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课笔记」:消化系统2

 幽默的数据线 2023-03-29 发布于甘肃

1、「食管」:

①是消化管中最狭窄的部分。

②位置: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过隔后续于胃贲门。‍‍‍‍‍‍

③全长可分三段:颈段、胸段、腹段。‍‍‍

😭食管有三处狭窄,是异物容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2、「胃」:

①是消化管各部分中最膨大的部分。‍‍‍

②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前壁相邻:肝左叶和方叶、隔、腹前壁‍‍‍‍‍‍‍

后壁相邻:胰、横结肠、左肾、左肾上腺‍

胃底相邻:脾、膈‍

③作用: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内分泌。

④形态:(可受体位、体型、年龄、性别和胃的充盈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胃小弯、胃大弯、角切迹、贲门切迹、贲门、幽门

⑤胃的分部:贲门部、胃体、胃底、幽门部(幽门管、幽门窦)‍‍‍‍‍‍‍‍‍‍‍‍‍‍‍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⑥胃的3种形态:钩型胃(中等体型人常见);角型胃(矮胖体型人常见);长胃(体型瘦弱人常见)

⑦胃壁结构: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4层

😭胃癌的转移是层层递进:一开始在胃的黏膜层,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摘除这部分黏膜,解决掉之后不再有发展;如果胃癌发现得晚,癌细胞进入了肌层,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把胃有问题的这一段去掉;如果癌细胞侵入了浆膜层,实际上胃从里到外都被癌细胞浸透了,这时通常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一旦淋巴结转移,手术也没用了。所以要今早做为胃镜、肠镜检查。

3、「小肠」:

①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

②位置:上端是起于胃的幽门,下端接续于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个部分。

③作用:消化、吸收、内分泌。

😁小肠一定要暖,也就是温度高,血液循环才流畅,消化吸收功能才会发挥得更好。‍‍‍‍‍‍

(1)「十二指肠」:

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并且最为固定的部分。

②位置:介于胃和空肠之间。

③作用:接受胃液、胰液和胆汁(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腺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所以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④分为

上部: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穿孔的好发部位。

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腺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

水平部:肠系膜上动脉会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

升部:有十二指肠悬韧带,是空肠的起始标志。

图片

(2)「空肠」和「回肠」:

①位置: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接续盲肠。空肠、回肠一起被肠系膜悬系于腹后壁,合称为系膜小肠。

图片

4、「大肠」

①位置:消化管的下端,全程围绕于空肠和回肠的周围。

②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

③作用: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④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也是大肠区别于小肠的重要特征):‍‍‍

「结肠带」:结肠上面的长条。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所形成,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分为独立带、网膜带和系膜带3条,均会聚于阑尾根部。

「结肠袋」:一个个囊袋。肠壁由横沟隔开并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这是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得肠管皱缩所形成。

「肠脂垂」: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和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

(1)盲肠:‍

位置: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为盲端,上端续于升结肠,左侧与回肠相连接。

「回盲口」:回肠末端向盲肠形成了一个开口叫做回盲口

「回盲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的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的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2)「阑尾」:

位置:主要取决于盲肠的位置,但是由于阑尾体和尖游动性较大,因此阑尾在右髂窝内,与回盲部的位置关系有多种,即可在回肠下、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及回肠后位等。

体表投影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阑尾炎开始发作的时候,整个腹部的疼痛可能是全腹都有痛的感觉,但是痛点逐渐的向右下腹区域来集中,所以整个的就叫做转移性的右下腹痛,最后往往痛点最显著的位置就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阑尾口」:回盲口的后下方约2cm处开口于盲肠,此口为阑尾口。

「阑尾瓣」:有防止粪块或异物坠入阑尾腔的作用。

(3)「结肠」:

位置:位于盲肠与直肠之间,包绕于空肠和回肠的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也是憩室和肿瘤等疾病的多发部位。

(4)「直肠」:

位置: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着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

直肠并不直:在矢状位上形成了两个明显的弯曲:直肠骶曲和直肠会阴曲。‍

直肠的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具有阻挡粪便下移的作用。在乙状结肠镜检查当中的,确定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常以中直肠横襞为标志。

(5)「肛管」:

位置:上界为直肠穿过盆膈的平面,下界为肛门。

作用:肛管被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肛周脓肿」:由于肛窦容易堆积粪便碎屑,加上如果人的肛部长期受到挤压,比如骑自行车,就会导致肛周血液循环变差,菌群失调,容易导致肛窦这个地方发生感染,化脓,向外烂,最后可能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个出口,这个就称为肛漏。这种情况会很疼,只能做手术,从外边往里把东西清理掉。

😭夏天很多人坐的时间久了之后,整个肛门周围可能会黏黏糊糊的,甚至有一些味道,原因就是这种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痔」:肛梳部的皮下组织和肛柱部的黏膜下层内含有丰富的静脉丛,有时可因某种病理原因而形成静脉曲张,向肛管腔内突出形成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痔称为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称外痔,也有跨越于齿状线上、下的称混合痔。由于神经的分布不同,内痔不疼,而外痔常感觉疼痛。‍

😁肛门内括约肌有协助排便的作用,但没有括约肛门的作用。肛门外括约肌受意识支配,有较强的控制排便功能。

5、「肝」:

①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②作用: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而且还参与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肝还具有分泌胆汁,吞噬、防御以及在胚胎时期造血等重要的功能。

😁肝平常大部分都是被两侧的肋骨给遮盖住了,只有在剑突底下有一小部分是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的。当腹上区和右季肋区遭到暴力冲击或肋骨骨折时,肝可能被损伤而出现破裂。

6、「胆囊」:

作用: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

7、「胆总管」:

组成:肝左管+肝右管+胆囊管。(胆总管又与胰腺这个地方过来的胰管形成了一个比较粗大的叫做肝胰壶腹,略粗大的一个管,管共同在十二指肠里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食物消化过程:肝胰壶腹的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在胆总管的末段及胰管的末段周围也有少量的平滑肌包绕,这三部分的括约肌统称为Oddi括约肌。Oddi 括约肌平时保持收缩状态,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内贮存。进食后,尤其在进高脂肪的食物,在神经体因素的调节下,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使得胆汁自胆囊内,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8、「胰」:‍‍

①人体第二大的消化腺

②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③位置:横置于第1、2腰椎体前方,并紧贴于腹后壁。

④作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等,有分解和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作用;内分泌部即胰岛,散在于胰实质内,胰尾部较多,主要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浓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