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骑楼的“水土不服”

 书柜茶室 2023-03-29 发布于上海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

全国各地这么多地方都有骑楼,而上海的骑楼相比南方城市的骑楼,都要更高。

金陵东路的骑楼,挑高到了三楼的高度,一楼二楼都腾空,从外面看起当年,法国殖民者来到上海之后,想当然地把骑楼引入到了上海,把法租界里的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建成了上海的骑楼街。

而且还通过一些立法手段,打造了一套独特的美学标准,保持了骑楼街风貌的统一。使得骑楼街上多样化风格的房子,又有一些追求统一的部分。来显得更加大气。但其实,骑楼在上海,并不那么适用。

虽然骑楼街有利于在上海天气多变的情况下保持街道的商业气氛,但是事实证明,它跟上海的气候不存在对应的关系。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冬天阴冷潮湿,不像东南亚那么温暖。气温经常跌破0度不说,还时常下冻雨,这让骑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弊端尽显无疑。冬天骑楼容易变成“穿挡风”的地方,显得特别冷。

所以,骑楼这种建筑形式没能在上海后来的城市建设中被普遍应用,也只有金陵东路形成了连片的骑楼。仅有后来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沿街为骑楼式券外廊与街道相通。

因气候条件不适合建造骑楼,上海,也成了拥有骑楼这种建筑样式纬度最靠北的城市。

现在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推进,金陵东路部分地区是旧城改造区,大部分旧里弄已拆迁。但骑楼街并不会被拆除,根据规划,未来骑楼街在设计上维持原有的下部空间和车道的宽度,并将提升业态能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骑楼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