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轻松松读《老子》(66)

 秋雨堂 2023-03-28 发布于宁夏

        《老子》第66章   圣人善处下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集之地,是由于它们善于居于低下的位置,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首。

       因此“圣人”要想统领百姓,必须在言行上对百姓保持谦恭;要想领导百姓,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利益之后。这样,圣人虽然位处百姓之上,而百姓并不感到有压迫;身处百姓之前,而百姓并不感到有危害。所以天下的百姓都乐意推戴而不会厌恶。

       由于圣人不抢不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秋雨堂浅见:

       这一章讲“善下”和“不争”的好处。

      老子以统治者与江海进行类比,说圣贤之所以能够安抚万民,主要是因为圣贤没有私欲,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民众的时候,就像江海对待百川一样谦和卑下。所以他才能得到民众的尊敬和拥护。

      老子所处的春秋晚期,国家制度已经日趋完善,统治者的地位也已经基本巩固。而人民却无法享有政治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地位相差悬殊,不要说侯王了,即便是普通官员也不会以卑下的言辞和谦虚的姿态对待人民。老子关注民众的苦难,他针对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希望当世的统治者能够主动效法古代的圣贤。

      在这里,老子设计了一幅蓝图:统治者虽然高高在上,但百姓却感觉不到压迫;统治者虽然领导民众,但民众却并不感到有何伤害。 

      老子提倡统治者应保持谦卑,他认为,如果统治者让人民没有被压迫的感觉,那么他不但可以赢得国民的拥戴,还会获得天下人的推举,天下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与他抗衡了。     

      天下不是君王一个人的天下,也不是某些人的天下,而是所有天下百姓的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位于人民之上的统治者只有认清这个道理,才能获得百姓的认可,他们只有时刻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明白这个道理,将百姓放在自己的前面,统治者才有资格来治理天下,如果将自己高高地悬于万民之上,通过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胡作非为,只能被人民所抛弃,失去他原有的位置。

      一个统治者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戴,在于他是否将自己看成人民的一部分,是否能和百姓同乐同悲。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爱百姓之所爱,恶百姓之所恶的人,才能“处上而民不重”。若只是考虑着自己纵欲享乐,而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必然会受到人民的反对和抛弃。

      治理国家是这样,管理一个部门、一个集体也是这样。如果管理者自以为高人一等,遇事先替自己打算,处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骄横跋扈的态度对待下属,使下属有被压迫、被危害的感觉,这个部门或者集体就一定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效率必定难以提高。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容”就是老子所说的“善下”,也是一个领导者的器量和素养。

2023.2.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