貌。证据在安阳王陵区(M260墓)和石峁皇城台中!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96

盘龙城为契南巢,铭文长子,图腾孺子牛,王器牛圆鼎。唐灭虞事件记录!空心为日,代表唐尧,牛饰为虞舜!故空心钺为唐钺,牛钺为虞钺,唐钺劈开虞钺,代表唐伐虞(商灭夏)!

丹朱把舜子商钧撵入宋州,把周人打到陕西石峁/周原,自己占据中原汤都二里岗,铭文亳,王器乳方鼎,图腾狮子头,史物铭图齐全。

文章图片97

有网友问,尧子丹朱是商汤,而舜子商钧即夏启商契,因佐禹治水有功受禅称夏,那么夏朝到底有没有?

我回答:有,但洪水前唐虞与夏三族并存,洪水后化殷周与商争霸!唐尧生商汤,虞舜生殷契,夏禹生周弃!甲骨证据即是妇好墓及亚长墓文物,即有虞氏舜人也!《竹书纪年》载,唐尧击鲧杀虞争权,舜囚尧复偃塞丹朱…起因:

即尧欲传位丹朱,舜发兵囚尧塞丹(竹书纪年)。尧丹合计杀舜(山海经/有易杀王亥)。契协益反杀尧(竹书纪年/上甲微协河伯之兵反杀绵臣)。益因偷放丹朱遭契反杀(山海经/河念有易,有易潜出)。

附录:

二里头绿松石青铜牌饰功能是什么?它代表四季时节,春夏秋冬――包括三星堆出土一个鱼饰绿松石青铜牌饰。

《水经注》记载:“ 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所居。”佐证濮阳(帝丘)龙虎墓证为颛顼之墟。

①夏代公式=二里头+三星堆。

②史料公式=竹书纪年+左传+山海经+尚书+史记+华阳国志。

③铭文公式=王权+王位+氏族。

④甲骨文公式=商代金文+氏族图腾+。

⑤图腾公式=唐尧日+虞舜牛+夏禹蛇+殷契鸟+商汤凤+周麒麟。

⑥墓葬公式=二里头居葬合一(夏)+殷墟居葬分离(虞)+陶寺祠墓分立(唐)+鹿邑城邑分设(殷)+汤亳南西北分设(商)。如图所示:

文章图片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