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继续读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书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小立法,一个是《领导干部日日思》,另一个就是《高密四中领导干部修养要则》。不妨把它们抄录在这里。01团结才有力量。“众志成城”、“无坚不摧”;“攥起的拳头才有力量”;“相斗俱伤”。感悟: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将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真的太重要了。这就需要协调沟通,和大度的胸襟。感悟:这一条提醒在其位要有作为,要清楚自己的职责,不要懒政。03群众观念。“干部的权利是群众赋予的”;“离开了群众,你还有多大能耐”感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校领导不能脱离广大师生。有时候我在想,领导如何才能知道一线师生的疾苦呢?比如,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听听他们的苦恼、心声。等下一次座谈会,换一批老师和学生。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建议都能采纳,如果他们提出的建议好,小小的肯定和奖励,以改进学校工作。如果不能采纳,耐心向他们解释。04心理换位。“假如你是一位教师”;“假如你是一名学生”;“当你处于对方处境的时候。”感悟:换位思考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的。不只是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需要换位思考。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理性,把工作做好。05互相合作。“你是天下第一,也要由天下第二来帮你。”感悟: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群体,单打独斗。个人无论取得多高的成就,职位有多高,都不能骄傲。06原则性与灵活性。“只有体现了集体的原则性,才有权威;只有建立在集体的基础上的灵活性,才真正有效。个人的'灵活性’常常是既害别人,又害集体,时间一长,也必然害了自己。”感悟:这一条提醒管理者心中要有大家,真正的权威来自于集体的认同。而管理者如果心中只有自己,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话,大家的服从可能就有被迫的成分,这时的服从不等于认同。07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反对鲁莽行事,科学是进步之父;“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目标,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互为条件”,“习惯于因循是危险的,因为往往走入死胡同。感悟:不鲁莽形势,凡事考虑清楚,多学习,集思广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制度、改进措施。08求真务实。“向真理'投降’永远不是丢人的事情”,“哗众取宠的花架子只能离成功越来越远”。09心理承受能力。“愉快地接受既成事实”,“办任何一件事不可能从良好的开端跳向令人陶醉的成功,因为这中间必然有挫折,只是我们如何对待的问题”。感悟:强大的内心来自于做事中的磨炼。遇到问题会有崩溃的情况,但是时刻要提醒自己要乐观、积极向上。  01向团结靠拢。不可能没有摩擦,不可能没有碰撞,摩擦、碰撞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应当向团结靠拢。02谦逊。绝不应该仅仅把谦逊当作一种姿态,而应当从谦逊中真正获益。因为绝大部分切实有效的奇谋妙计,来自于扎扎实实的第一线工作。由于工作分工的原因,我们毕竟或多或少地失掉了一部分在第一线工作的感受。什么时候盛气凌人了,什么时候就是失败的前奏。感悟:“什么时候盛气凌人了,什么时候就是失败的前奏。”职位高了,慢慢地就会脱离群众,但是要提醒自己谦逊,这是李希贵老师在工作中的自我反思。“盛气凌人”的管理者,除了增加他人的厌恶感之外,慢慢地听到的真话会越来越少。03多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不仅是在生活问题的处理上应该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难处,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应该随时随地地调整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评价老师的角度。“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固然有它的片面性,却包含着某些小看不得的真谛。感悟:要及时听听学校中师生的烦恼。不要认为是个别现象就置之不理,更多的时候,很多师生其实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04个人永远不会成为英雄。离开集体智慧与团结的个人,即使“英雄”一时,也终究是短命的。先“表现”集体,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地“表现”自己,任何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只能使自己最终成为四面楚歌的孤家寡人。感悟:提醒管理者团结的重要性,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所以要争取团队中其他人的支持。否则,自己会极度劳心劳力。05避免争论。在任何问题上,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观点一致,而要使我们的观点达成一致,却往往不是靠争论完成的。争论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使你争论赢了,也是输了,因为你失去了对方的好感,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难度。争论临头时,一定要“忍过这个晚上”。感悟:这一条说明了争论的无意义。对于不同的观点,如果不赞同,听听就好。一旦争论,就会伤了感情。06不做“事后诸葛亮”。张飞、诸葛亮是艺术塑造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生活中既没有张飞,也没有诸葛亮。事情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事情遇到了麻烦,甚至失败了,也最忌讳“当初如果按照我的意见办……”感悟:不怨天、不尤人,坦然接受不好的结果,积极去改进。07理解与迁就。有许多事情许多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迁就;而有些事情有些工作是可以迁就的,虽然不为人们所理解。感悟:对一些事情能不能迁就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了,也就是说制定的措施、制度是为了保护谁。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写一个学生用石头把校园里核桃树上的核桃打落下来,让学生作检讨,伤了他的自尊。二十多年之后,偶遇此学生,学生的话给了李老师很大的触动,李希贵老师才认识到对成长中的孩子多一份宽容的重要性。08科学、公正的识人、用人观念。什么时候都应当以工作为中心、为重点地识人、用人、评价人。做到这一点的基础是拥有全局观念。任何个人的好恶,都是科学公正的敌人。如不干工作的“好人”越“好”,只能离创造良好的形象只会越远。感悟:提醒管理者团结的重要性,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所以要争取团队中其他人的支持。否则,自己会极度劳心劳力。09灵活。不要搞非此即彼。事情的成功不一定按一种思路完成,有时候按我们想的办,事情会成功;按别人的思路办,也照样会成功。10身先士卒,敢于下水。要说“同志们,跟我冲”,而不要说“弟兄们,给我上”。11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如果顾及外围关系太多而办糟了自己的事情,终将被人瞧不起,于是连内加外都统统失掉。感悟:提醒管理者方向如果正确,坚定走下去的重要性。此外,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所以要争取团队中其他人的支持。否则,自己会极度劳心劳力。12省身。要不断地闭门思过,从反面意见中汲取营养。提得出来的反面意见往往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根据,对培养我们的多向思维方式大有裨益;如果离开了反面意见,就很容易使我们的思维在单向的狭路上徘徊。感悟:提醒管理者多倾听不同的意见。其实,这些反面意见是有利于管理者工作的改进。毫无疑问,李希贵老师是一个博学、善思的管理者。他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不断地反思自己,用心制定了这两个要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