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振声先生《易经入门•出版说明》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3-31 发布于江苏

出版说明

《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它以六个一组的“?”与“?”组成的卦爻来占休咎,而谈休咎所据的理论又有很深奥的哲理。

这种占卜方式的起源现在尚不清楚,最早者见于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中骨角柶和鹿角枝上。在商代的陶器和兽骨上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传世《易》本文究竟成书在什么时代,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成书于西周前期。在《春秋左传》和《国语》中,多见占卜的记载。秦始皇焚书,《易》属卜筮之书,不在焚毁之例。两汉经学兴盛,《易》学也相应发展,衍化出了施仇、孟喜、梁丘贺、焦赣——京房、费直等不同派别。其所言《易》理,大抵不离象、数之学。三国曹魏时王弼一反汉代《易》家的学说,扫除象、数,专言义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玄学大行,《易》与《老子》、《庄子》合称“三玄”,为玄学家清谈的内容,所以王弼的《易注》盛行一时(北朝因学风质朴,《易》学仍以汉郑玄注本为主)。唐初孔颖达又为之作疏,为官本《五经正义》之一(即今通行本《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

北宋仁宗庆历时,由于学术空气的变化,各种经书都出现了新的注本。程颐的《伊川易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但它仍以王《注》为主,只是去掉了其中的老、庄色彩而已。《伊川易传》得到了后世学者的很高评价。清初顾炎武在《与友人论易书》中说:昔之说《易》者,无虑数千百家,如仆之孤陋,而所见及写录唐宋人之书亦有十数家,有明之人之书不与焉。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顾亭林诗文集》卷三)评价之高,可以概见。此后南宋朱熹又在《伊川易传》的基础上,撰成《周易本义》。由于程、朱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所以程、朱《易》学也就成了正统《易》学。明太祖洪武三年,(一三七○年)开始开科取士,十七年(一三八四年)颁行科举程式,规定《易》用程、朱注本。明成祖永乐时纂《周易大全》,其《易》理一本程、朱。清康熙时御纂《周易折中》、乾隆时御纂《周易述义》也都是以程、朱《易》学为主体。下至几十年前,一般读书学《易》的人,也仍是以《伊川易传》和《周易本义》为读本。

本书乃据孙振声先生编著、台湾星光出版社二○○三年第十一版,原名《白话易经》。因为它不是对《易》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根据程、朱《易》学思想,对《易》的《卦辞》、《爻辞》和《十翼》作通俗的讲解,使读者对《易》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我们把它改名为《易经入门》。《易》是一部哲理性很深的古籍,研究《易》首先就要研究它的哲学思想,进而研究它与我国古代各种哲学流派的关系和它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本书对《易》学思想有所阐释,对《易》的术语也有所说明,通过它读者可以学到一些《易》学基本知识。

近几年来,《易》的研究颇受国内外的重视,出现了一批有见地的著作和文章;但牵强附会,故弄玄虚,把与阳阴五行稍有关系的东西都说成《易》学的观点,也时有所见。这种情况,给《易》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本书平实易懂,无荒诞不稽之辞,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易》学的真实内容,提高对《易》学研究中附会之辞的识别能力。

文章图片1

本书也有几处不足之处:

一是没有反映近年来的考古成果。近年来的《易》学考古成果有二,即原始书卦符号的认读和马王堆帛书《易》的出土。在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的骨角柶和鹿角枝、殷墟甲骨、周原甲骨、西周青铜器、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上,有一种由六个数字组成的符号,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识别的“奇字”。一九八○年,张政烺先生指出这些符号是原始的卦爻形式。

这一成果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一九七三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部帛书本《易》,其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与今本不同。不同的卦序体现了不同的《易》学思想,因此帛书《易》出土后即为学术界所重视,许多学者都撰写文章加以讨论,其中也包括台湾的尹灵峰先生。本书对这两个考古成果都没涉及,是其不足之处。

二是对汉代《易》学的评价不够公允。汉《易》中确实有琐碎之处,也有改换卦爻、强解经文的现象。但这不是汉《易》的主流。“贾、董汉初大儒,其说《易》皆明白正大,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数术,盖得《易》之正传。”(清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近人尚秉和积数十年之力,成《周易尚氏学》一书,对早期《易》的象学多所阐发。《尚氏学》发前人所未发,所以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根据尚秉和的研究,汉《易》中的主流是象学,而不是纳甲爻辰之类繁琐的东西。评价汉代《易》而不涉及《周易尚氏学》,也是本书的不足。

另外,《十翼》的成书要晚于《易》本文,而且思想与《易》本文也不尽一致,已是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结论。本书仍视二者为一,也是不严谨的。

本书既是程、朱《易》学的通俗讲解,“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北朝释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抄序》,《大正新修大藏经》五十五册)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

读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易》学的话,应该读程颐《伊川易传》和朱熹《周易正义》原书,然后再读王弼《周易注》(即《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当然,《易》中有些名词、概念比较难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读者可先读一下近人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刘申叔遗书》第六十六册)。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保存了不少汉代《易》学思想,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对古象多所阐发,应该一读。前者有北京中国书店一九八四年影印本。清代焦循的《易学三书》(《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姚配中的《周易姚氏学》研究《易》学都能成一家之言,也值得一读。

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