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浓浓森工情 难忘“苏区红”

 青牛一生 2023-03-29 发布于福建

浓浓森工情 难忘“苏区红”

        “二五”时期,即我国19581962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期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大跃进”。当时,全国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便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国家百业待兴,这时期,江西鹰潭到福建厦门铁路建设动工。为保障鹰厦铁路建设枕木供应,国营清流县拔口伐木场应运而生。从此,在清流城北拔里的这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第一次响起隆隆的现代斧锯声,生长了几百年的原始树木被砍下运往全国各地,支援祖国建设。

      为方便木材运输,1959年初,木材交由清流县交通部门承运,随即成立嵩口林业车队负责运输。196018日,清流城关坪背至拔口15公里铁轨平车道建成,拔口伐木场及沿线各村生产的木材通过平车运送到坪背,转水运到永安贮木场;松木大径材和杂原木则由汽车陆运到荆西贮木场。直至1982年拔口伐木场内林木基本伐尽,才将铁轨平车道撤除,在原路基上加宽改为简易公路。

      当年,拔口伐木场以“民主厂”的采伐工为骨干,从福建沿海各县及山东、浙江等地调来一大批有经验的采伐工人。当时,清流县内森林资源丰富、水陆运输条件尚可的乡镇,多建立社办伐木场(队),全境有上百个社办采伐场,每年有上万名社员伐木工上山作业。这里,留下了一代森工人的青春和记忆。他们在大山中洒下辛劳汗水,留下浓浓的“森工情”。

      1990年后,清流县拔口伐木场先后更名为清流县拔口国营林业采育场、拔口国有林业采育场、拔口国有林场、九龙溪国有林场拔口分场、九龙溪国有林场有限公司拔口分场。

      清流是中央苏区最早辖属的21个县之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开展建党建政、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实践活动的重要区域。19301月,红四军回师赣南、转战江西途经清流,革命的星火在清流迅速燎原。不久后,李坊爆发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起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19311月,里田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随后,荷坑、茜坑、下谢、长校、黄石坑、江坊等地,在红军帮助下纷纷建立乡苏维埃政权。6 月,红四军一部再次进入林畲开展工作,建立孙坊、石下等乡苏维埃政权。76 日,红十二军解放清流城,在县城建立临时苏维埃政权——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同时组建游击大队等地方红色武装,清流苏区武装割据局面由此形成。9 月,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闽西和赣南苏区连成一片。117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清流被纳入中央苏区版图。作为中央苏区的东方屏障,苏区时期,龙津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区域,双方围绕清流城的争夺战斗达15次之多,而拔里与其中多场战斗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体说,无论是战略位置,还是做出的贡献,拔里都是一个始终无法绕开的地方。

      拔里的“苏区红”,恰如“浓浓森工情”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动人春色何须多?拔里,地处清流城北,距城约15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民间有左拔与右拔之分,可是就这么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苏区时期竟然建立了上村、中村、尾土楼3个乡苏维埃政府。显然,拔里在清流苏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无疑也是巨大的。

      19333月下旬,为遏止国民党军由东面进攻中央苏区的图谋,叶剑英奉中革军委命令指挥东南作战军攻打清流城,重创敌守军三个团。之后,东南作战军的一部经拔里前往湖村和明溪等地。同年7月,彭德怀率东方军入闽作战,第一阶段战斗主要在清流域内进行。在攻打泉上土堡和解放清流城的战斗中,红军一部和游击队多次往来经过拔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奋力追剿刀团匪。拔里群众不惜牺牲生命,配合作战,支持苏区政权建设。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势力对苏区人民进行疯狂报复和反攻倒算,对革命志士的摧残更是灭绝人性,挖心、剖腹、斩首、剜割、分尸等各种惨绝人寰的残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残酷斗争中,刀团匪有意在拔里泗州桥上屠杀革命者,以达到恐吓目的。

苏区时期,主力红军和地方红色武装游击队经常往来拔里开展的军事行动,均得到拔里人民无私的帮助。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清剿”并不能阻止拔里革命的烈火燃烧。在拔里北面,过中村、上村,翻过一座大山便是宁化湖村;往东北方面,经尾土楼可达嵩溪高地,接宁化泉上。这里是清流、明溪苏区通往中央苏区的重要通道。红军和地方红色武装多次往来于此,执行重要战斗任务。1934年秋,中央红军秘密召集宁化、清流、归化(明溪)等地方赤卫队、游击队、彭湃县苏区全体干部,红三军团、独立七师、中央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等单位人员,在巫坊锣鼓坪合会整编,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就有一批红军战士从清流、明溪等地途经拔里,前往宁化聚结。拔里人民不仅为红军带路、搬运物资、转运伤病员,还省吃俭用为战士提供了粮草补给。还有一些贫苦群众直接加入红军,参加战斗。为保障前线弹药供应,红军曾于宁化湖村田螺寨建兵工厂,造子弹、修枪支,一山之隔的拔里人民积极响应号召,为兵工厂熬制土硝,提供原料。拔里人民还为红军往来宿营和粮草补给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清流城是中央苏区最后失陷的3个县城之一,拔里在清流苏区的建立、巩固和最后坚守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9337月,彭德怀率领东方军攻打泉上土堡取得胜利后,在湖村设彭湃县,成立中共澎湃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红军帮助拔里同时成立上村、中村、尾土楼3个乡苏维埃政府,贫苦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拔里的3个红色政权一直延续至主力红军开始长征之后,还坚持了一个来月,是与龙津镇的下窠、基头、桥下、暖水等村同样为拱卫清流城的重要红色堡垒。193410月,主力红军实施战略转移,中央苏区仅剩宁、清、归三县。清流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坚定地执行闽赣军区“备足粮草,坚守城池”的命令,“誓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同年1126日,在拔里阻击敌人的城北游击队撤往下窠,与驻下窠的闽赣十八团300余人一道参与清流城保卫战,勇敢地阻击来犯之敌。清流城失陷后,闽赣军区红军游击队和清流地方红色武装又在大基头与暖水塘之间阻击敌52156旅,随后,游击队向西北方向石林寨(石龙寨)转移。

      清流城失陷后,闽赣省军区红军游击队和清流地方红色武装,立即在城北石林寨开辟游击新战场,尔后转入清流城北拔里和宁化湖村一带活动。清流城北的拔里等地,是主力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后,闽赣军区游击队和清流人民始终坚持红旗不倒,机智灵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王宜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