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力之争,即利益之争!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3-03-31 发布于新疆

吕氏家族的后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凉州建立的北凉、西凉、南凉三个割据政权,有一个共性,他们只是称王或者公,不敢称帝,实力不足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原政权在凉州的代理人,虽有一统华夏的信念,但均力所不能。对西域的控制则成为他们主要目标和最终的出路。

凉州在吕氏政权消失后,有近二十年的相对稳定期,使凉州的经济得以恢复。这缘于北凉的沮渠蒙逊与西凉的李暠均是英主。

李暠虽然自幼父母双亡,但李氏是凉州的大族,如果向上推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人。虽然李暠有大器晚成的因素,但也正是苦难造就了他。人成功后,都会有得意之时,只是每个人的态度不同。智的人可以认清自己,而多数人则自以为是

得知李暠起事后,原属北凉的西郡太守梁中庸放弃了沮渠蒙逊投靠李暠。也许这对梁中庸来说李暠是汉人,文化基因相同,且都以东晋为正统。加之,李暠的口碑很好。于是两人有了一段对话。

李暠很得意的问:我与索嗣相比,谁更牛。此时,索已被段业所杀。

梁中庸想都没想就回答:这个不好评价,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李暠很不高兴的问:索的水平如果能够与我相敌的话,我怎么能在千里之外治他于死地?

梁中庸回答:智慧的人,有些时候,面面俱到有些时候,百密一疏机遇可以让人成功,也可令人失败,认清自己看清现实很重要殿下与索嗣,得失成败的内因和恩怨,我不知道,也想不清楚人终有一死,只是死法不一样,如果认为成王败寇,活着就是赢家,那就错了。殿下您认为刘虞公孙瓒贤能呢?李暠听后沉思良久,沉默不语

刘虞与公孙瓒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刘虞是皇室宗亲,作地方官为政宽仁,深得民心。与公孙瓒作战时,下令只杀公孙瓒一人便可,不要祸及他人和百姓。但是公孙瓒不是这样,靠相貌俊美、能言诡辩起家,与刘虞作战时,纵兵焚城,后诬陷刘虞,挟持朝廷命官,借刀杀人,取得了高位,成为乱世枭雄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说,索嗣出卖朋友,是出于为北凉政权的安全考虑,只能说段业是个糊涂蛋。当时,沮渠兄弟俩的眼中钉也是索嗣,可证明,索嗣并非庸人,只是不识实务,辨不清是非,想当雄鹰但飞错了方向,为庸主效忠反被杀而已。

梁中庸的这个对比,无疑是在告诉李暠,投奔你,并不是你高明,而是投石问路,随时可能跑路。此间发生了一件事,梁中庸投向李暠。沮渠蒙逊并没有杀梁中庸的家小,而是派人护送到了敦煌。

李暠是明智之人。梁中庸能对李暠这样说,证明梁中庸为人方正。并不“中庸”,非阿谀小人。后被任命为主薄,英雄相惜方能如此。

在梁中庸的辅佐下,李暠广开言路,重视儒学,知人善任,尊重人才,以此引来了众多能人名士的投奔,稳定了西凉政权。垄断了西域的贸易之路,且西域成为退守之地,这让西凉成为北凉沮渠蒙逊的打击目标之一。这源于正在崛起的北魏对西域的态度。

吕光时代,曾派人到西域的于阗采购了一批玉,准备做玺用,结果,吕光去世之后,这批玉料才进入敦煌,成了李暠的囊中之物。此时的北魏开始做大,主要的目标是经略中原,尚无暇顾及西部疆域。也还没见过西域的珍品。就有臣下上奏,现在应当按汉代的方式,开通西域,振威德于荒服之外,可以得到西域的珍宝。但是,当时魏道武帝拓跋珪认为,当年汉朝皇帝不知保境安民,远开西域,使海内虚耗,何利之有,现在如果打通西域,会增加百姓的负担,得不偿失。

在李暠与梁中庸对话这一年,北方又一游牧势力迅速崛起,自称“柔然”。原本附属于拓跋鲜卑。魏道武帝拓跋珪率众南迁大同后,柔然人进居阴山一带。柔然与后秦交好,北魏攻击臣属后秦的游牧部落时,柔然派兵救援,但是让北魏大军击败。

柔然的第一代可汗郁久闾社仑率所部逃向漠北。且沿草原向西北不断攻伐,夺取了高车、丁零、铁勒、敕勒等部游牧地,统一了草原各部,雄居北方。势力范围从西域的焉耆到东部的大小兴安岭。南抵漠北,北于魏、秦、凉、燕等势力交界。可以这样理解,鲜卑人一部分南迁,进逼中原;一部分统治了草原地带,占据了匈奴故地。

游牧部落有一个特点,马背种族集中起来很强势,但草场划分间隙大,分散起来,很容易被个个击破,这便是柔然崛起的主要因素。

在谈草原帝国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某一势力突然崛起,之前他们在哪里?

民族是现代词汇,古人并没有这个概念,他们以区域和部落划分。蒙古草原的各游牧部落几乎与中原同步在融合。简单说,柔然的统治阶层是鲜卑与匈奴人的后裔,被统治者则是世代生活在草原地带的游牧种群。自汉代的匈奴至柔然,草原民族有过大迁徙,大回流,但似乎没有大换血,而是在不断的混血中相融合,他们的称谓来于自称或被后世所称。就如同不同朝代,我们称中原农耕百姓为秦人、汉人、晋人……如出一辙,文明主导没有变。

刚好这个时候,后凉主吕隆投降后秦,放弃凉州之地,临前往长安时,最后一次拜祭叔叔吕光马上要被铲平的祭庙时说:陛下,您用神武创下的基业,可惜后辈不能延续,内部兄弟间为权力残杀,外部又受叛贼的轮流攻击,现在亡国了,我要回长安了,就在这,跟陛下永别。说罢痛哭流涕。输光了后凉全部家业的吕隆,如被踢出赌局的赌徒般还在梦想着翻盘。

这一阶段的凉州诸主则臣属于后秦的姚兴,遣使封南凉的拓跋傉檀(由于史料的音译,在河西一带的“拓跋鲜卑”也写成“秃发鲜卑”)为车骑将军、广武公;北凉的沮渠蒙逊为镇西将军、沙州刺使、海西侯;西凉的李暠为安西将军、高昌侯。而在长安的姚兴以鸠摩罗什为国师,奉若神灵,常常带着大臣听鸠摩罗什讲佛经,大兴塔寺。各州郡信佛之众以达十之而九。呈现出国泰民安的虚象。河西之地迎来了近二十年的脆弱平和。

西凉之主李暠对自己的评价:从政治才能上,他不如北凉沮渠蒙逊和南凉拓跋傉檀,更不如北魏的拓跋氏诸君,所以临终前对弟弟宋说:“自小父母双亡,事事艰难,拜先祖之恩,大乱之际,被大家推举才弱智浅,终生遗憾就是不能一统河西现在要死了,这是天命,我不悲伤,但想告诫你们,居于高位,要警惕危亡的前兆。我死之后,世子李歆就是你的儿子,告诉他的经历,不要让他高高在上骄横自以为是。军国的大计,委托给不要让政略偏误,这是成败的关键。

公元4172月,李暠病故,享年67岁,太子李歆继位,史称西凉后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