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忘与心无所住(一)

 明悟好学 2023-03-31 发布于福建

 我们现在还在讲《黄帝内经》养生的部分,《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到的养生原则,如果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理念、原则都只是空谈,要涉及具体方法及运用,必须谈到《庄子》,《庄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黄帝内经》养生内容的具体化、方法化。

        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养生?

        我们引用《庄子》中坐忘这一段来讲,坐忘你能够把它搞明白了,就是最高的养生境界了。

                                                       颜回的进步

        我们先看看原文。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坐忘是《庄子》人间世中的一段,是颜回向他的老师孔子汇报自己修行、养生的进展过程。

         开篇,颜回就汇报说:老师,我有进步了。孔子问:你怎么进步的呢?颜回说,我忘仁义矣——我把世间的仁义都放下了。

        仁义是什么?仁义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人活着,要有个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以维护正常的人伦秩序。他能够放下仁义,这个进步可谓大呀,几乎相当佛教所说的无相布施,做了好事,全然没有计较,忘了对谁、做了什么。

       于我们,一生都放不下这个,我们既要想名,还要想利。既要自私自利,偷奸耍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同时我们还要标榜维护自己正人君子的形象,对不对?我们一辈子忘不了仁义,被仁义所绑架。其实呢,我们的仁义都是假的,因为有个,所有的良善、仁义都是虚伪的,所有这些良善的行为都是为自我服务的。尤其现在的中国人,自己人格一塌糊涂,行为莫名其妙,生活一地鸡毛,却特别喜欢用道德绑架别人,要求别人。

        孔子回答说,可以,不错,但犹未也,还差得很远,离道还差得很远。

         过了几天,颜回又来汇报,说自己又有进步了。这一次的进步是忘礼乐矣。

        仁义是什么?仁义是道德规范,符合仁义你就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同,你遵守游戏规则了,你就是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工作者……仁义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礼乐是什么呢?就是个人的仪表、风范、修养、气质、境界,本质上还是外在的,对不对?但是比仁义要内在一点。

        个人的修养,气质、风范、仪表,其实还是自我的包装,出门西装革履,说话温文尔雅,内心清高自负等等。比如我今天要讲课,本来想穿个背心,但是不行,在公众露面,还是穿个衬衣吧,礼貌些。其实我不喜欢穿衬衣,紧紧的,这说明我没忘礼乐。忘礼乐,说明他放下了自我。孔子曰:“可矣,不错。犹未也,还是没有到达道的境界。

 

                                                   何谓坐忘

         过了几天颜回又来向孔子汇报:我又进步了,回坐忘矣。我到达了坐忘的境界了。

      仲尼蹴然曰,这一次孔子就有点惊悚了,从椅子上一下子蹦起来问何谓坐忘?你说的坐忘是什么境界,说来我听听看。颜回就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就这几句话是所有养生的核心,从初级到高级,都在其中。

                                  堕肢体:放松这件事不容易

         堕肢体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放松,什么叫做放松?放松意味着什么?大家平时也经常说放松,但有没有去琢磨琢磨放松意味着什么?

       放松意味着你的注意力没有跑到别的地方去,一直在你自己的身体上,你在感受身体有没有紧张,这就叫放松。你的注意力没有往外跑,这就是《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的无外其志若有私意

        你的注意力没有往外跑,你的注意力在身体的感受上,你才能够知道自己放松了还是没放松,对不对各位?所以,放松的关键是心放在哪里,而不仅仅是方法的运用,但凡有个方法,就不放松了。

       你的注意力在身体的感受上,一直不分开,你才知道有没有放松,这是第一步。要做是很不容易的,光放松这个功夫是需要花点时间的,我们的心总是跑到外面去追逐,很难收回来体会自己的身心正在发生什么,总是对外面在发生什么兴趣盎然。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纵观搞养生的,基本上放松这一关都没有过,而这只是庄子养生的初级而已。

                                     离形去智:放下分别心

     黜聪明,聪就是听,明就是看。什么叫黜聪明呢?就是你不听也不看。怎么样不听不看呢?有人以为把眼睛闭上,耳朵塞上不就不听不看了吗?那不是很笨吗?那还要眼睛、耳朵干嘛?这里是说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这基本上不可能,听与看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头脑、理智所能控制的,它是本能的。其实,这句真正的含义是无分别,对所见所闻无分别。但这就更难了,必须结合后面的功夫才行。

     离形去智离形堕肢体比较起来,发现没有,又进步了,堕肢体就是放松,放松就意味着你的注意力要在你的身体上,你才能够知道放松了没有,注意力要放在你的心情上,你才知道放松了没有。到这个地方要离形,要放下对身体的执着,没有身体了,忘掉你有身体。

        这是初步的理解,深入的说,离形就是注意力离开所有的对象,注意力没有对象。结合去智就容易理解了。

      去智,什么是去智就是去掉。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聪明才智,就是我们的各种见解、道理、立场、观念、看法、我以为、我觉得、我认为……

        我们的注意力只要有一个对象,心就会冒出一个看法来,那个看法就叫智。这个人真漂亮,这衣服真难看,这个东西真精致,这个状态真好……这个就叫,知道吗?包括对自己的看法,照镜子,觉得今天自己真帅,或者,一反省,自己真不是个东西……这都叫智。

     在这里相当于佛教说的分别。怎么样能够去?怎么样能够放下分别心?很多人学佛打坐要放下分别心,最后到死都没放下,那这一辈子在忙什么呢?你都不知道分别心是什么,从哪儿来的,怎么放下呢?是吧!

        今天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的注意力、你的心只要攀缘一个对象,就一定会有看法,这是我们大家都有的经验。你说对境无心,那都是瞎扯的,怎么可能对境无心,都对了你怎么可能没有心呢?没有心怎么知道是,对不对?

       你的注意力你的心,只要攀缘一个对象,只要有一个对象,你就一定有,你就去不了。你的注意力放在身体上,你就知道放松了还是没放松,这就叫,这就叫看法,这就叫分别心。

 

                                                  分别心怎么来的

         那你这个怎么来的?分别心是怎么来的?就是前面的聪、明引发出来的,你看到一个东西,你听到一个声音就有个对象,一旦有个对象,那么你就一定会同时产生一个看法,这是一个机械的、自动的反应。我们见山读书会不是读过一本叫《自我观察》的书吗?其中就很清晰地剖析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反应模式。每个看法都是过去经验、记忆在当下对境中的机械化、自动化反应,你可以称之为习惯模式,也可以叫业力。你不可能看到一个境界,然后你没有任何看法,那是不可能的,当你识别这个境界的时候就已经是个看法了,对不对?因为你的业力或习惯模式一直在自动地发生作用。

      离形去智的意思就是说:前面你要去觉知身体是不是放松了,但是,你还有一个对象——身体,你的注意力只要有个对象,就一定有个看法,你要把看法都放掉,要去,你必须要离形”——注意力不攀缘任何的对象。

  

                                             佛陀如是说

         怎么样去智?怎么样去掉我们的立场看法?怎么样去掉我们的分别?因为我们的心总会有一个攀缘对象,只要他有一个攀缘的对象,你的注意力有一个关注的点,就一定会有看法产生。

        当你的心、你的注意力不攀缘任何一个对象的时候,就不可能产生任何一个看法,不可能产生任何,这个时候你就自然黜聪明,自然就堕肢体,懂了吧?

         也就是说只有让你的注意力不聚焦于任何一个对象,注意力不攀缘任何一个对象,你就是到达了养生的最高境界。

         我们的心确实每时每刻就像猴子一样,不断在攀缘各种各样的境界,对不对?所以我们永远都活在分别心的境界里面,被自己的看法、观念所困扰、绑架,永远活在凡夫的境界里面。大家都想养生,都想长寿,这样的人生活那么长,不是受罪吗?几乎没有人发愿自己早点拜拜,早点涅槃,都想祈愿再活长寿一点,真是颠倒众生。

       心没有任何一个聚焦点,注意力没有一个任何的攀缘对象的时候,你就到达了养生的最高境界——“去智,佛教于此有一句经典的法语:心无所住。

 

                                     如何做到心无所住?

         那么我们怎么样能够做到心无所住?归纳起来大概有两条道路,一个是你遇到一个好老师直接传授你经验,在术语里面叫直指心性,或者叫直指人心,又或者叫点化。关键你现在遇不到好老师,是吧?你遇到的那些你认为的好老师,那都是扯蛋。为什么?你都能够鉴别他是好老师,那你是什么人,那你是好好老师,对不对?

          还有第二条道路,就按照佛陀提出的路数去走。什么路数呢?听说你们很多人都做过这个练习的,叫观心。观心,就是打坐坐在那里观察自己的念头。

       很多傻瓜就是观、观、观,观了一辈子,一辈子都在念头里。就像我这样的笨蛋,从30岁观到60岁,还是妄念纷飞,这样观心,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你的心总是跟妄念搅合在一起,妄念总是绑架了你,根本上你的心一直有个所的对境,是不是?因为你的心一直在观念头嘛,念头不就是一个对象、对境吗?即使你观空,空不也是一个对境吗?

       真正的观心是什么?观每一个念头的四法印。这条路稳当,你不用老师,当然佛陀就是你的老师。(待续)

  (文:王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