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你瞧病时,中医大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脾胃虚弱。 可以说,现在相当多数人皆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的原因何在呢? 中医认为:脾为中土,主斡旋心、肝、肺、肾四脏。 不管辣的、麻的、热的、冰的食物,都一股脑的塞进胃里,丢给脾来运化。 脾是十分柔弱的,总有一天,脾胃会不堪重负,出现虚损的症状。 脾为百病之源也,你的坏情绪,也会伤脾。 我们形容一个人性格好,会说他“脾气好”,而不是说“肝气好”、“肺气好”。 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讲,脾的气机是最温和、最柔和的,也可以说没有什么个性。 脾的角色就像一个和事佬一样,没有棱角,八面玲珑,调和着五脏六腑的矛盾。 正因如此,一旦身体的气机发生变化,最温和的脾便会首先受到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肝了,从五行生克关系来看,肝克脾。 当你不开心不放松,变得压抑,愤怒,忧虑之后,整个气机便开始凝滞,运行迟缓,甚至郁结在某个关键节点。 脾气也不再柔和,跟着肝气的变化或急躁,或凝滞。 脾胃虚弱的两大原因就是饮食不调、肝郁气滞。 《金匮要略》里有一个名方,叫枳术汤,金代中医大家张元素在枳术汤基础上研发了脾胃病的代表方剂:枳术丸。 主要是起治痞、消食、强胃的作用。 白术二两,枳实(麸炒)一两,将两味药研为细末,用荷叶包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50丸(大约6g)。 如果觉得用量比较大,也可以煮枳术荷叶饭来吃。枳实9克、白术15克、荷叶1张、米饭100克。 白术,是一个温燥的药,它为脾所喜,能够满足脾在病理状况下的需要。 既能够补气健脾、改善脾气虚的一些病理状况,也能够有效地消除脾虚而伴有的湿浊内停、湿邪内阻的情况。 它是既能够补虚,又能祛邪的一味药。 提到枳实,我们就会想到朱丹溪说的“能冲墙倒壁,滑窍破痰之药也。” 可见其力量威猛,能够消实痞,破坚积,除胸胁痰癖。 最常用来治疗心下痞,也就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运化精微而导致的痰湿停滞。 枳实消痞,可以作为打开痰湿下行的开关,能够消食痞破坚积,除胸腹痰癖。 荷叶虽平淡,但用到点子上,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你看荷花、荷叶生于淤泥之中,却能长出干净的莲花来,出淤泥而不染,它就有升清的作用,也就是“升发脾气”。 荷叶裹烧饭就是用荷叶包裹着米同煮为饭,荷叶和大米一起吃,既养胃气,又升脾气。 能用鲜荷叶,当然最好,没有鲜荷叶,也可以用干的荷叶,但不能是枯黄的。 用这样的米饭和事先加工好的白术枳实的药末,一起反复捣匀,搓成梧桐子那么大的药丸。 把药专门做成了米饭丸子的样子“饮食入胃,营气上行”,人吃了米饭就会生胃气。 当然也可以简单一点,把枳实和白术的药末直接拌在米饭里煮,或是用煮熟的米饭再包上这些药材,做成枳术荷叶饭来食,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使用。 对于这个方子,清代名医徐大椿盛赞,“此健中消滞之剂,为脾虚食滞痞结之专方。”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