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毛主席的“御用理发师”,为主席理发17年,1976年后不再理发

 君临天下100 2023-03-31 发布于湖北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威武雄壮的解放军各方队迈着坚定地步伐整齐划一地从主席台走过,其中,一位年纪轻轻的少将领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原来,他是昔日著名军阀冯玉祥的儿子冯洪达。

“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时常教导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自己不敢懈怠。”冯洪达回忆起父母的教诲,记忆犹新地说道。

都说虎父无犬子,冯洪达充分继承了父亲的本领,从入伍以来表现就十分出色,而他的母亲,也就是冯玉祥的第二任妻子李德全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冯玉祥葬身火海之后,她继承着他的遗志,为新中国的建设奋斗终生。

那些年,李德全为了妇女解放事业,奔波劳碌,甚至将自己家的房子都上交给了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还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卫生部长,最后更是官至副国级。

不过,母子二人由于受到冯玉祥思想的影响,虽然大权在握但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富足......

恩爱两不疑

1896年李德全出生在北京通县草房村,当时的列强各国正在疯狂瓜分中国,举国上下日子过得十分凄惨。李德全的父亲李朝贵曾经是蒙古的一名牧奴,因为在一次放牧过程中遭遇了暴风雪导致牧群死伤无数,害怕受到责罚只能连夜逃跑到北京通县。

李德全自小家境十分贫寒温饱都是问题,家中还有兄弟姐妹九个,虽然李德全排行老二但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大姐早逝,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学着照顾弟弟妹妹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由于李德全家里信基督教,刚满三岁的她就成了基督教徒。

就算她如此懂事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在她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困潦倒难以支撑被父母卖掉做人家的“童养媳”,小小的年纪就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还有和家人分离的痛苦,在睡不着的夜晚李德全都会默默地流泪向上帝祈祷母亲能接她回家。

可能是上帝被李德全日日的祈祷感动了,也可能是因为她天资聪颖机灵可爱,在爱国教徒的帮助下李德全回家了,回到了父母身边的李德全十分开心。

在教会的支持下李德全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成绩出色的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北京私立女子协和大学(燕京大学的前身),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李德全投身于革命,她见惯了底层人民的挣扎和痛苦想要为人民发声。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德全的爱国热情高涨,经常在同学们中间做演讲,带领同学们游行示威,被全体同学一致选为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李德全已经快要25岁了,当时上学是向教会贷款才能缴清学费,还向教会承诺毕业后回母校贝满中学任教,所以一毕业她就回到了母校的怀抱。

李德全任教后不仅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还经常做一些演讲来对学生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算被军警缉拿她也毫不畏缩,为了中国早一点“觉醒”,李德全一直在努力。

人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李德全已经变成了众人嘴里的“老姑娘”,她知道这件事后却毫不顾忌。她有太多需要在乎的事情了,不仅要把精力都投身于革命事业,偶尔还要顾及自己的弟弟妹妹,对上门求婚的人一直都是礼貌拒绝的态度。

李德全心里总觉得:“国家一日不得觉醒,儿女情长皆为小事,有国才有家”。可缘分是上天注定的,就在李德全以为自己要永远地投身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时候,冯玉祥出现了。

冯玉祥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倒戈将军”,入伍之后经历过九次变节,但他变节始终是为了保卫祖国,曾经和蒋介石有过命的交情最后两人结拜为兄弟。他这一生常说:“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有牺牲一切的精神”。

李德全和冯玉祥两人的相识也非常有戏剧性,当时冯玉祥在北京任检阅使,对现在时局动荡的现状感到十分忧心。因为冯玉祥的第一任妻子刘德贞因病逝世已经两年了,对于他的婚事很多帝国主义分子还有封建余孽心中都有盘算。

但从小的生长环境让冯玉祥看不上所谓的“名门贵女”,对于习惯了粗茶淡饭的他无法忍受锦衣玉食、娇滴滴的富家女,更何况还有前妻留下来的孩子需要抚养。已经41岁的冯玉祥需要的不是一个妻子,而是能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

李德全的堂姐李淑诚是冯玉祥部下唐悦良的妻子,身为李德全的姐姐她一直都十分操心李德全的婚事,跟丈夫唐悦良聊过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为李德全和冯玉祥两人做媒。

姐姐李淑城怕直接对李德全说给她安排相亲她不同意,于是就对李德全借口说有人想请她吃饭但是她害怕。因为这个男人不仅是个当兵的,听传言说长得五大三粗、凶神恶煞的。李德全闻言不假思索地说道:“你怕什么,不就是当兵的嘛我陪你去。”听到李德全的回答李淑城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见面之前李淑城挑明了自己的真正用意,李德全知道自己被骗了却也硬着头皮去了,没想到姐姐说亲的对象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冯玉祥。李德全早就听说过冯玉祥为救国救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加上两人又都是基督教徒一番交谈过后好感倍生。

两人年龄相差14岁但两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看不下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难之中决心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冯玉祥一向严厉的脸色在看到李德全的那一瞬间变得亲切起来,在前不久的一次教会集会的演讲上,李德全给冯玉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4年2月19日两人商定了婚事举行了婚礼,新婚之夜李德全好奇地问丈夫冯玉祥,“你说我长相平平见识短浅,你怎么会决定和我成婚呢?”

面对李德全认真的目光,冯玉祥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认为你能和我一起走下这条艰难的路,而且在我心中你是最漂亮的,个性率直可爱。那你呢?我是个大老粗年纪还比你大,你为什么要和我成婚?”。

“是神的旨意,让我来监督你不能做坏事”,李德全神情严肃,一字一句地说道。

面对女子的坚毅的脸庞,冯玉祥应声说道:“好,那我就接受你的监督”。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婚后,成为了官太太的李德全并没有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她不仅做好一个妻子应尽的职责照顾好丈夫的饮食起居,甚至陪同丈夫出入军队照顾伤兵慰劳烈士还精心抚养前妻留下来的5个未成年子女。

夫妇两人也会忙里偷闲经常骑马去野外踏青,看看郊外的风景放松心情;有时候还会去军营观看军队演习,经常看演武场的士兵们在拼命练习斩敌的技术;有时会去听各位革命人士的演讲,夫妇两个会在高潮时起身站立鼓掌。

1926年5月,李德全和冯玉祥一起访问苏联,李德全在苏联时世界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苏联一行不仅扩宽了她的视野让她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而人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这一言论直接引起了李德全灵魂的共鸣,在冯玉祥回国的时候李德全主动要求留在苏联。

李德全开始结识许多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的中国同志,经常与他们交流在苏联学习的心得体会,她还研习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和书籍,坚定地认为只有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才能拯救这个已经山河破碎的旧中国。

李德全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列宁的夫人还有列宁夫人的妹妹,她和列宁夫人的妹妹两人相谈甚欢最后临行离别的时候还送了李德全一支手枪,希望李德全回国后依然还能以解放妇女的事业终身奋斗,为中国的劳苦大众发声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国后的李德全开始全身心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杰出青年纷纷加入进来,后来她还专门送妹夫张克侠还有弟弟李连山去苏联深造学习,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德全不止满足于宣扬共产主义思想,她还和宋庆龄、邓颖超这些对妇女解放有着巨大贡献的人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李德全担任副理事长。她们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活动抢救难童,建立儿童保育院来保护这些孩子不必再受战火的侵犯。

李德全和冯玉祥二人可谓真的是伉俪情深。在抗战期间两人相互鼓励,互相为对方的后盾,两人很少有过争吵,李德全对待冯玉祥前妻的孩子李德全视如己出,经常跟他们说一些事关家国的大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宣告结束。全国上下都以为抗战结束人民的美好日子终于要到来的时候,蒋介石却挑起了内战,这种做法不仅让冯玉祥和蒋介石两人昔日的情分彻底化为灰烬,还让李德全勃然大怒。

李德全到处演讲斥责蒋介石的虚假面目,这让国民党军队开始对她进行人身威胁,但是她依然奋勇向前不畏强权,甚至还在威压之下揭露了蒋介石“真内战 假和平”的想法。这一举动让她赢得了国统区人民的支持和爱戴,为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起到了一定作用。

蒋介石为了削弱反内战的民主力量,安排冯玉祥一个人去往美国“考察水利”,但冯玉祥心里十分明白,如果他孤身去了那妻子和孩子在国内的处境将会十分危险,他向蒋介石提出如果妻子和孩子不能去那他也不会去。

蒋介石无奈地答应了冯玉祥的要求,但他一刻也没放松监视冯玉祥和李德全,安排了许多特务在他们夫妇两人身边跟随。面对蒋介石如此过分的行为,李德全提出了抗议。

等冯玉祥一家赶到美国以后他们开展了反对蒋介石的活动,一个60多岁的老人开始自学英语到美国各地做演讲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而李德全也在为解放妇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出席了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提出了《联合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提案。

随着冯玉祥和李德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蒋介石气急败坏要求冯玉祥回国,并开除冯玉祥的国民党党籍,冯玉祥早就做好了为国身死的准备写好了遗嘱。当时冯玉祥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口述、妻子李德全整理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出版以后闻名海内外。

青山处处埋忠骨

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和李德全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了参加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准备秘密回国,苏联驻美大使馆得知这件事后主动提出可以乘坐“胜利号”轮船取道苏联回到中国,结果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三个月后冯玉祥一家人乘坐“胜利号”轮船兴冲冲地准备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没想到轮船行驶到黑海海域时突然发生了火灾,船员来不及发出任何求救信号,整个船舱开始变得浓烟滚滚,周围很快就充斥着尖叫声和呼救声。

冯玉祥和他的小女儿冯晓达在这场大火中不幸失去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时发生火灾时冯玉祥的小女儿冯晓达正在船舱里和父亲玩闹,冯玉祥的儿子冯洪达想要去营救两人却因为舱门无法打开而失败,父女两人没有逃出这场天降横祸。

丈夫和女儿接连离世对李德全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连忙致电李德全进行慰问,没想到李德全却说:“我要继承丈夫的遗志,康复后立即回到祖国,为祖国的民主事业继续奋斗”。

回国后的李德全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出席了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为李德全在妇女工作上做出了不菲的成绩,被选举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又被推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位国家级女部长。

李德全除了卫生部部长之外还身兼数职每天都是连轴转,对待组织交代的每一个任务她都认真对待出色的完成,经常深入基层号召群众学习卫生知识。在出国访问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时熟练地运用外语沟通,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做了大量的工作。

新中国建立不久后李德全就提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的时候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组织,她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国家,跟着党走,为人民服务。在得到组织的认可后,已经62岁的李德全露出了像孩子一样的微笑。

李德全手握重权后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她时刻谨记自己是农民的孩子,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从来都是穿着一身灰色的制服和布鞋,有人曾对她说要买几身漂亮衣服不要总穿的那么朴素,没想到她却说:“我教导孩子们要勤俭节约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我得以身作则啊”。

作为一个母亲,李德全不管是对待冯玉祥前妻生的五个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都一视同仁,经常告诉孩子们虽然父母都是高官但不要有任何优越感,父母都是从穷苦的家庭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切不可学习公子哥身上的坏毛病。

李德全因材施教并不拘束与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她经常在种地劳作的时候叫孩子们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们学会做家务,让他们学着去洗衣做饭、种地、做木工、织毛衣等。

在李德全和冯玉祥的共同的教育下孩子们都做出来不菲的成绩,李德全的亲生儿子冯洪达更是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部队的一名军人,他曾跟随父母一起奔赴美国,父亲冯玉祥丧生时他也在船上。

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地提升,冯洪达毅然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去苏联黑海舰艇学院深造学习,回国后努力从最普通的士兵做起最后做到了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海军少将的军衔。

1984年10月1日,冯洪达走在海军方队的最前列带领自己组织和训练的海军方队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检阅,已经54岁的他仿佛还是当初的那个少年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彼时他已失去父亲和母亲的庇护,曾经的小小少年最终有了披荆斩棘的勇气。

世事无常,正在冯洪达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长期的工作压力让他一病不起,缠绵病榻6年之久,在1993年冯洪达走完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程,在他即将与世长辞的前一刻,他嘴里还在念叨:“爸爸妈妈我没有辜负你们的希望,我做到了,我来找你们了......”

现如今国家越来越昌盛繁荣,这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不断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国上下共同奋斗才看得到的光明,我们要时刻铭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也要脚踏实地的建设祖国,现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站起来了,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