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食野菜防中毒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3-28 发布于北京

春食野菜防中毒

春季,田野、路边、园内、宅前屋后,野菜萌生,成为人们喜爱的菜蔬。它们与普通蔬菜口味不同,有的还味道奇鲜,而且又不用花钱买,可信手拈来,大量采食,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殊不知,尽管有些野菜对人体有益,但也有一部分野菜有毒,不慎食之,会影响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江苏普食的野菜有:荠菜、篇蓄、天精草、盐蒿菜、灰雕菜、苕子头、荞荞菜、野苋菜、地耳、野蕈等等。其中多数有毒。

食用这些野菜如何防止中毒呢?现分述如下:

枸杞(又称枸杞头、天精草) 食菜头嫩茎、嫩叶、有明目、壮骨、清肺热的作用。但它生长在肮脏的地方,菌毒多,所以最好能掐采雨后抽出的嫩苗叶食用较好;如无雨采食时,必须采短苗,在水中多洗几遍,浸泡一个小时再洗。洗净的枸杞头在开水锅里煮熟捞起,用清水漂洗后挤成团,切碎拌以油、盐、酱油,加点蒜泥,即可食之

野苋菜 食菜头嫩茎、叶,与苋菜同样食用,但要洗净、炒熟,多放些油和蒜。它虽能起补气作用。但吃多了容易泻肚。

荠菜(又名野菜、鸡菜)食其全棵。它毒性较小,有开胃、补脾、利肝、消水肿的功效。味鲜,既可煮粥,又可炒食,还可炒熟加些配料(如茶干、虾米)作春卷馅心、饺子馅心,但要漂洗干净。

盐蒿菜和灰雕菜 性咸,均食其嫩茎、叶。盐蒿菜生长在盐碱地,属于蒿类,似蒿草,一般作为猪饲料;灰雕菜生长在草木灰地,叶上有 小 灰 粒。食用时,要洗去叶上的咸粉,再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煮熟,洗净,切碎,加入麻油(豆油也可)、盐、酱油,即可食用。但不能多吃,否则会引起面目浮肿。

篇蓄(乌蓼、篇竹、竹篇菜) 去根,食其全株,可煮粥吃,也可用三分之二篇蓄,三分之一米面拌和蒸糕吃。它有消热、利尿、杀灭蛔虫的作用。但不要多吃。否则会减少人体水分和钠,使人感到乏力、无精神。

荞荞菜(野荞豌豆)和苕子(红花草、草头、紫云英) 荞荞头是野生的,随麦下种而出。有 点 象 苕子,藤蔓比苕子短,棵子也小(一市尺左右),开紫花,是猪的好饲料。荞荞菜和苕子,均食其嫩头。必须先洗净,下锅炒十分钟,倒去苦水,然后加油盐等作料炒食之。这两种野菜容易引起腹泻,不能多吃。

地耳(地皮菜) 形状类似黑木耳。生长在野草根下,下雨则长(每耳有蚕豆瓣大),无雨则缩(只有米粒或豆粒大)。一般在四月份雨天才能收到。食用时,浸泡,洗净,和咸菜炒食。有明目益气作用。

野蕈(土名卷子) 是野蘑菇,易中毒,须经鉴定后才能吃。如已煮食,先要少量吃,用甘草同嚼,如欲吐就不要再吃了。

上述野菜,有的含霉菌较多,有的沾泥沙多,有的含汞、钠等化学成分,不小心会造成腹泻、脸面浮肿、精神不振等情况,所以食用时要注意几点:

1.要现采现吃,吃新鲜的,不能吃久放和隔宿的,更不能吃腐烂的。

2.要用水泡,多洗几遍,最好在大雨后采食。

3.要把泥沙洗净(有人采取先晒干再洗的办法这样容易洗净)。

4.要煮熟,但时间不宜长,不要煮得过熟。

5.宜少吃,不要多吃;不要久食,更不能空腹多食。

6.多放些油;最好与大蒜配食。

野菜中毒的症状大部分是面肿,腹泻,呕吐,出现血红蛋白尿,口唇、指甲、舌头呈青紫色或全身青紫,抽搐,以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野菜中毒。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催吐、洗胃、注射葡萄糖、滴注葡萄糖盐水、服美蓝片、注射美蓝液等方法。中医验方是采用多吃糖、油解毒(白砂糖50克和油50克炖服)的方法,并采用多种解毒方,如:用甘草一份、绿豆二份加水煎服;用甘草(不限分量)浓煎多服;用甘草15克、大黄10克加水煎服;用防风60克水煎频服;用绿豆或黄豆煎汁内服;用茅草根或芦根煎水内服;用大蒜捣汁冲服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