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公元1135年,陈与义因病请求免官,六月,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陈与义离开朝廷,移居青镇。 青镇前一条苕溪,弯弯曲曲流向太湖。苕溪对岸是乌镇,乌镇住着他两个朋友。一个是儒生叶天经,一个是和尚大圆洪智。叶天经这位儒生也喜欢谈禅,三个人相聚时,或谈禅,或论诗,总感到融洽相契。 公元1136年的春天,陈与义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写下了这一首诗。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宋代〕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这首诗的大意: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今年二月冰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这两句作者不只交代了时令和季节特征,而且还描绘了春潮澎湃、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早春二月,冰雪似乎刚刚融化,而一夜之间,春水已涨,但见苕溪绿波,滚滚东流。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警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客子,这里是诗人自指。诗人抱病闲居青镇,只靠吟诗度日以自慰。可是,那细雨声声似乎向诗人报告杏花盛开的消息。 在这万象更新的时刻,诗人再也不能平静地吟诗作赋了,雨声和杏花带来的春的气息,使诗人久积心底的那一腔热情也像春水一样萌生滋长了。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精通佛学的智老正多病,安于穷困的天经还固守儒生的作人原则。 这两句诗既写了友人的生活和处境,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二子, 即指他的好友天经与智老。 “忆” 与 “怀” 相照应,为诗题 “访”之原由。 纶巾鹤氅本是六朝以来名士爱穿的服装,这里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诗人自己。“试春风”写春日出访,与首句呼应。 全诗的情绪和情调,都有转换过程。开始时的情绪,多少有点无聊赖,结尾时坦荡愉快。开始时的情调,凝重含蓄,结尾时爽朗轻灵。文辞优美,渗透其中的禅悦之情,反复吟咏,愈觉有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